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24|回复: 0

[音频应用] 九款帮你将混音从良好进化为高品质的小把戏

[复制链接]

2569

积分

8

听众

1549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2569
陈才庆 发表于 2018-9-26 09: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款帮你将混音从良好进化为高品质的小把戏, ]( F9 n. O0 [

( j7 s9 p3 l3 T8 M2 f3 J# r我们都曾经花费过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完成一首混音作品。然而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却仍然感觉缺乏某种东西。你一定希望你的混音具备能量且令人兴奋。在尝试了很多不同想法之后,我总结出了一份在混音即将结束时使用的“收尾技巧”清单。这些技巧都是很微妙的操作,即使是挑剔的听众有时都难以分辨。但这却可以增添一些额外的东西。这些技巧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商业音乐:如流行、说唱、摇滚、电子、乡村等。这些技巧都是针对歌曲的不同部分采取的自动化处理,它们会对主歌、副歌及过渡桥段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强烈建议将这些处理技巧放在混音的最后阶段来使用。6 u! m: P' J( R$ @  @

% [9 R- P' t# _       以下列出的九个技巧希望能帮你在混音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 [9 d! I0 s7 ^+ V, c! i( c4 [+ A. Z! o
1. 在副歌处提升1分贝
# }; |7 J! M/ M: ?8 N- j$ @" {+ R0 X, S4 m  M) F* G
       这是众所周知的技巧。 它很容易理解,其做法就是在歌曲的不同段落对主控推子使用自动化。 当歌曲需要增加情绪建立能量时,只需将音量增加+1 dB,而后在该段落结束时又恢复其原状。如在Pro Tools中则可以设置为推子前,这样就会增加总线上的压缩/饱和度效果器的总体电平, 这会使副歌部分更具备能量、更加饱满。& ~9 j8 H6 E/ C8 G

; R) k  N! ~. c" n
7 }6 O/ T4 h; V6 E4 c  P- X1 N9 E& M1 }: w2 B( @; [
2. 混响的立体声宽度! y4 f: z& N& j- ]5 W

6 v3 [, O  y! [! S       我还喜欢自动化混响效果的宽度,而不是让整首歌的混响范围设置为+/- 100,对于歌曲的某些部分,先将混响范围缩小到+/- 50。 而后在需要时将混响范围再开大。这是在处理人声时使用的出色技巧。 它可以给人带来具有动态且声场变得更宽的感觉。6 c" F3 v, H7 _0 l( s
6 A; O! h# c% O# H

& r' t! O! g, `" o; q5 J5 {
$ W+ A7 i3 ^) ]5 w+ @2 d5 {3. 预延迟混响) ^0 F" W+ Z& q4 m; h4 k  V

& _; O  O8 ^: ?! O$ l" G: ~       在混响处理方面,我还建议在歌曲的不同部分使用自动化预延迟。 歌曲的柔和部分我通常采用20 ms,歌曲的较大部分我能上调至100ms。这样能扩大乐器或人声的空间。 如果操作得当,人声听起来仍然像在同一个空间且更广阔。5 n0 a, g. u. L0 }8 X$ o/ ]

. i4 }; ?5 i0 {8 b( Y2 v: `9 b& T  W
: P' o# J1 Z2 b8 I% q8 q
+ D2 P* C5 g' s3 N4. 自动化高通滤波器& M: b& Z# u* V9 G: ^, g
( \$ k" B3 R4 _( Y( |- E0 b4 Y
       每个人都喜欢被歌曲中的低频击中时的感觉,那就像真的打在自己身体上一样。 不过,在混音时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并不容易。我这有一个好用的小花招,实际上也就是删除一些低频。 我建议尝试使用90 Hz的高通滤波器,这对于大多数歌曲都挺适用。先让听众习惯比较平衡的低频,然后到你想要听众被低频击中时,将高通滤波器降至40 Hz并加强额外的低八度频率。这样你自然就会分辨出它何时起作用,这样的效果可能更好、更具有渲染力。2 G$ u' @7 U# w0 ]# t+ r# I
! ?/ ~' O. d( H: P, }
% g" p+ Y" V; r1 d# u
6 g( L( ]) B, I( E) [2 u9 f
5. 自动化总线压缩阈值
9 h# Q& m" V* _. W+ ]* ]2 V# F" h! m) T
       如操作得当,在总线压缩器上实施1-2dB的增益衰减总能更好地将声音融合在一起。可谁说混音一定需要在整首歌中一直融合着呢? 它可以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技术;让一首歌暂停“呼吸”,然后再将它们融在一起。我建议在混音总线压缩器上试验一下阈值调整。 在歌曲的某些部分,将其关闭,这样你就不会有任何增益衰减。 然后在另一个段落再将阈值打开去施展那种神奇的压缩魔力,再将所有东西再融合到一起。# D) I% e$ \, Q: A4 c* i
  p7 J: V$ J2 }3 \$ z

+ u' }4 }" g+ B$ w) c# B1 f6 m% F) i
* c' d) u. f, y) H' Z5 N6. 侧链人声到音乐' q( r1 s* q$ C6 u2 X1 b

# u6 U* U( i+ b, x; f       在混音工作中最难搞的事情之一就是主唱和伴奏音乐之间的平衡。人声很容易被埋在音乐之下,人声也很容易变得太大。我喜欢将人声音量设置为我认为合适的程度作为起点。然后关注于音乐要足够响亮,当声音停止时它仍然有影响。在混音将要结束时,我将设置一个独立于主唱的音乐“编组音轨(submix)”。然后我将人声侧链到音乐的编组音轨上的压缩器。通常是当人声歌唱时,我希望音乐增益降低1 dB。如果听众能够听到压缩声,那你就弄过头了。理想情况下,它只是帮助人声分离出来。若要说更细微、更先进的方法,我建议使用带中央/侧向(mid-side)功能的压缩器。由于主唱人声位于声像中心,你可以只是侧链到中央的压缩器,而不对侧向做任何处理。这将在中央创造空间,而不需要降低声像中央音乐的电平
4 a+ \) |% G+ O5 @% @* g# {) L' g9 t3 y: I1 W
: j6 @" h2 B. o# ~8 w
# O7 @+ F& v0 B) z5 ?; |1 O  o/ ~
7. 自动化延迟时间
$ r) I( E! `9 }3 v. _8 n5 e
! a" L* m* @3 u5 o0 M* U) p       许多工程师都会使用延迟为混音增加空间感。 我的偏好一直是将延迟时间与歌曲速度同步。 通常情况下,我会尝试使用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半音符延迟。 有时我也尝试把这些音符带上附点。我曾经总是把延迟设定为整首歌,从未想过要做任何其他事情。 然而我后来发现改变歌曲中的延迟时间是区分每个部分并能突出重点的好方法。如果你在这节主歌中使用短暂的延迟,那么在副歌期间尝试使用更长的回声。  如果你对大部分歌曲使用简单的8分音符延迟,请尝试在过渡桥段使用附点八分音符。 这是一种微妙且有效的方法,它能增强律动。* O- T& h8 P! N1 y" J- K& G

  a" @+ s0 ^! K
5 t' B* B6 {4 v! Z+ [3 h+ j
/ E0 o4 N% N9 C1 [/ W$ [) _: R8. 自动化空间效果的幅度! P' ]3 {( ]( w9 ~1 g

& ~% u( r+ s: Z: i( h       混响和延迟都可能难以设置非常合适的电平。 我建议不要将它们设置得毫无变化,应该为歌曲的每个部分自动化它们的电平。对人声效果进行闪避听起来真的很棒,这样人声响起时空间效果降低,一旦人声乐句结束时就又会变得响亮。 这可以防止人声被空间效果弄脏,不过它们仍然有助于空间感。我还喜欢在转动混响旋钮的同时在歌曲的一个段落中加点延迟。 当歌曲过渡到另一段落时,我会将延迟调低并且增加混响。 这又是另一种微妙的调整方法。
: h' w- h2 ]0 u) o1 h) x4 @8 J. D6 O8 ~* l  S9 R

/ J9 |3 _+ R# L# \) x# B3 B
' Z; {3 g6 n8 ?& z9. 中央/侧向EQ& Y, U& m3 F; n+ i/ U* K3 G& z; g
. O3 R- e( b$ _1 ?. }6 o% g
       这个技巧稍显复杂。 我会使用一个带中央/侧向(mid-side)功能的均衡器,然后保持中央位置的频率不变,只对两侧进行处理。在混音处理到副歌部分时,仅对侧向的2 kHz、5 kHz和8 kHz处频率提升 + 1 dB。 这通常能增加一些情绪,会令人兴奋,将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整个立体声场中。 它给人的感觉是在副歌段落时的混音更加宽阔。但这个技巧也很容易用过头,所以要巧妙地适当应用。
) v1 v- C* V! A$ A. E: T2 ]9 n7 q8 u' A2 T0 W: x. H1 w
结语" ]+ z" H) F) o' g7 v- a$ @$ o0 E

, \, l6 \9 Y( {& }- D: a8 J) B       整天重复同样的动作的确很无聊,创造性地思考对于混音来说尤为重要。我希望以上列出的这些技巧能帮住你开阔思维、多点想法,混音的魅力也许就在与此。
" J1 Z* m# T* K( Y) {6 s 201809251713050419746.jpg
5 S+ {- w$ f# V5 d( ?7 ~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11 14:33 , Processed in 0.47326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