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实的生活状态中去寻找理想主义的光芒”
' A7 Y; |5 r2 C$ X8 ~ y2 W! g3 _' ~$ O& J9 t4 U$ G
在乐队普遍边缘化的当下,即便有《董小姐》《南山南》《成都》这些红极一时的原创歌曲,也只是在短时间内带火了一些民谣歌手及其乐队,之后又很快归于沉寂。但《中国乐队》却让这一群体当主角,不仅推出他们的优质原创作品,更要把这些音乐人鲜为人知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 j9 q9 ^4 O* B: Y1 G$ q) I+ H' ^7 s+ g; D2 @6 ?9 R
从《阿诗玛》到《花房姑娘》,从《黄土高坡》到《飞得更高》,从《灰姑娘》到《夜空中最闪亮的星》,从《呜哇呜》到《华阴老腔一声喊》,放下《小螺号》的程琳带着一把二胡走遍西方,让全世界都惊诧于中国民乐的现代摇滚与激情;谭维维的《华阴老腔一声喊》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创新的方式在春晚的舞台上展示出来,赢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同……30多年来,中国原创乐队从无到有,从弱小到丛生,民族、雷鬼、摇滚、爵士、民谣、民歌……包罗万象的乐队类型相继涌现,“踏着荆棘捧着玫瑰”一路走来。% H( g' P! ~3 o- F
( U& ~& Z% O) r0 Q/ _
谁来记录中国乐队的原生态?如何有效保护中国原创乐队的文化环境?如何以多赢的方式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代中国乐队的文化价值?如何萃取乐队精神中的时代精华?如何弘扬默契共鸣、砥砺创新的乐队文化?节目出品人陈欣认为,中国当代乐队欠缺的就是一个平台,用大纪实的手法,在中国的万水千山中把他们最原生态的音乐发现出来,才能够听到中国乐队最真实的声音。
' j. i6 N* {- V4 m; ^9 t& H( Y" F0 E, U* T
成立于2010年,由兽医游淼和教师林权宏发起的衣湿乐队,在《中国乐队》第二期里带给观众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他们的音乐风格以民谣为根,让自己的母语宜宾方言在民族化的音乐中慢慢散开,从宜宾的流杯池到广州的茶餐厅,从燃面到肠粉,通过食物把离乡之思与街头巷尾的生活百味写进词曲。而中西合璧的乐器搭配,不仅凝聚了7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乐队成员,也让方言民谣演绎出多元风味。% x! {: D y3 ? T- B. n1 X
3 r# q! \! d5 N6 B/ L1 t 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音乐人莫西子诗,带着他的莫西子诗乐队也来到了《中国乐队》第三期的舞台上。他们的歌里有土地的声音,自然的呼吸,原始的调调,野性的呐喊,苍凉的低吟浅唱,打破常规,自由随性。* D3 P8 F: A, L1 T9 q* }- d
% i! ^1 P+ q& j! ^" x( \
未来,还有更多乐队将陆续登上这个舞台。有着《大起大落》《红毛树》《佤族打歌调》等代表作的Kawa乐团,是云南本土民族音乐创新发展的代表。作为当代中国根源音乐发展最坚定的践行者与探路者,Kawa乐团所有成员均来自云南边陲——西盟,丰厚的佤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成为滋养乐团成长的先天土壤,他们独创的“云南雷鬼”创造出极具东方地域特色的音乐美学。( p' L5 t5 g8 A! N( X& {% B
_. ?9 O6 ~: L/ V* d& V3 @& Z
热地乐队由两位创作力惊人的80后蒙古族青年音乐人组成。他们将草原赋予他们的灵感融入现今的音乐创作,巧妙地结合雷鬼、即兴、摇滚等多种现代音乐元素,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风格。
! r3 G0 X& y* l8 F. K5 `' M3 O8 K2 k- I8 {6 k( [, v
“忘不了他们为这个时代献上的歌声”
; @" G! V: r ^5 N' Q' t% l9 S4 y$ c2 k- P$ b. ~( h1 L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些遥远的边城、那些原生的乐队音乐、那些远离尘嚣却饱含激情的目光,忘不了他们为这个时代献上的歌声。当我们摄制组要离开的时候,他们整个村子的人都跑出来为我们送行,还给我们戴上了洁白的哈达……”《中国乐队》总导演陈韬说。! ^0 J: X9 I% g
6 G9 {0 G- ]/ p6 P2 @- |' K5 C 《中国乐队》以乐队的“发掘—呈现—成长”作为推进线索,节目组和乐队推荐人深入全国各地,寻找优秀的乐队组合及原创作品,并陪伴他们成长蜕变。相比其他荧屏音乐类综艺节目,更注重展示乐队的原创作品,表现他们的群体状态以及对社会和自身的思考。
& {6 R6 c. y/ o! b U' ~
4 t1 e' `( u, l3 g0 B; O2 n 海选、PK、淘汰……这些以往的电视音乐类综艺节目热衷的吸睛噱头,被《中国乐队》放弃,无论是乐队、作品还是其表现形态,从登台亮相的那一刻起,真实、干净的气质就让这档音乐节目与众不同。$ X4 ?9 n8 g* N5 A# d# Q
/ K8 C9 O) P( L" d( r, ~8 ^% ~; a9 [
本着让音乐真正回归本源的创作初衷,《中国乐队》无意制造所谓的波澜和悬念,而是简简单单以乐队为主线去挖掘背后的故事。第一期节目中出现的尼玛乐队,当节目组深入青藏高原找到他们后,观众甚至可以看到这些音乐人受到邀请时的第一反应。他们对音乐的那份初心,以及通过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来实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都以一种最朴实的、原生态的形式呈现在荧屏上。
( G5 h4 N% k8 v. j3 W, j, _" \8 {) i% z9 C
在这个舞台上,既有像贝贝波娃乐队、闪星乐队、古未来乐队这样的音乐新生代,也不乏老牌乐队、音乐人的出现,刘迦帝的归来预示着这个舞台对于乐队人的意义非凡,而指南针乐队时隔20年的重聚,一曲《爱着谁》让经典穿梭了时光显得更加真纯。! u" Z% q7 ^5 x# {2 B7 n* k8 K
1 z7 k5 I" d( M5 n5 w. B “我们希望通过12期节目,构建一个完整的音乐故事。”陈韬说,我国的音乐综艺已走过了1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以素人选秀为代表的音乐综艺1.0时代,到以专业歌手实力比拼为代表的音乐综艺2.0时代,直至目前多元化发展的3.0时代,尽管目前明星竞演、星素搭配、音乐推理等各种各样的节目形式轮番登场,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也难免会有些审美疲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够推出一档创新的,甚至可以说是‘破冰之旅’的纪实类音乐节目,通过这样一档节目为中国的乐队搭建一个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从而让乐队这种音乐形式迎来更广谱的受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