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L' b, x) A8 |- E 当笔者在10月22日走进中山音乐堂,看到舞台上堪称精致的乐队编制时,确实有些担心,这样的编制演奏贝多芬会不会力度不足?但当第一交响曲奏响,这种担心便烟消云散。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们在帕沃-雅尔维的带领下,带来了能量充沛、力度十足的演绎。整体听下来,帕沃-雅尔维对于贝多芬交响曲的本真演绎,相较于前辈“本真派”大师们有了进一步突破——在尊重原谱的基础上,帕沃做了更多细节上的填充,使得这样一套贝多芬不仅保持了贝多芬原谱的安排,而且充满情趣。贝多芬的第一、二、四、六、八通常被视为比较轻快的交响曲,这几首交响曲自身的风格与帕沃和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这一组合的特点也较为匹配,作品本身所蕴含的灵动与智慧,能够被演奏家们进一步放大,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效果。第一交响曲末乐章起始部分,速度变化带来一种顽皮可爱的气质;第二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二主题的强势,让人感受到灿烂阳光的气息;第六交响曲第三乐章,起伏的力度使得乡村舞会除了动感,还会有一点点令人激动的野性。而在第三、五、七、九这几首比较厚重的作品上,过往的本真演绎通常会出现力度欠缺、戏剧性较差的问题,而帕沃大师与他的乐团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完美的回答。音乐家们通过高度的默契感和统一性,制造出惊人的力度与幅度,完全弥补了人数上的不足。第三交响曲末乐章起始的渐快,第五交响曲三、四乐章交替时的渐强,第七交响曲末乐章狂飙突进的速度,第九交响曲末乐章合唱团爆炸性的音量,种种激情瞬间的结合,使得这几首交响曲相比大乐队编制的演绎,没有丝毫削弱,反而强化效果。这种独属于小乐队的音响着实令人难忘。 ' K2 P. Z7 s( k4 v7 z$ ` : P' y/ T5 U. S! X, h 整体而言,帕沃-雅尔维大师与他的不来梅室内爱乐乐团,对于贝多芬交响曲的“本真派”演绎,是一次全新的升级。帕沃大师通过对乐谱的雕琢,挖掘并展示了贝多芬交响曲的诸多细节,使得这套诠释充满大师的个人化色彩,同时又显得独具匠心。贝多芬交响曲的传统演绎中,听者往往能从音乐中提炼出英雄、斗士、苦行僧、命运抗争者这样的形象,而在帕沃-雅尔维大师的这套贝多芬交响曲中,我们能看到的则是自信、阳光、生机勃勃的普通人,他们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高校学生、公司白领、公务人员,他们拼搏、进取,用自己的每一分努力,打造更好的自己和更美的世界,这样的听感,体现了帕沃-雅尔维这套本真演绎的时代价值,也体现了贝多芬交响曲的伟大——无论何种时代背景,贝多芬的交响曲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