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81|回复: 1

[词曲转载] 后弦宫调曲风

[复制链接]

6716

积分

10

听众

161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6716
geci888 发表于 2017-10-19 13: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宫调R&B
- z$ @$ N! y2 c! @& B/ r8 H! R宫调R&B,是由歌手后弦提出的一种全新曲风。所谓的“宫调”就是中国的传统五声阶,在古代分为“宫商角徵羽”,宫调出于隋唐燕乐,乐器以琵琶四弦定为宫、商、角、羽四声,每弦上构成七调,宫声的七调叫“宫”,其他的都调,共得二十八宫调。在元曲里的宫调运用就没有唐代宫庭乐的广泛,大致分为“仙吕宫、南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商调、商角调、双调、越调十二种”。3 S& I  M0 x/ r' m
概念4 z, N8 w; o' I' [! d5 B+ I/ z
  而我们大概知道,蓝调里的音乐风格是比较哀伤、黯然的,因为早期的JAZZ乐可能就是从蓝调乐里演化出的一个分支,所以,运用的乐器风格基本上和JAZZ乐比较接近,例如管弦乐团的气氛渲染、铺垫,加上萨克斯的缠绵又忧郁的调子。  而宫调里比较忧郁黯然的和弦式有“商调、越调”等类,可以说,商、越调都是“正统中国布鲁斯”。而只要能表现出“忧伤和黯然”的和弦走向与曲调,基本上都可以划分为“蓝调”一类,只是要区别于乐器的形式表现手法罢了。所以我们大致可以用西洋的蓝调表现乐器和东方蓝调的表现乐器做个对比。 " [% J  E- C0 ~0 n: N
西洋乐器表现手法
( m9 X6 J% d5 F/ [! T5 p. z; [( s  节奏型:低音鼓、小嚓、大嚓、军鼓、TOM鼓。   背景铺垫乐器:JAZZ钢琴、管弦、BASS(大提琴)。   主旋律:萨克斯系列。  x2 ]- l' V$ a9 I' e3 g
宫调乐器表现手法后弦宫调曲风
& T: F+ D1 X" n% c) a& w" M$ b4 j2 v
$ A& l; C  e2 o+ @  节奏:传统民乐鼓,大概和JAZZ鼓表现差不多,但是也有不用鼓的。  背景铺垫:古筝、排萧、卞钟等(很多不知道名字)。  主调:二胡(常用)、笛子,萧等。 这样来看的话,基本的表现手法可以对号入座,我们再来看表现的形式:  节奏:这个不用多说了,没有节奏就不是R&B,最多只是“B”…… -_-b- i5 w% \0 x6 f2 z% t5 T; [/ M
背景铺垫乐器7 z% A$ u6 u$ \+ n) H. _! ^
  有低音做铺垫是最主要的,现在常用的就是些西洋乐器如弦乐的组合或者是单纯的BASS琴等,东方式的低音铺垫大体上没有这么明显,但是可以让人觉得比较清爽,如:卞钟或排萧(但是现在很少人用).大体是用西洋BASS或者是宋琴做低音(没有人想过用宋琴,但是的确是可以用的....). 铺垫的不只是低音啊,同志们,中音和高音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主要的旋律就对了,例如<桥段>里面那段无休止重复的、飘渺的笛子的声音,就是非常浪漫和使人心旷神怡的。  Y+ o6 C, I  Z5 [! g1 A. [5 E. ]
主旋律
! l( m2 q9 X/ @9 \  萨克斯的表现手法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凯利·金的一曲<回家>真是让在外的人都愁断了肠啊...... 东方要表现哀愁的乐器大致有以下几个---二胡,这个大家也是知道的,很多人形容二胡的声音本身就像是哭泣的声音,清末民间艺术家"瞎子阿丙"的一曲<二泉映月>也是让人有肝肠寸断的感觉.   然后是笛子,笛子通常是被人觉得很轻快的明朗的,但是蓝调本身并非只有哀伤的,浪漫也是一个,例如萨克斯也是可以浪漫的,所以笛子也是可以表现浪漫的,如<良宵>等.   萧: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萧.大家应该还是知道的,萧没有笛子的声音尖锐,但是又不及排萧的低沉,大体可以算个中音,所以表现的形式和手法就比较宽广,但是----前提是善于使用它。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8

积分

4

听众

923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3308
1147187549 发表于 2017-10-23 18: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谢谢楼主发布啊 ,我收藏了啊!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14 02:40 , Processed in 0.592487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