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3 d4 y/ r; s& r 今年2017年恰逢奇数年,我有幸跟随中国合唱指挥代表团前往明尼苏达州参加了此次大会。此次大会读谱展销会34场,读谱和研讨大会22场,兴趣课程45项,作曲家兴趣课程9项,音乐会演出21场,如此项目繁多、时间错综的大会让我目不暇接,无法对大会深研究而得精髓,只能将所见所闻所感与大家分享。) E. X, h6 b0 D! s
5 t0 _" c: q) k 从谱子看差异 w( C5 g) g6 d0 ]$ ]* M+ I. Q" Q/ T8 U" o/ D M3 X
首先是读谱技能的差异。此次ACDA大会读谱所用的曲谱来源大致分两种,第一种是参加大会组委会赠送注册会员的曲谱,第二种是与会者根据出版商和作曲家有选择地参加读谱展销。除赠送曲谱可以提前领取并读谱之外,读谱展销会是现场领取曲谱,现场开谱。让我最惊叹的无疑是在场参加会议的来自不同地区的与会者读谱的惊人速度。每天不同的时间段在不同的会场,大家根据自己合适的声部进行现场读谱以获得对作品最初的听觉感官。我这里所讲的读谱是指准确的将音高、节奏、谱面上的表情记号以及歌词准确无误地演唱出来,不管是宗教、无伴奏还是流行、爵士作品,现场“临时”组建的合唱团的声音融合度、读谱速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音乐表达恐怕是国内任何一个合唱团所达不到的。 . [, j4 k/ b- X0 V- ?6 R $ Q# k& M% f2 }2 D/ W& }. i 其次是合唱作品的繁荣。ACDA展销大会共百余个展柜,出版商近一半,展出的合唱作品曲目量之多、风格多样是国内望不可及的。此次展出的合唱作品不仅有SATB、SSA、TTBB编制,还有大量SAB(Men)、2-Part、3-Part、TTB等国内少见的合唱编制作品,而且有些作品还会有不同编制的版本。此外,合唱团如需演唱某一作品,必须根据合唱队员数量购置人手一册,杜绝复印,这种对作曲家的尊重也是出版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合唱作品的繁荣和对作曲家的尊重推动了合唱艺术的发展,也激发了作曲家的合唱创作。
合唱映射国家文化 : o3 c. E5 X5 A. h0 b& c( T8 y) k0 U+ h
再者是兴趣课程及论坛风格的多元化。ACDA大会兴趣课程的主题之多,让我应接不暇,从使用非洲鼓增加合唱排练的舞蹈性到如何组建男声合唱团,从排练的艺术与科学到新方式提高指挥手势,从儿童爵士合唱到如何为你的合唱团选择流行音乐,内容多样性为参与者提供了更明确的排练方法和学习目标,但是一个时间段多个论坛同时进行也使得我只能挑选最迫切需求的内容来学习。- x {3 h7 e$ \# t+ _7 E
; G4 s! F7 q5 U 此外,通过访问交流得知,美国的合唱教育体系很完备,很多小学都设有合唱团,在音乐教学中会涉及正确的歌唱方法和识谱技能,大部分社区、教会也都有专门招收儿童的合唱教育机构,担任声乐指导和指挥的当然都是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声乐演员或教师。初中的合唱团会使孩子的歌唱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大学音乐专业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合唱课是必修课程。合唱团的锻炼不仅能使孩子获得音乐知识,还可以促使团队意识、人文情怀的养成,此次大会的音乐会不仅是优秀团队的展示,更是一个良好文化的展示。 + |8 Z! ?* D9 _0 u / W+ O; P7 s, V0 R# ]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同州的合唱文化其实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很多指挥及作曲家都愿意去相互交流和分享,从中小学普及的合唱意识及全民整体音乐基础教育水平所展现出的“全民合唱”,更是美国成为合唱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此次ACDA大会的学习和交流,不仅找到了中美合唱文化的差异,也使得自身发现不足并明确学习方向。作为年轻指挥,任重道远,砥砺前行。4 Z1 R, O. q; b
" v J+ _* w2 Q. e'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