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挥家张列谈“欢乐春节”演出与民乐发展, `; H# \) i/ S! K A, Q) Z7 a
- J; @. c+ T8 ]; ~* x6 b
1月23日至2月10日,由浙江歌舞剧院民族乐团和陕西广播电视民族乐团的80余位艺术家组成的艺术团,赴俄罗斯、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英国7个国家的10座城市进行了“欢乐春节”巡演。中国民乐集中亮相欧洲各顶级音乐殿堂,在为海外华人华侨献上来自祖国的问候的同时,也俘获了一批欧洲乐迷。为此,我们专访了在此次“欢乐春节”演出中担任指挥的张列,请他分享其中的艰辛、波折,以及那些令人振奋和感动的瞬间,并解析未来中国民乐的发展方向。
- P: F, H% H6 Y" p6 R1 D# s- m9 F0 L! a6 D* L' ?) }# J, R
观众在地板上跺脚,整个剧场像地震了一样
7 K: j O) d5 H* z9 C- s4 C$ K' ?7 Q" W0 C+ u1 O* y( T3 q+ R5 O
演出完、心境平复下来后,张列时常会回味,回想演出前的疑虑以及在舞台上被观众感动的那些瞬间。
6 y+ Q* k" z. R& m e) [) R$ V5 F& z7 [# @3 n5 x& J
“演出前,其实也有些许疑虑,担心我们从来没有在这儿演出过,观众会不会接受,能不能听懂。”张列回忆,“比如在伦敦巴比肯中心演出前,中国驻英国大使和文化参赞就告诉我们,中国的乐团之前从未来过巴比肯中心。伦敦人非常高傲,他们不一定了解中国民乐,如果他们听不懂的话,他们会礼节性地给你掌声,但那个掌声是冷冰冰的,很可怕。”
, o7 Y# w6 D" Q6 Q5 f9 B2 {( W% C# I7 O+ o' O% R
不过,经过在马林斯基剧院首演、敲开了那扇大门之后,张列和其他同行的艺术家都信心满满,并让欧洲乐迷由衷地对中国民乐心生叹服。
$ Q2 Q4 M) v. y$ C$ {
6 x) q+ t" z1 K+ y: X2 x1 h 在马林斯基剧院,除了中国民乐精粹,艺术团还演奏了俄罗斯著名民歌《卡林卡》。“我们一开始演奏《卡林卡》,全场就掌声雷动,场内气氛特别活跃。原定的演奏曲目结束之后,俄罗斯观众迟迟不愿离去。”张列说。当加演至第4首曲目时,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的舞台技术人员向乐团的舞台监督感慨:“你们破纪录了,在我们这里演出的院团,最多也就加演至3首。观众这么热情,如此情形,不加演第4首,行吗?”
9 S, [+ Q; f+ U. \6 [, S
7 D9 d, l. h% _$ @2 Q 而在华沙爱乐乐团音乐厅,当地观众通过跺地板的方式所表示出的认可,让中国艺术家由衷地振奋和感动。
8 E" S& `, \, B8 |( S; b" ]- }7 B
0 n( |/ t% i, f0 J$ ~+ x4 i 伟大作曲家肖邦生于波兰,他感念祖国的作品《离别》在华沙当地可谓家喻户晓。“肖邦的《离别》原本是钢琴作品,我们将其改编成乐队作品来演奏。因为作品是写内心的,演奏过程中,很宁静。但当地观众听完后,先是在地板上跺脚,整个剧场像地震一样,然后爆发长时间的掌声,场面非常感人。”张列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