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培养的指挥家,卞祖善亲历并参与了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他谦称自己在艺术造诣和艺术贡献上还是个“小字辈”,说自己是一个“过渡式”的指挥家;另一方面,他始终十分关注中国音乐的创作,对行业中的许多现象都敢于直言,赢得许多乐迷的钦佩。在采访中他特别向记者提到,当前我国的音乐创作是高原多、高峰少,这首先是因为一个国家的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好都需要过程。其次,我们当前还缺乏真正的大师,现在一些音乐创作是“鹦鹉学舌”,人家做过的事情还要去做,这是没有价值的,我们需要的大师是真正立足于本土文化、能写出中国气派和风格的大师,要能展示文化的自信。卞祖善说,这些都要从业者持续的拼搏,但他坚信中国的音乐事业会有光明的前景。8 d) ^! U& \' P# K% e% M
# S' t: J% w( z8 U1 e. L
除了为观众熟悉的指挥家身份,卞祖善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音乐评论家与音乐活动家,他1996年起连续多年担任央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解说嘉宾,并在期刊报纸上发表过大量音乐评论。作为评论家的卞祖善对许多音乐家生平和作品资料都了如指掌,也时常发表中肯而犀利的批评。他对记者说,他在年轻时很注意音乐知识的积累,阅读了大量专业书籍,读书时还习惯做眉批,这给了他的艺术事业很大帮助。他还表示,专业人士作评论是远远不够的,要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到音乐评论中来,把音乐评论的权利交给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