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照:音乐就在我们的身体里
% b3 @% r- z, p! K9 X3 f, N4 e
% ?' U9 T& l. W, p: p “音乐岂远哉?音乐就在呼吸里,就在身体里,就在大脑里,就在人生里,就在历史里。”近日,作家、文学评论家杨照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呼吸:音乐就在我们的身体里》为邀请,“请大家来看看这广大且自由开放的音乐花园。没有围墙,有无数多条路都通往这座花园,从哪条路都进得来,进来之后,任何一条路又都会将你带往更多藏着惊喜的路”。
3 ?9 v% {5 W i, s) \, q- Q: ~6 b2 E, W! L: \5 h& o
音乐本能与生俱来3 A+ F) G/ z) G' e7 n- |6 J6 }( V9 ~
( n8 }" Y5 R+ F% A+ {
今年,由杨照与就读于德国汉诺威音乐戏剧学院的女儿李其叡主讲的古典音乐专栏在优酷“看理想”频道开播,用故事、话题的方式来引领观众进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分享他们所感受到的音乐乐趣,用钢琴现场示范每一集的重点。作家梁文道为栏目取名“呼吸”。“我非常喜欢这个名字。从最基本、最自然的用身体听音乐,到最深奥、最复杂的动用大脑听音乐;音乐跟我们产生的关系远比想象的要来得自然,来得清静。”于是,杨照决定新书书名沿用这个栏目名。
1 P6 h m& w3 `2 u" C4 R3 b* d) J& ?; c
“身体具有分辨好听的声音和不好听的声音的本能。”杨照说,比如减七和弦,任何一个人听到都会觉得不和谐、不平衡。再如节奏,呼吸和心跳决定了人们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如果基本节拍比呼吸慢,那么我们就觉得是慢的乐曲。音乐引发身体里的感受,这是天生的,自然的。“每个人身上随时都带着可以和外界呼应节奏、韵律的呼吸;每个人都具备能够聆听立体多声部音乐的两只耳朵;每个人都有可以借分析体察进而内化复杂音乐的智力。但很可惜,我们很少自觉珍惜、更少动用这些上天给予我们的美好资产。我们任凭自己活在野蛮、粗糙的声音荒野里,让呼吸混乱、耳朵退化、智力锈蚀。”杨照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