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10年的努力,东莞音乐剧的本土化色彩日渐浓厚,尤其是由本土团队生产的儿童音乐剧蓬勃兴起,丰富了莞产音乐剧的形式和内容。在本届音乐剧节上,东莞塘厦松雷音乐剧剧团的音乐剧《啊!鼓岭》、东莞塘厦蝶之舞儿童音乐剧剧团的儿童音乐剧《青蛙远征队》、东莞儿童艺术团的儿童剧《超能战队——小白科研室》、儿童音乐剧《美人鱼》和东莞市嗨嗨儿童艺术剧团的《蔬菜总动员》5部本土团队生产的剧目将轮番上演。, M& T9 M: Q; f- x6 @9 s
# l# N3 e' h2 }) ^
东莞还注意培养本地市场和观众。本届音乐剧节继续坚持以“低票价、高水准”的宗旨,最高票价为480元,最低票价仅为30元,让普通百姓可以走进剧场感受音乐剧的魅力。同时,组织精品剧目到基层文化场馆演出,以拉近高雅艺术与市民的距离。本届音乐剧节还向全社会公开招募本土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并开展小型音乐剧、音乐剧小品比赛。
9 c5 w5 D2 s! t- X( s; }7 m( N9 Z/ @' o8 }8 E
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顾夏阳认为,东莞的音乐剧节具有原创性、经典性、参与性三大主要特征。原创性即极力推动本土原创音乐剧,经典性即引进国际上的著名音乐剧,参与性即以低票价优惠原则,让更多东莞市民参与。
; Z! H' M8 \! S' B
* b% h4 v( f' i$ s8 b% l 音乐剧塑造东莞城市新形象
; X, p4 X2 i4 f* q' \+ t4 @7 K( Q% v9 p
“东莞音乐剧已经走过了10年的风雨历程。”潘新潮说,10年前,东莞在国内所有城市当中率先提出打造“音乐剧之都”,受到不少人的质疑。10年来,东莞人顶住压力,不改初心,披荆斩棘,探索前行,向着“音乐剧之都”的目标一步一步地靠近。1 \5 \( b6 @% _8 y" v
. u) x5 B9 B9 U9 l4 @ W0 i
东莞是“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但是外界对东莞的总体印象还是制造业城市,文化艺术领域没有产生应有的成就。而这一切从2007年开始改变。10年来,东莞在音乐剧领域开辟了新的领地,先后高标准地推出了14部原创音乐剧,5次主办中国-东莞音乐剧节。
- Y6 {0 }! N+ f( ?5 Z% ? _6 ^8 \) w3 ]
“这些真正属于东莞的文艺精品和文化活动,在国内音乐剧生产领域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东莞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李粤梅说,东莞探索性地实行市场运作的“五合一模式”,即“政府扶持、指标监督、企业承办、项目办团、院线营销”模式,正是东莞致力于中国原创音乐剧发展的有益尝试。
4 a/ m- H2 Y' w& D
. l1 j1 E1 p: R- @6 a1 z 潘新潮说,音乐剧的加速发展塑造了东莞城市的新形象,它让世人看到,东莞不是文化沙漠,而是国际制造名城和国家文化名城;借机塑造了东莞人的新形象,让世人认识到,东莞人不是“土豪”,富裕的东莞人提高了文化品位、务实的东莞人增添了浪漫情怀、开放的东莞人拓展了国际视野;借机塑造了国产音乐剧的新形象,让世人认识到,国产音乐剧不是引进和改编,而是坚持原创、能出精品,前景光明。4 k2 X3 q2 \ }
/ A1 U+ [6 W/ y! g) [
东莞市文联主席周汉标认为,东莞具有的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城市品格决定了东莞要发展音乐剧,而音乐剧的发展又丰富了东莞的城市品格。音乐剧让东莞这个制造业城市拥有了浪漫和情怀,有了梦想和远方。
* T" e, F: [/ o+ d! G/ K
+ W( V; y7 b r% V 专家学者为东莞音乐剧点赞
! X% H/ \+ K' o
( L) m, u( @" M- ]. p' f 10年来,东莞人在“音乐剧之都”的道路上从未止步,用一部部优秀的作品赢得了同行的认可、市场的欢迎和专家的好评。在11月9日上午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东莞音乐剧节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为东莞音乐剧的10年风雨路叫好、点赞。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道诚说:“东莞开辟了中国音乐剧的一片绿洲!东莞因音乐剧而欢乐、而美丽!”顾夏阳则认为,东莞打造“音乐剧之都”的辉煌蓝图即将实现。
6 P! q; ^5 ]; A9 g' e) o
- y# L: B. m6 F" g) u “我要再次为我之前对东莞音乐剧的质疑表示道歉。”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音乐戏剧专家满新颖激动地说。他曾对东莞的音乐剧充满质疑,而当他认真审视每一部莞产音乐剧作品后,他成为东莞音乐剧的“铁粉”。
8 ^0 \8 w) c1 c& `" _/ v% `) Q+ ~' D6 R$ o$ ~) s* U+ V
“我要为东莞在推动音乐剧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坚定的文化定力点赞,为所有东莞音乐剧人的不懈追求和所取得的成果点赞。”中国音乐剧协会副会长、国家话剧院原院长周志强说,他对东莞的“音乐剧之都”建设充满敬佩和欣慰,从中看到了音乐剧的希望和未来。
2 e, } |! T! U A* P) B+ F7 Y5 o4 b; I) S) i x( `; M: i
中国音乐剧协会顾问、上海大剧院原总经理钱世锦说,音乐剧不可能一下就成功,美国百老汇、英国伦敦西区不是一天建成的,东莞坚持到现在很不容易。中国音乐剧协会顾问、武汉歌舞剧院原副院长沈承宙深表赞同。他说,东莞10年前就提出建设“音乐剧之都”,具有远见卓识。东莞不仅仅生产剧目,还给全国艺术院校音乐剧表演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和成长的机会。
$ [/ d/ S" y/ F, m/ t: S
& ?6 q% y/ `8 M( n2 V7 b4 N5 B) n; K “一提到音乐剧,首先想到的就是东莞。”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周英说。中国音乐剧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剧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张殷深以为然。她说,东莞正与北京、上海一起构成了音乐剧的北上莞版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