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件乐器都需要压缩处理吗?! v$ s5 a) I1 d F. ^) I+ Z
" D/ z+ F# q2 e1 Z+ h! {5 k2 s7 e
对于这个问题,会有很多人回答说“绝对不需要,过度的压缩简直就是灾难。”这句话说得没错,不过前提是要正确地定义什么是过度压缩。这个术语的出现实际上是因为压缩器工作时被人耳听出来。一款设计合理且正确设置的压缩器工作时不应该会被听出来!因此过度压缩的声音通常指某件乐器在经过压缩处理时采用了不合理的参数设置—当然,有时会为了特殊的效果而故意这样做,那就另当别论了。
7 N+ Q$ z9 [. Y, z, k# r& S8 _% a1 q! F+ F7 M
为什么世界顶级的调音台会为每个通道配备压缩器?
; L4 k4 c) b' d+ {) F& i2 p" y( K1 N7 r. g" x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几乎所有乐器的声音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压缩处理——可能时常只是很微妙的处理——从而在整个混音中得到更好的表现。
& C- A. P# G+ S- L! l% a5 q% z1 ^5 x) R
X' M$ ?( r3 C* c7 T: w% ?; Q" Y
% I+ ?9 N1 g. j" u3 q P; w为什么需要噪声门?% e2 \- E! q% t5 _- O& O4 B( P
3 N; Q: A+ A6 D8 N& }: b* L) O, k8 l
之前我们讨论过给人声加压缩的例子:假如人声信号在经压缩处理后的动态范围为20dB。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即动态范围的下限提高之后,这支人声话筒所拾取到的环境噪音(如空调噪音、鼓的串音)也会更容易被听到。可能有些人想着可以尝试在歌手每句唱词之间将话筒的通道哑音以去除那些恼人的噪音,然而,这种做法很不现实,并很可能以悲剧收场。更好的办法便是使用噪声门。噪声门的阀值可以设置为人声信号动态范围的下限,比如说-10dBu,这样噪声门就能够有效地去除歌手的唱词之间话筒拾取的噪音。& b7 t1 s, W# b ~( `
; c, m4 J$ c: ~& F+ y( ]+ J
如果你曾经做过现场乐队混音,你肯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镲片的声音总是在通鼓的话筒通道里铮铮作响。特别是当你想让通鼓声更清脆而对高频进行提升时,便总是发现镲片的声音也会随之突出,并且余音挥之不去。在通鼓话筒的通道中加入噪声门,便能有效减小镲片的叮当声,这样会明显地让混音变得更加干净。
3 l! O1 w' W/ {! [
0 {/ P6 }' k' \/ g0 F动态处理就是改变信号的动态范围的过程。通过动态处理,现场扩声系统或者是录音设备可以在不失真和最小噪音的前提下处理信号,使得每个音轨在整个缩混中得到应有的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