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名为“英伦交响梦”的音乐会于7月26日晚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正是这场由非职业演奏家组成的青年乐团却令笔者在音乐厅中感受到久违的热情与兴奋。5 y% e8 a5 @$ l; q
7 Q; u" N1 y ^, E3 S* X; r 这场音乐会的曲目选择较为广泛,上半场三首作品分别是瓦格纳的《女武神的骑行》、安东尼-泰特的《侏儒怪》和埃尔加的《谜语变奏曲》,下半场包括伯恩斯坦的两首作品《康迪徳序曲》和交响舞曲《西区故事》以及中国作曲家谭盾的《第一网络交响曲“英雄”》。这些曲目既囊括了19世纪的经典作品,也接纳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品,既有相对传统的严肃音乐,也有偏于流行的音乐剧选段。特别是《侏儒怪》一曲更是由年仅19岁的安东尼-泰特创作,他同时在乐团中担任小提琴手,这首作品的写作并未因其“当代”而走上晦涩难懂的道路,反而运用十分传统的音乐语汇谱写出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音乐篇章,音乐的展开带来十足的画面感,仿佛是一部迪士尼动画电影的配乐,饱含着年轻作曲家可贵的童心。
2 _9 b3 F5 D# S, u$ R, r( @& |, c* O) w) @& S2 _9 n- s; o- T, x
事实上,这场音乐会相对偏重于表现音响的色彩性和音乐的趣味感,也是一种扬长避短的选择。客观来讲,伯克交响乐团的演奏技术相较于一般业余乐团已经称得上精湛可观,但与出身专业院校的演奏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一点在乐队演奏开场曲《女武神的骑行》时明显有些力不从心中便可得知。不过他们出色的乐感却在接下来的演奏中更加令人眼前一亮,在埃尔加《谜语变奏曲》的每一次变奏中,他们把握住音乐性格的异彩纷呈,伯恩斯坦的《西区故事》完成得也极为出彩,想来是乐曲中的爵士乐元素更加能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3 Q, t4 ] v1 [% F* z: m! n+ ]- p. l @% ~
最后一首作品选用谭盾的《第一网络交响曲“英雄”》有贴合乐团此次中国之旅的意思。这首作品虽名为交响曲,却与传统意义上的交响曲创作全然不同,谭盾利用网络的便利,以带有偶然色彩的方式完成这首作品。- J6 O8 I7 O, g- s( [
! q+ G# _* n' p7 Y/ _% C 加演的两首曲目将音乐厅中的热情气氛再推向高潮,特别是埃尔加的第一号《威风堂堂进行曲》又将听众的视野带到英国本土音乐语境中,回归“英伦交响梦”的主题设计,这场梦既是伯克乐团青年演奏家的音乐梦想,也是在场听众的一场梦幻旅程。% Z( {: P( G, W y) S/ n' X$ w4 N
" b7 f4 L' ?- ^! ~: [5 o) W% c 投入情感的音乐表现是这场音乐会最打动笔者之处,毫不夸张地说,在现今国内某些所谓知名乐团的演出中已经许久未见到如此鲜活的生命力绽放于舞台之上了。诚然,技术水准是衡量一个交响乐团演奏质量的核心依据,但对音乐发自内心的热爱才是真正令其焕发出迷人光彩的秘密魔咒。
( y2 K0 J6 X# H! w! i$ O& y" V+ a6 h
伯克交响乐团的英伦风之夜,在小号手跟随节奏的摇头晃脑中、在年轻的作曲家的腼腆微笑中,展现出他们最可爱的气质;在指挥坚持等待音乐厅完全安静再奏乐的几秒钟时间里,又流露出一丝英国人的严谨作派。这场音乐会带给听众的不仅是一次对古典音乐的普及与推广,更令人在乐音迷醉的听觉享受中体会到音乐对于他们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