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g& l2 E Q$ F" l! O# y任何歌唱者,不论她是属于哪类的声音,都应该很细心地去练习颤音和顿音。这种技巧训练对于声音的锻炼是非常切实有用的。颤音的练习可以使声音轻快畅流;歌唱顿音可以使声音结实稳定和发展软腭弓形处的灵活性与弹性。为了取得较好的共鸣效果,唱歌时软腭必须力求适当地向上扩张,顿音练习是获得这种状态的一个最好方法。: U2 {6 o4 [& Z" n# E' S
练习颤音最好是从高音唱下来(而不是从低音唱上去)。这种方法便于保持颤音不向下滑。要用较快速度唱颤音时,自下向上唱可以帮助声音的响亮、清晰和位置恰当。7 Z! j5 m$ e: K2 F
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唱给学生听对学生会有很大帮助。虽然,我知道在这点上是有不同的意见。有些教师认为“范唱”鼓励了不用思想的模仿,因而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但是恰当地、仔细地采用范唱教学,能给予学生一种帮助,这种帮助只有通过举例(范唱)才便于说明。经过考虑,我发现这是解释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能使学生充分了解教师的意愿。其次,用具体声音去解释发声上的问题,可使学生把以前所讲解的和生动的实例联系起来,然后再让他们去练习。他们不是在模仿,而是把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练习上,并把歌唱的情况与较有经验的歌唱者的声音相互比较,最后再让他说出他是怎样做的,描述做时的感觉。只有经过这种解说、示范、个别活动、反复指导的完整程序,学生才能充分掌握学习的课题,把它形成独立的活动。 0 A5 \2 O3 d7 w! ?: z: ] K' e2 U( s, e
不用思想的模仿和探索建立一种吸取经验的活动是大不一样的。这种活动对于有目标的课程有很好的作用。教师运用这样的方法,以明确的技巧和适当的范唱,要比只用语言说明有更好的效果。 : E. u! p' O R7 C歌喉是一件脆弱的乐器,不应对它施加强力。所有的指导,所有的学习、所有的练习,都要本着这原则进行。进度要考虑到在学习上是不是必要。没有一种方法是绝对的,因为不会有两个学生经历完全相同的过程和问题。举例来说,一位明智的教师不会指定学生在开始学习时,一定要先练习那一个元音。他要先让学生在各个元音上试一下,看他们唱那个元音最方便,从中找出最适合于先行训练的元音。如果一个学生感到唱“啊”最方便、最自然,而唱“衣”很困难,那就让他先用 “啊”练习,不要硬让他去唱“衣”。等他在发音方面已较为稳定时,再加唱其它元音。当然,所有的元音最终都要加以训练,学习的规则和进度必须坚持,但不是强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