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俄罗斯联邦交响乐团。由旅居美国的俄裔指挥若尔丹尼(V. Jordany)领导,每年举办4—6场音乐会。/ v1 j+ s; o1 D' J5 n9 E# O0 m2 [
8 S3 ?6 ~# Q/ u1 v, u R 3、莫斯科交响乐团。由莫斯科文化制作人斯-南明( S. Namin) 创建,由法国人杜里扬(O. Duriyang)担任指挥,每年举办4—6场音乐会。
) A) m7 q6 [5 E q+ s: t
* k( s0 J, ?' }2 ` 4、俄罗斯“Millenyum”交响乐团。由日本女指挥T. Nasimoto 出资经营,每年举办4—6场音乐会(不包括日本巡回演出)。8 t9 [; ], t8 Q! k. l0 A$ ]
" b' D% A) L) x2 a% d$ E 5、广播电视台交响乐团。被国家取消后成了私人组合乐团,由巴-索罗金(P. Sorokin)领导。
" S/ }0 d; B$ G. u9 U. x4 y; j; }: N# {, q: B( L, V0 q4 p
上述的5个乐团都只有领导班子,乐团都经过合法注册,团员有工作时聚集在一起。没有工作时散在各乐团中。这样的乐团有它的弱点,乐队需要不停地在一起合作,才会有整体感和默契感。其中,俄罗斯爱乐乐团在录制CD时,90%的乐师都是柴可夫斯基大交响乐团的成员。若同柴可夫斯基大交响乐团录之一张CD,其成本将比俄罗斯爱乐乐团高出4倍。这样,俄罗斯爱乐交响乐团录制的CD, 质量可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且便宜。这是市场经济下交响乐团的一种生存选择。
: ~) L+ [' a' L. Q' I$ ?9 u8 } _/ {" s' W! E+ W
关于圣彼得堡的著名乐团,大致可以列出一下名单:+ _* @( `/ y2 U
9 {% o6 ?- o1 B8 P( I( I* Y, Z 1、圣彼得堡功勋爱乐乐团,至今仍然是俄罗斯最优秀的乐团,只有M. Pletne的RNO乐团可以和它齐名。1974年穆拉文斯基(E. Mravinsky)去世,乐团由特米尔卡诺夫(U. Temerkanov).接管,担任首席指挥和艺术指导,虽然后者也是一位大师,但毕竟艺术风格不同于穆拉文斯基,份量也不敌姆氏,加之乐团团员又“更新换代”,所以,可以说今天的圣彼得堡功勋爱乐乐团和30年前相比,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 V, U' C+ V4 T6 E) K, y6 x
- H$ n. L% G: R" d 2、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是圣彼得堡爱乐协会的第二交响乐团,由德米特利耶夫领导(A. Dmitriev),是仅次于功勋爱乐乐团的团体。
. y8 w0 _" b) Q$ W, H$ G( {
& g3 W; O: e3 E Q- L 3、圣彼得堡国家交响乐团。由马尔登诺夫(R. Martyhov)领导。" V) R5 O6 [! `9 W* P
; h- a' a* N) E4 N3 k3 u* M$ L 4、圣彼得堡合唱交响乐团。由康多罗夫(A. Tchernushenko)领导。
+ o. _! x' I$ o& U8 J, ]' F* S/ }' p: L a' F3 l9 a
5、圣彼得堡“古典”交响乐团。由康多罗夫(A. Kantorov)领导/ d$ w7 w2 n! u! ]
% C+ f" P! i' Z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之外的许多城市都有交响乐团(一共有43个),就连一些只有30—50万人口的城市也会有交响乐团,比较有名的乐团是:
2 _: ?8 X7 I( ^. V) `6 o/ W( \5 I4 @ d: Y
1、新西伯利亚交响乐团。是外地区最强的、水平最高的交响乐团,其艺术水准甚至要高于莫斯科的一些交响乐团。该团从1958年成立后,一直由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指挥卡茨(A. Kats)领导至今,由他精心培养,所以能达到如此高的水平。另外,地方政府也拨出大笔资金来支持乐团的生存,乐团每一年都会去国外演出。4 g( X% m2 `. ]
) z! L# T6 j; p3 t0 r9 W# v& N _" ] 2、叶卡捷琳堡(前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交响乐团,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的乐团。
& o: }" b) l; e3 A3 P. K9 [' _" v# F& i o2 I+ M+ @
3、下诺夫哥罗德(前高尔基市)交响乐团,也是一个水平较高的外地乐团。
1 ^ c8 C) _# T# z( y. P+ A" ?: r& p& E7 x9 C6 ~4 \
与60-80年代相比,俄罗斯交响乐团水平普遍地下降了,许多年积累的优秀传统慢慢的丢失了,这有它的一系列的原因:
% }/ X! Y" h$ p$ v9 L! z0 Z2 ]) B# L5 F
1、同整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有关。俄国交响乐团团员工资水平同普通国家职员一样,在100—200美元之间(以卢布核算),按照俄国的消费水平来说这样的工资是很低的.这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有些团员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早上排练,下午去录音棚录音,晚上参加音乐会演出.
- D' N6 H4 T( I/ ]' E
4 D4 H% O5 y! V. [: y) N4 T 2、人才大量外流.由于工资低,许多乐师只能到国外求生.现在,许多美国和西欧的乐团都有不少俄国乐师在工作,近年来,也有不少乐师到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工作,一般来说,外流的乐师都是比较优秀的。, O# p% ^# `! p4 ]9 W/ U, t
3 z5 A4 b) ^ W: Q 许多具有才华的俄国指挥都去国外工作,如:基塔炎科(D.Kitaenko)、拉扎列夫(A.Lazarev)、若尔丹尼(V.Jordani)、杨松斯(M.Jansons)、贝契科夫(S.Bychkov)、罗日热特文斯基(G.Rozhdestvensky)、阿什基纳齐(V.Ashkynazy)等等。
0 Q% @7 @3 J$ w9 i/ X) V% S. c6 n
8 b9 `6 @; E( I9 D4 |' { 在俄国国内工作的比较有名气的指挥有不少在国外兼任其他乐团的总监,如:
! y" A v1 ~( a6 }" j# w6 X, ~0 C- V" C- o* L1 ~" `
特米尔卡诺夫——圣彼得堡功勋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在美国任巴尔的摩交响乐团总监,伦敦皇家爱乐乐团首席,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许多其他乐团客席指挥。
1 }# |1 b( i% k; N. j' c& o2 T# A( ]
吉尔基耶夫——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首席指挥,同时任大都会歌剧院客席首席。0 `, B+ o+ A- U, {$ H5 G
3 R' S2 r5 j# p' u' I8 x( U* s. @ 西蒙诺夫——在莫斯科爱乐乐团,同时比利时国家交响乐团总监。
9 ~% o0 h3 b3 y$ E: K9 ~$ z$ v1 S
4 p" K* A' y( [+ |7 \7 d+ {2 } 费多谢耶夫——柴科夫斯基大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同时维也纳交响乐团总监 n/ V/ N- @9 D9 g4 V( X9 y
0 `8 ?; S% p2 N" {. Y
波金——国家交响乐团首席,莫斯科赫里宫歌剧院首席,波兰克拉科夫市交响乐团首席。! D* x6 ^4 f! G* Z! b4 ?; f8 z
7 u# x- G+ T8 j5 R# j
3、俄国交响乐团急需体制的改革,现在的体制已经远远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了。俄国乐团里通常是由首席指挥兼艺术指导,往往象穆拉文斯基,斯维特兰诺夫等大师在乐团里拥有绝对的权利,可以说,“独裁”一切问题,不仅是艺术上的,还包括一些事务性、生活性的问题,比如:工资的调整,房子的分配,他们都有权个人来决定。俄国乐团的工会没有像西方乐团的工会那样发挥应有的作用,几乎相当于不存在。现在,有些乐团以经理为主,由他来决定聘请首席指挥,并有权决定聘用合同是否延续。总的来说,俄国乐团中只有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 RNO)沿用了西方的乐队管理制度,这样的制度包括董事会、基金会、交流与传播、市场调查、炒作方式、广告、同媒体的合作、电脑售票、乐队的远景规划等等。
& T$ I+ w- S& e
/ a' D9 `( Z+ c& l 4、莫斯科乐团过多。有人认为,没有必要那么多的乐团,只要保留几个高水平的乐团就够了,而现在的状况是乐团多,效率低。目前,整个莫斯科有3—4个可以举办交响音乐会的音乐厅,每年总共演出220---250场交响音乐会。但是,同西方乐团比较,演出率较低。
0 }3 h C5 @2 N+ `
1 z( x7 A: b9 T% e 为了解决国内乐团面临的困难,首先是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俄罗斯总统普京决定从自己的总统待用基金中拨出一笔可观的款项来支持俄国的比较优秀的音乐团体和音乐院校,这一为期三年的项目从2003年的下半年开始运作,预计乐师和教授的工资可以达到1000---1500美元。得到总统扶助的有以下七个单位:莫斯科大剧院、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莫斯科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圣彼得堡功勋爱乐乐团、柴科夫斯基大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M. Gorenstain)。' U2 [$ H6 ]2 u
8 j3 I) w5 N4 u
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数量一直在变化,15年来有不少乐团建立了不长时间就消失了,如:奥地利的指挥创办的乐团,日本人出资创办的乐团,拉赫马尼诺夫交响乐团,美国人和瑞典人出资创办的“大都会爱乐青年乐团”,广播电台的交响乐团等都没有能活下去。 K' y6 q5 j1 d% U
2 d. c: i: j3 p- J, \9 t! S, Z 最近,著名的小提琴家斯皮瓦克(V. Spivakov)已开始着手创办“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Russian Nation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资金从哪里来,乐师从哪里来,能生存多长时间,这些问题还没有人能答复。
5 J6 A3 d3 D$ e# Y9 m, V* S6 k) a) V; ^4 I
总的来说,俄罗斯是一个喜爱音乐的国家,并且,喜爱古典音乐已经成了一种传统。听音乐会成了俄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去听任何一场音乐会都会看到场内挤得满满的。就是在俄国最困难的时候,连买面包都要排队的时候,音乐会照常天天举行。交响乐音乐会的观众从小就在培养,每个周末都有少年儿童专场,并在乐队演奏前有专门的人为他们作讲解介绍,票价是象征性的。所以,俄国的听众是众多的,是非常懂音乐的。再过20年,听众还是会有的。何况,交响乐音乐会的票价又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承受的。一般来说,一场普通音乐会的票价在2—8美元之间,所以,听一场音乐会对俄国百姓来说,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了。另外,要是俄罗斯总统都能懂得音乐的价值,懂得音乐家是国家的财富,并需要得到国家的保护,说明这个国家的“病”只是暂时的,是能够痊愈的,这个国家是有希望的,有前途的。同样,俄罗斯的交响乐团也能克服存在的困难,恢复它的国际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