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亮相中央电视台。随着该剧的热播,主题曲《大英雄》深入人心。近日,《大英雄》的曲作者,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做客京华茶馆。聊《大英雄》的诞生、聊影视音乐的创作。王黎光从事影视音乐创作20余年,创作出《天地之间有杆秤》《故事里的事》《天上有没有北大荒》等众多被广为传唱的影视歌曲。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中的插曲、主题曲受追捧,传唱度不俗。对于影视音乐作品将迎来春天的说法,王黎光认为,影视从业人士尚未真正意识到影视音乐的重要性,还需耐心等待。“影视作品有一定的艺术规律,我觉得我们只能不急不躁,对于音乐艺术在影视方面的作用和发挥,我们要耐下心去等待。”
5 S5 {4 X; j, |2 n0 u( [0 P1 ^3 y3 N- U" o y3 H
谈《大英雄》
! T/ V% H) w* ~ v! r& Q4 H8 Y, ^6 E3 K' F) {7 f
《大英雄》立体描述彭德怀; m) K' H# X6 G5 G: [
" h% P; z9 [) H i, C
近日,长篇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在央视热播。为了创作电视剧《彭德怀元帅》的音乐,王黎光多次去江西采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创作诠释出一个立体的彭德怀。! S$ [! L$ m8 N
; ~: U$ x! m8 {4 ?: v2 Y* b5 `
他表示:“读革命史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觉到中国革命一路走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新中国,我们一代又一代革命人前赴后继,不畏牺牲,是多么不容易。彭德怀就是这些英雄群体中的一员。我自己多次去江西采风,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在这些地方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都会感受到彭德怀元帅的影子。他在不断地追寻以及彷徨中,选择了一条为中国人民求解放的人生方向,坚定不移地跟随着中国共产党,让我非常感动。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希望通过我自己的音乐作品,把我的这些感受、感悟融化到我的作品当中。《大英雄》就是在这样一个思考的前提下才形成了整首歌曲的曲风和特点。歌曲的前半部分,我不断用切分节奏、附点节奏,让歌曲有一种不断向前推动的节奏,这其中有追寻、忐忑、彷徨、思考。副歌音区的设计上展现了宽阔和力量,以及坚定的信念。《大英雄》这首歌展示了对彭德怀元帅的一个准确的描述。”( e* I9 D+ C9 m! H. G
* a* O$ X4 L- X
汤非的演唱突破自己2 i6 C: ~. N6 a- S
" ]: O: i# s+ ?2 x 《大英雄》由青年歌手汤非演唱。汤非对这首荡气回肠歌曲的诠释,王黎光在满意的同时,也肯定了汤非在演唱上面的突破。“我的创作有一种惯性,就是比较容易和自己了解和熟悉的歌手合作。我和汤非合作过一些作品。他是一个南方人,演唱风格情感饱满,处理细腻,声线也非常有特点,对作品的驾驭能力比较强。因为我对他的了解,觉得他应该尝试突破一下自己的风格。他本身也有这样的潜力,有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觉得把这样一首我们一般认为刚劲有力的,甚至是有一种呐喊式的歌曲交由他来演唱,让他演唱风格里面柔和的那一面对这首歌进行一个稀释,更能体现出这首作品的内涵。”* H6 t6 r1 u& s. ^" u/ n
+ i/ _; i! d) }$ w
王黎光认为,汤非的演唱为这首歌加入了从容的力量。“呐喊的确是一种力量,但它不是最有力的,有的时候从容比呐喊的力量更强大。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倒觉得面对宏大、有力量、有冲击力的艺术作品时,不仅只有把音域拉得很高,在音色和音量上都给予重力的这样一种表现方式。很可能通过柔和的对比,使歌曲在音色、节奏、音量等各方面形成一种平衡,达到一种内在力量的向外爆发,可能这种力量会更到位。基于这样一个原因,我就想让汤非来尝试一下。他的诠释我还是满意的,这首歌的反响也不错。”5 h4 [# W k l( C
; S/ ]' K. w% }' H c( E& S! W 谈影视音乐
6 P, w& J) c! t, }% X% y$ F2 H
5 T, V: F3 v/ ]* k 创作过程挺辛苦3 |% f N6 u% N1 f$ m$ C* @
# q& H9 [/ M4 _4 f& X4 ?& S; Q
王黎光从1993年开始集中创作影视音乐,为《宰相刘罗锅》《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集结号》《唐山大地震》《天下无贼》《京华烟云》《老大的幸福》等42部影视作品作曲与配乐。王黎光表示,一部影视音乐作品的诞生其实挺辛苦的。“大家可能对影视音乐作品的创作过程不是特别熟悉。影视音乐作品创作从工作程序上来说是很辛苦的。第一,我们要看剧本,看完剧本以后对剧情的人物和故事要有一个风格上的把握,究竟以什么样的音乐语汇来表现这部剧的风格。第二,拍摄过程中要去探班。在演员塑造人物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从演员这个角度去体会演员塑造人物的感受。体会出这一点来,我们也就找到了作品的音乐气质,用什么样的器乐来表达,用什么样的情绪去烘托等。然后影片进行后期剪辑的时候,我们要看一看粗剪的样片。因为从文字到拍摄,一直到影像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变成影像以后的冲击力和看剧本是不一样的,最后还要从头到尾把整个影片看一遍。实际经历了三到四个时期的工作,才能对这个影片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 h l* w( Q4 v {* l8 {( {
1 \" j7 u& U: j/ R6 @ 影视音乐的春天还需耐心等待6 ~, Q/ p1 i5 w; u" p0 f
$ q7 n- G. D3 `+ w) ?8 z0 Z 近两年,《时间煮雨》《匆匆那年》等影视作品的主题歌被受众所追捧。影视音乐作品越来越受重视,是否意味着影视音乐的未来将迎来春天?对于这样的设想,王黎光表示:“我还是有点担忧。我们的影视从业人员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影视音乐的重要性。在电影商业模式的运作过程中,影视音乐作品存在的商业价值还未被开发。为什么好莱坞的电影会有后电影产业不断的延伸?后电影产业包括电影里的服装、品牌形象、音乐等。当我们后影视产业没有形成的时候,影视音乐不带来效益,所以投资方就不重视。另外,目前整个影视音乐的发展步伐是不一致的。影视音乐在音乐创作这个环节上人才济济,创作经验和创作水平年年都在提高。但是投资方,包括导演,还没有同步的认识,他们实际上是落后的。”6 `/ i% n3 j( ^& |# Q
+ _$ s) H- a5 Q2 R
王黎光认为,影视音乐的春天还需耐心等待。“影视作品有一定的艺术规律,我觉得我们只能不急不躁,对于音乐艺术在影视方面的作用和发挥,我们要耐下心去等待。”
) @3 q8 F: B5 O/ G
8 e5 ?# O, T5 Q 记者手记/ W1 A3 w d1 |5 ?" N$ I
! P( |" F! P* ^8 w2 O1 u& A- T 是作曲家也是新闻老前辈
% L. l4 b+ _2 [4 Y$ G
5 j; O0 F, R" N( p. e, @ 茶馆那天,我到早了,和也要采访王黎光的电视台记者一起等着。王黎光一进门就说:“先电视台的采访好不好?他们需要的时间不长,素材录够了就行,因为还需要剪。报纸采访慢慢聊。”一听就是懂新闻专业流程的人说的话。想想也对,王黎光曾在新闻战线工作多年,绝对是老前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