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40|回复: 0

[音频应用] 调音的基本常识与技巧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11

听众

600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2191
mpsh5134 发表于 2016-6-9 07: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音响调音包括语言声的调节、各种演唱声(男声、女声、童声、合唱等)的韵味润色、各类乐声的效果加工、拾音的方式与方法、演唱与伴奏的比例以及各种声音的音色补偿等。
4 P- V7 g! k0 z9 N9 i
1 i* @) M+ P3 t- c- P& `/ ?* X9 X  调音技巧是指在音乐进程中快速、准确、及时地通过音响设备的功能键,掌握声源发声频率的范围,调整基音的比例,改变泛音的组合与衰变,补充相关高音,适量加入效果,巧配各路混合声的大小,将扩声系统放出的语言声处理得更真实、清晰、亲切;将演唱声加工得更明亮、浑厚、丰满、感人肺腑、娓娓动听;将器乐声修饰得更扣人心弦、耐人寻味、充满竟境和色彩。# [9 g8 \% B8 q0 k, q
- U# j! I" y6 V5 [
  一、如何调节好混响时间?
* g* O( Q! a! |- U
& t0 D/ s& n4 E( n- v: p; o  混响时间决定余音长短,混响强弱决定余音大小,对于不同的音源,是否要加入混响,加多大,加多长都要一定的要求,因为它对声音的音色与音品产生直接影响。举例来说,男低音演唱时低音频率成分较多,混响时间就要调短些。而对女高音演唱,低音频率少,为增加声音丰满、浑厚和圆润感,宜延长混响时间。环境不同,其自然混响时间T60就不同,通过效果机调节的混响时间长短也应不同,才能获得良好的听音效果。四周为木板结构的房间,混响时间应调小、调短一些,以免声音模糊不清。四周挂有绒布窗帘和壁毯的房间,应将混响时间调长一些,以免声音干涩。文娱活动场所满场时混响时间应调长一些,以补偿人体衣物对声波的吸收。8 x- c& q) y. Q  L
: Z) o) K% S& `: a0 Q' n4 v2 ~2 m
  二、如何调节好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
$ O/ I  f7 r1 r0 [' W1 j, T* F- R0 r2 z8 A' X
  调节直达声与混响声是通过调音台进行的。只有直达声而没有混响声,声音会显得干涩,犹如置身于宁静比茫茫大草原之中,这种情况适用于讨论会、会议或朗诵会场合。音乐声中加入适当的混响,会使声音丰满、圆润、明亮、富有朝气,但混响声又不能太大,控制在1:1就可以了。若混响声大于直达声,听起来声音好像来自遥远的地方而且发飘。只有混响声而没有直达声,会造成声音染色,形成浴室效应,声音浑浊,无法听清。
# n- m8 f" T, \* o% G6 S/ ~6 f; ~) w4 M4 o+ a
  三、如何调节好演唱声与伴奏音乐的比例?/ Z+ d" e5 l2 W- t2 u

  ]( [; d% x  `/ P: L7 f  调节演唱声与伴奏音乐的比例,必须根据演唱声的特点进行调整。如果是专业演员或美声演唱,为了突出其演唱技巧,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唱声占60%甚至更多些,伴奏音乐控制在40%或再少些,但也不能把伴奏音乐调得太少,这样会大大损失音乐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使唱声单调干枯,缺乏朝气与活力。如果是业余演员演唱,歌喉发声明亮,音调把握准确,可以把两者的比例控制在50%。如果演唱者发声欠佳、音调不准、吐字不清,为掩饰演唱中的缺陷,应当加大伴奏音乐的比例,使演唱者感到满足,使听众也能接受,但也不能将伴奏音乐比例调得过大(85%以上),这样会失去演唱的意义,使演唱者的情绪大受影响。8 t+ y4 f; |4 \! ~9 t

5 o. w  M- p6 y  四、如何调节伴奏音乐的音调?
# }7 g4 g% g* m7 N9 P7 o2 W% E' o3 d" c! W4 h
  演唱者发声音域的高低并不一样,为使伴奏音乐与演唱音调和谐一致,必须及时调整伴奏音乐的音调以适合演唱调,在卡拉OK厅里调音师是通过变调器来实现伴奏乐变调的。每按一次升调或降调按键,通常是升调半个音阶(音程),升降多少音阶才适合演唱音调,完全凭调音师的乐感和悟性或者凭对演唱者歌声的了解。一般情况下,将变调器放在原调(#)上,演唱者尽可能在保持原汁原味的伴奏音乐下进行演唱。由于变调器是在原来音频频率的基础上加减等量频率实现变调的,所以升降调愈多器乐声就愈乏味,并且难以分辨是何种乐器的演奏,失去伴奏的意义。
) l/ E6 s$ G3 Z, s& `; E7 U& R9 K9 d6 W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9-6 09:01 , Processed in 0.87449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