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气沉
( ^$ Z, l- h X
+ _& @3 _6 C j1 \ 若想使高音唱得轻松而又明亮干净,气息支持当然是基础,关键是气息的位置,音越高,气息位置越低,以在腰部四周为最佳.很多人在唱高音的时候总有一个通病,气息浮至胸腔,所以气紧,不自觉的伸下巴,所以气不畅顺,唱罢喉咙不可避免的发炎.所以气沉,收下巴是唱高音的基本要求.而音质好坏则取决于自身的生理条件,对音乐的领悟以及正确方法的使用.! G! q5 a; d7 j2 M8 v
( K2 E7 E9 ~+ P
二舌平6 j0 H' N7 e; g6 E% O5 U/ E
7 s, z6 w6 ]& z* F, `1 m2 }, C 口腔是气息流出人体的最后一个关卡,若舌卷或缩,自然会堵住气息的通道,不仅高音上不去,而且气息和舌的对抗会使你感到越唱越累.舌平以舌尖轻抵下牙齿为最佳.如果已经养成了这个坏习惯(当初这就是我最大的毛病),介绍一种方法,在练声的时候含上一颗糖,舌自然不敢卷或动弹,而且能成一种比较自然的状态,一但习惯之后,不再用糖的帮助的时候,你会明显觉得收放自如.不过这个过程很苦,要坚持.
) T% q# z. o- |$ s' E, Q5 J
# c. e& k' e9 H: C5 u- I 三腰部力量# I) _% n! I# Y3 l) n4 n
; D+ L2 \4 C2 T% q7 s
学过声乐的人都知道,正确的歌唱方法并不是用嘴歌唱,而是气息,所谓气息,说得通俗点,就是腰部力量.有的人本身生理条件很好,高音亮而饱满,但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唱高音时总会觉得音站不稳,摇摇摆摆,老是不听指挥.就像一个物体能够稳当的摆放在一个地方,必然是因为它有一个支点.而我们的腰部力量就是歌唱的支点.当一个人打呵欠的时候,就是拥有歌唱最佳状态的时候,不仅喉咙完全放开,腰部也有一股力量在腰四周游走,有兴趣者可以多多体会.当然坚持练习仰卧起坐更是一个直接锻炼腰部力量的方法.
' N, M1 A8 c" Z3 f/ P d
; r, _( m: a) q) Z; L 四共鸣
& K( T+ E2 i% t
3 g3 b4 z6 J. Q8 _& H 一次好的发声不仅需要口腔的本音,更需要颅腔和胸腔的共鸣.泛音产生于颅腔,使音色饱满,胸腔的共鸣则使音色浑厚.高音用得较多的是颅腔的共鸣,中低音则需要很好的胸腔共鸣.一般人都觉得唱歌最难的就是高音,其实不然.
2 k# ]; l% D/ a, a- K: ^! k7 B3 }" ?: Z& v" m7 g4 @
“你能够低到多少,你就能高到多少”,就像拉弹弓,你能够往后拉多少,你就有多少可以爆发的高音力量.当这三个腔体都能互相配合的时候,那就真是如鱼得水,天籁之声.* Q5 r# ?9 p0 S% i2 s' R& M: z: H
1 x; E) `' q6 F- I5 M( \" i- B
五情
, y8 u% }* @* F& ?& M
2 [8 b8 |; x) J, M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发音技巧中怎么会有情?对所有作品的演绎如果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情的投入,纵使有再高的技巧也是枉然.因为,歌唱,本来就发源于人对自身情感的表达和释放.从现在的国际歌坛可以看出,最出名的不是音色最好,技巧最高的,而是能够用情用心歌唱的歌手.当然,这也是我们演唱中的致命弱点.一个人如果没有情,怎么能够演绎出作品的真谛.8 p) e. \/ W8 d' f8 h$ y4 e. Y- P
% d2 W7 H1 _, P9 m
要想唱好,首先得热爱歌唱.
/ {: l) W1 c; g8 F$ g1 }! S6 f
" v; q$ H e7 V9 c, J 歌唱中气息状态,呼吸问题7 C% A* ~! n. D9 s
% m% k/ K' c1 B; `, J4 W <BR>唱歌的朋友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歌唱中经常感到气短、气不够用,越唱越憋,很吃力。这与不会运用气息和保持气息有关,虽然吸气吸的很深,但一唱起歌来,气息很快就浮上来了,或者是很快跑光了。那么,吸气动作完成后,应该如何保持和运用吸入的气息呢?(1)歌唱中要保持吸气状态吸完气后,有一个瞬间的停顿,这是吸气后、用气前一个自然的短暂停顿,这个停顿造成了吸气和用气二股力量的对抗,用气时要尽量利用这种对抗力。它不仅可以保持气息的深度,还能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仔细体会一下,这种对抗实际上是一种吸气的保持状态。用吸甲I气状态演唱,只是一种感觉,其实谁也不能在唱的过程中还能吸进气来,但是就用这个感觉便可以达到保持气息的目的。这种状态能保证声音位置和气息的平衡,还能使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畅通无阻,在演唱过程中,气息越是不够用,就越是要保持这种吸气状态。呼吸肌肉群(即胸、腹、横隔膜呼吸肌的总称)是一个收缩与放松的循环过程。呼气肌肉群放松时,吸气肌肉群就收缩并吸入空气,吸完气息后吸气肌肉群随即放松,呼气肌肉群随即开始收缩并呼出气息。歌唱时,吸入的空气不能很快被呼出,这需要吸气肌肉群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要继续保持收缩状态。吸气肌肉群的这种收缩的保持,需要意识去控制。当我们在歌唱中保持吸气状态时,就是对呼吸肌肉群的有意识控制。控制气息的部位被称为“呼吸支点”。戏曲称之为“丹田气”。保持吸气状态歌唱的练习:首先做做无声练习,吸完气后,把舌尖轻轻触下门齿,发出“丝丝”声,一口气吐得时间越长越好,要求呼出的气息要均匀、平稳和慢,让“丝丝”声强度一样,不可忽强、忽弱,呼气越慢越长,就越能体会到呼与吸的对抗作用,和气息需要有意识控制的力量。传统声乐有一种利用吹蜡烛练气的方法。将一根点燃的蜡烛置于前面,吹蜡烛时,不许将蜡烛吹灭。要求慢慢把蜡烛火苗吹向一个方向,且火苗要平稳,摆动幅度不能大。练习后,如果自己的后腰和腹部有酸痛的感觉,说明你找到了呼气时对抗或者说是控制的正确感觉。结合一些歌曲练习,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水不说俺家乡好》、《洪湖水,浪打浪》、《映山红》。(2)歌唱中保持叹气状态歌唱中容易出现的气息不够用和憋气现象,除了与吸气状态保持不住有关,还有一点就是与气息不放松有关。歌唱中气息需要被控制,以保持气息通畅持久的使用。但如果气息被过份的控制,则会引起呼吸器官、呼吸肌肉群僵硬、不灵活。导致气息无法通畅,难以持久。怎样做到吸入的气息既能保持又不僵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放松和叹气。这里所说的放松是对过份僵持而言的。叹气是指用叹气的感觉,而不是把体内的气全部呼出去。叹气动作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动作,人人都会做,而且比较容易找到放松的感觉。在积极兴奋的气息保持中,不可忽略运用叹气的感觉来歌唱,这样,气息不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畅。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歌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脱离呼吸,否则就会气声脱节、难以保持住呼吸了。也就是说演唱中的叹气状态是和保持吸气状态同时存在的,那一方都不能缺。它们使气息的呼出既能保持但又不僵,既放松但又不是呼吸肌肉群的完全松懈。这种呼气方法也称作“揉气”。意思是指:吸入胸腔的气息,被腰、腹部的肌肉群犹如揉面似的慢而有韧性地向外“揉”出。保持叹气状态歌唱时,如果你感觉腰腹部膨张而不僵,胸部扩展而不憋,气息有控制的流出,这时,你的感觉就基本上对了。继续巩固这种感觉。结合一些歌曲练习,如《红梅赞》、《长城长》、《在希望的田野上》等6 Z0 ^7 @+ }5 a& o# v: A
; D w9 R. [9 U" F3 K0 @! E
声乐中气息运用的技巧$ s F7 \6 g% ~. R' y4 P9 \
) j8 h, d( h% g- v: w5 I
首先,把肺里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净;1 h5 y! r- x9 D+ e' G! ^
$ s; w e9 x1 x: B9 O 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
' A/ A# z" n+ N: Z, p
@$ N! k* g/ F! Q2 Q5 ^. K 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
% F6 P0 J& z. c, H
, H Q9 Q- W, E) Q9 y3 o0 j+ V 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3 ^# j# r0 _ _% R, s; I5 u
1 V5 r& d9 @3 s; Z6 Z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 A6 V' `: A N$ K* I( b6 A
+ F9 H( w, h- r, p
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 B7 w$ k. q. x+ L- b2 Q5 o% _4 H4 H1 { Z ~# o) w
声音忌讳大声喊叫。其实我们都要避免:1、大声喊叫;2、在具备充足睡眠后,每天用声不准超过两小时[总用声量],长期超量用声,必然导致声带病变[坏嗓子]! L1 d% T/ U; I2 V1 c% R% p
4 U* ]* \& n+ {. e6 X h 养成用丹田气说话的习惯。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说话,用小腹[脐下两寸的点]说话。多练仰卧起坐,加强丹田力量[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较弱]。口腔要打开[后上下牙距离],整个口腔形成:前紧[开、齐、合、撮]后松[打开后槽牙]之势。; A/ ?0 H+ H7 S9 m4 F
! R5 e6 M4 R* D- _# e4 A4 ] v
长期坚持科学训练。情、气、声的训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语言表达训练;气----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声----声音的弹性训练。
) o5 V) D E, a3 t$ p0 B4 J1 N, o8 w, c2 {: u
1)每位歌唱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即横隔膜的呼吸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6 Z# Q' R! F, D& u5 E. a
) B1 \$ P+ Z7 k( p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这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很多歌唱者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w$ W4 h( ~5 f1 W
# x( W$ A6 P" c/ f2 z% ^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p9 t. U9 m% q3 z O7 y& e
- S* H' J" Q# i( _; ^1 f% V# |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8 {% R0 |. H" W
3 E& o- l" |4 o+ _9 G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 x* H+ ?8 W, ]. B- H
6 F$ k" v* P2 R# b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3 f; b. i, j8 c
1 i. E3 f$ V4 `9 \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 ]/ P, E' p1 F/ r/ V
4 N& t" c2 \. `3 p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以上我们可以领悟到,在歌唱发声的过程中,呼吸、共鸣、吐字、表现缺一不行,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整体歌唱”的涵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