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38|回复: 1

[中国作家] 阎肃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19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高级

积分
26504
anxin 发表于 2016-2-13 12: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名:阎肃
1 F+ H; c" L$ r- [" P) a: A2 ^. Y+ `! N
  性别:男
. l" x$ e) ^1 r( n5 R& _) Z
$ k4 a' f' g& L) n9 p  终年:86岁
7 @* @* k# P8 C" U" D4 I* }/ [
0 ?* A+ V8 ^: \+ v  去世时间:2016年2月12日3时7分
3 g0 T8 r7 M! ~7 f: {7 z
) a" j" z5 y+ H- k5 f% F2 ]  去世原因:病逝7 S4 g: G  P: p$ ~4 Y* P$ m- H( s+ M7 ^
! P/ s% S- i: z$ @' }
  ■ 人物生平
" x4 ]3 ]6 e2 n0 q) g& k0 x; k2 d5 H5 W; t5 o
  阎肃,原名阎志扬,河北保定人,1930年5月出生,1953年6月入伍。历任西南军区文工团分队长、空军政治部歌剧团编导组组长、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等职,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荣誉主席。
& s$ k, h) u) l5 v
; o1 F5 N: B  s9 }) b6 X  60多年来,阎肃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还参与策划了《祖国颂》等100多场重大文艺活动。2015年9月,阎肃在完成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创演任务后突发脑梗,随后陷入深度昏迷。
3 b( b5 R! P5 F, T* j) c. C
$ |, `- a# Q* M) O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 X5 ^) d. x) E& G+ F: S7 H
' _9 F( z: b) r/ ]
  岁月留声不留人,当《敢问路在何方》在猴年春节经历了又一轮的传唱后,这首歌86岁的词作者——著名艺术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安然离世。
9 U( f; s  E, y! a5 T( t  g7 o1 W0 s$ ]7 I7 {1 R6 S
  昨日清晨,儿子阎宇将父亲去世的消息发到朋友圈,“很平静,没有任何痛苦,就像睡着了一样。”他向大家致歉,“按阎老的习惯,肯定不愿在春节打扰大家,真的很抱歉!”/ ]0 ~' _6 }* ~+ t6 Z" r

# Y" y: I  g6 W+ ^' D5 d  “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他给世人留下1000多部(首)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佳作。”中国空军官方微博将老人的离世评价为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
9 U0 ?3 \! \5 G3 ^+ H
" e5 @- v% d+ T/ r- R5 a  在儿子眼中,他是朋友、战友;在同事和朋友们的描述中,他是一个“老顽童”,可爱又风趣。5 T: \6 k4 |; m. H: }+ q3 T' E6 S1 u+ w
9 y; I$ Z1 i* J
  写经典
( @( |7 N6 o# N+ N. |9 X* A- [
' F  R1 i) D6 M  军旅豪迈也有深情浪漫
! C' T) m: f* T0 n' E, x1 M0 C) X. f5 d5 a7 Z6 s0 x0 ~- V7 p: Q, h
  阎宇说,父亲十分喜欢杜甫和李商隐的诗,喜欢杜甫是因为他有传统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思,而性格中的隐忍和浪漫,让他对李商隐的诗颇有共鸣。
3 M4 S3 t4 J* d% i+ R9 i+ g# E3 L+ P# V1 v2 k; c* o
  家国和浪漫,也正是阎肃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闪耀出的光芒。6 ^( k$ y. [7 J! X$ v

+ Y* q1 L# Z0 n2 p6 E, |8 o- u  1953年,时年23岁的阎肃入伍,并进入西南军区文工团(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前身),随后的数十年里,红色成了他作品的底色。
$ r5 |0 I% L9 T! \' _' [( h
/ U) S( C' Q! k: [  上世纪60年代初创作的歌剧《江姐》,不仅红遍大江南北,更在当时的年轻人群中形成潮流。1964年11月,被歌剧《江姐》感动的毛泽东在中南海单独接见了阎肃,并送给他一套《毛泽东选集》。
% A9 w  }' A) f9 w7 w; S/ Z/ l  g- u  y' E" F. d, p& r4 W" v3 @
  在红色经典和军旅豪迈之外,阎肃的深情和浪漫也烙入了86版《西游记》的11首插曲歌词中。
0 x: t9 R3 x' N9 L/ \! l
  a+ x+ w& n; S. u  x; @3 V  《敢问路在何方》自不用提,还有“是谁送你来到我身边”的《天竺少女》,“香茶一盏迎君到,星儿摇摇,云儿飘飘”的《何必西天万里遥》,“我柔情万种,他去志更坚,只怨今生无缘”的《相见难别亦难》……
" A. N3 B8 F( K; q8 S0 I
/ l: f# h* \1 M  这些歌的曲作者许镜清在阎肃病后写道,“先生知识渊博,妙笔生辉。他对《西游记》的故事了如指掌,无论提到什么情节,他都非常迅速地知道该写什么歌词。每首歌词都写得非常漂亮。”
( v, M* E  `- Q( s4 f+ f) c: B: q/ }5 S8 ^0 A9 o  F5 V0 X
  即便如此,老人没有请人为自己著书立传,他更相信历史的眼光。
+ b0 o  L  n& y" v, _: D) g* d" m$ J) C! V$ z: Y; e( d' L
  阎宇回忆,多年前,一位朋友想要一首父亲写的歌,但老人对这首歌印象已不是很深,草稿也找不到了。阎宇有些纳闷,你写的歌怎么能没留呢?没想到老人家一连串反问:我留它干嘛?如果能留下,那它自然会留下,留不住,我留着又有什么用呢?“床前明月光”是李白自己留下的吗?那是老百姓的嘴为他留下的。! p$ u- h9 Z* Z% J5 _; p
: O4 x. B3 b7 A3 Z  ?
  接地气
8 R+ x$ u1 M! v  }' \% B: D! v0 q
  M2 E9 O1 q0 W6 X' w8 ^  熟悉词牌不了解名牌( ~$ N  ]- {& W# r" t& r# y
' J- @" M- r' Z9 c; \& z
  虽被称为“一代艺术大师”,但阎肃在亲友的眼里没有丝毫大师的架子。
& w- Q1 p! Q6 X# |8 d  p4 v/ u7 M5 V1 b, |1 T$ f) b  @2 q
  谈起对父亲的印象,阎宇说,我们的感情很特殊,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相依为命的朋友。他曾写下这样一件令人潸然的父子往事:- ^8 o/ A3 z/ y! Y& Q
% @, I+ \; r- V, g
  “小时候,我有次把母亲惹到暴怒,老爸回来帮我说了两句好话,未想老妈的无名火调转方向和老爸吵了起来,直至将他连推带喊轰出门外,随后也将左顾右盼的我赶了出门。9 H5 ?) o1 j) x9 l& |: F4 q2 O3 y

. ?# i7 ?$ S0 z! N  W$ i% s  摸黑走到前院,发现老爸一人默默坐在台阶上,我也就挨着坐下,两个饿着肚子的男人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老爸突然笑了,我也忍不住跟着他笑了起来。笑累了就讲故事,到了很晚,也忘记了饿。后来有邻居找来说已经替我们求过情了,快回家。老爸突然一拍我说,你小子怎么这么晚还不回家,快走!”
# v  v& V  \5 L1 J/ C6 r% c
4 }" @+ S3 F1 z3 w" E  在阎宇的印象里,父亲对他也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一次,他为父亲整理出一部作品集,老人家过目后,修改了七八十处错误,也并没有责怪他的粗心和外行,而是笑着说,“你这是诚心感人,错误百出。”
8 D0 @( q, C# F. X* i+ V0 u" i7 \% h, @. e
  阎宇没想到的是父亲紧接着又好奇地问,“您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作品?既不是时间年代也不是军内地外,我实在看不懂阁下的高妙啊。”阎宇回答,我就是瞎排的,高不?老人家听后大笑道,“实在高!”
3 J6 J( }8 u: R7 S) D0 m+ ]" |$ e6 D2 r' O) U
  去年12月,在阎肃同志的艺术成就研讨会上,词作家屈塬回忆,阎肃是个很接地气的老头:吃火烧时用手小心接着掉下的芝麻粒、剩下的包子饺子打包下顿再吃……& g0 r4 O) q5 a" M; K# _' f
$ d, m. ]7 }3 X% N3 W1 Q
  “他熟悉所有的曲牌、词牌,却不了解奢华的品牌,没有见他穿过、用过一件名牌。脱下戎装,一身布衣,就是一个诙谐风趣的老大爷。”屈塬说。" ?9 ]; w, {& s: p( T
: n- i. r/ [6 t2 \- p4 Q, _) G
  作家余秋雨评价阎肃说,“人们也许认为,像他这样长期在军队工作的艺术家,思维的倾向一定更靠近宣教,但我看到的是,艺术良知使他坚守住了审美本位,如如不动。广大观众都看到了,不管他出现在什么电视节目中,总是温和如春,切实可行。”
7 Y1 ~9 G! @, j& {( C8 r' p1 o0 s6 p/ x. y% X
  余秋雨还曾写道,有好几次,阎肃听到那些在文化领域偶得高位的官员颐指气使地讲话,总会悄悄捅我一下,然后轻声在耳边说:“满口假大空,什么也不懂。”他对这位官员的批评,好像不是出于前辈对于晚辈的不满,而是出于平民思维对于官僚话语的抱怨。
' b) s. L) D6 A/ V6 T" C( J
( d& [; o% b# s  老顽童
( w1 j+ @; y# T) D) p
5 `7 R+ _% E! _  喜欢赶时髦的“80后”( X! H9 Z4 z9 d. L3 |: B7 m5 A
- F+ m5 X$ W  c" r* u
  生病住院前,这位86岁的老人从没让人觉得他“老”过,常笑称年过八旬的自己是“80后”。生活中的他,听周杰伦,懂Rap(说唱),还很喜欢李宇春,自称是“老玉米”。
+ Y! W2 j" j  H4 |  ^# k8 }2 S
6 Z" A! x2 Z- G7 r" ]. b1 w  “别看他叫阎肃,却不是一个严肃的人。”阎肃的老同事、老朋友们说起他,谈及最多的,就是“爱开玩笑”、“童心未泯”。
1 U4 O. ]0 }1 h) D& h1 u5 ]- _5 @) {9 C& W3 ^! r* m! }. }
  在西南文工团时,阎肃总爱开玩笑、讲故事,有人就给他提了意见,说他太不严肃了。他就干脆把名字从阎志扬改成了阎肃。在他看来,一个人心态要好,遇到事情不跟别人较劲,也不跟自己较劲,这样一切烦恼都是浮云。
& ?7 ^# {9 a0 p2 _0 b1 x6 S# ?* f# k! r/ ~8 S$ ?' {. c
  空政文工团的同事舒楠称呼他为“神奇的老顽童”。2008年,曾有一部电视剧的导演请舒楠作曲、阎肃写词写一首主题曲,要求“既要流行又要有地方特色。”阎肃出了个主意:“为什么不把它写成周杰伦式的说唱?”这句话出自年近八旬的阎肃之口,舒楠感到“实在是太超前了”。他按照阎肃的意见,在整个音乐中加了16个小节的Rap,效果非常好。( ]0 f* F) U3 M

) Y- ~6 ^2 I9 o1 U8 }8 M  ~2 A  2015年1月,阎肃作为演讲者出现在央视《开讲啦》的舞台上,在讲述完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悟后,主持人撒贝宁[微博]冲着台下观众说:“大家发现没有,阎肃老先生整个开讲‘萌翻了’!”& E) m$ \  ^7 [: e3 |
2 {  y5 Q: h2 W4 ?  D4 r
5 c* _- ]' \& @7 a
  身穿黑色唐装大褂的阎肃手插在袖子里,眯眼微笑,用他高昂有底气的声音说:“我就怕你们吐槽啊,来点赞就好了。”
0 l9 C  E# C5 Y# L1 P4 ~3 u  Q5 K1 i3 `$ q+ T- T- U( u6 X
  现场一位“90后”提问,“你对我们喜欢的《小苹果》怎么看啊?”阎肃立马哼唱起来,回答也逗乐了全场,“说老实话,我最近很困惑,我们部门领导让我写个主流的歌让大家传唱,我说‘火不了,《忐忑》过去了,《江南style》过去了,现在就是《小苹果》,我再写个大香蕉也不行啊’。”
2 L! w) Y1 y& S5 w8 b( G6 H9 E! O1 D! Z- z. S. F- I
  “他没有为我和姐姐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修桥铺路’,但让我们傻乐了几十年,我们很知足。”阎肃突发脑梗陷入深度昏迷期间,阎宇和姐姐聊起父亲的一生时说。) B# _8 Q& ~% Z/ v# M- A

7 ]; d8 [. W8 H& J; S3 u- R: X5 ^  寄语
7 R: z# y2 Q, ?
9 f' l2 o. p* X# g2 N: \  你不像其他父亲一样为孩子的人生“铺路”,但你让我们傻乐了好几十年,有你这样一个父亲,我们很快乐。一直很遗憾没来得及在你昏迷前告诉你,虽然你肯定知道:我们都很感激你,都非常爱你。——阎肃的儿女
4 h/ C$ X' ~: O, `( R) U
8 D9 L3 V7 \+ K' m/ b" T, ~
IMG_20150430_100612.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3 14:06 , Processed in 0.184994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