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原创歌词 于 2013-2-6 12:46 编辑
[$ R: M1 C$ m' T; S3 R& X8 B8 |2 I% E/ a
流行歌曲越来越多,优秀作品却并不见长。前天,何秀萍、郭启华、周耀辉三位香港优秀词作者汇聚上海,与歌迷现场交流创作感受,对现在的词曲创作的每况愈下深感无奈。
+ B b" R$ n7 `7 a1 w5 g) {/ L6 _, ~$ Z @) R% q
听歌只为卡拉OK
) V$ A) e" D) i- P; A0 ]% j+ ^2 P9 f. F2 ~; ?; N; C
“在香港,很多人是没有阅读习惯的,往往只愿意花个一二秒钟在网上浏览一下摘要,甚至于现在的香港年轻人连说话都懒得说全,更不要说用心地去欣赏文字了。”何秀萍举例说,前不久有一次她在路上被一个年轻人撞了一下,这个年轻人对她说“SO——”,她开始没听懂,后来才明白,他连后面的“RRY”也懒得说了。“我想自己有这个使命,通过歌词创作,让大家意识到中文要学得好一点”。
, @& k! X; l) U3 G+ e# r1 d; C1 j$ Q( Z
但她发现,在香港,大部分听歌的人注意歌词,目的只是想在卡拉OK时能够唱出来,并不会去研究歌词写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字,这是非常可惜的状况。$ f; P5 H& q2 Y- H* _' u2 K
. H% m, U4 r7 N! B
运作模式影响质量2 W0 i2 J8 E, z. r( M1 {
. B/ |" [0 I& A) h
郭启华则表示,相比香港,台湾的词作或许在七八年前还有很不错的作品,但这几年已经没有什么出挑的了,歌词已大大退步。“台湾的唱片公司有一个特别的部门叫做企划部,他们的运作模式是这样的,譬如要为舞曲风格的歌手的新专辑找歌,他们会同时向多个词作家发出邀请,对每个作词人说:‘我们就是要那种跳舞感觉的’。”郭启华说,一首歌采取多人PK的方式,结果就是一下子会同时有七八首作品放在你面前,但其实达到要求的作品很少。“有一阵子,我作为郑秀文经纪人到台湾收歌时,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数量很多,却挑不出一首可以达到林夕、黄伟文这样水准的作品。”+ r+ W) |7 ?7 x2 h+ P7 f' f$ q
+ Q+ n+ M5 Z* `7 F' P" ]6 Z
制作成本压到最低
6 x1 `2 i- W* g, W7 F6 a4 c9 D3 l: C/ n# ]) Q3 N& s
唱片市场的不景气也影响到了创作人的生存状况。周耀辉说,作为写词的人,现在他可能要做一些代言,才可能活下来,“昨天,我们在吃大闸蟹的时候还开玩笑说,现在一首词的版税,还吃不到一只正宗的大闸蟹。”" b) I7 B0 V X$ B9 }
4 W& O0 X: H% z: j- g/ a
郭启华说,现在唱片业很难收回投资,从而不得不把成本压到最低。以前一般付给写词人的费用,包括唱片发行前先付的一部分版税,等唱片发行后超过一定数量,还有分红。但现在,除为陈奕迅等几位每年发得最好的一两张唱片写词的人或许还能获得一点点“分红”外,其他词人压根别想有分红。就连最基本的预付的一部分版税,唱片公司都是能不付就不付。5 J/ [0 \. t+ u( w$ j5 G
. V2 y! | @' {0 v8 D [5 c
他接着周耀辉的话举例说,“去年香港有个新人歌手,唱片卖到大概一两千张,这个数字已经非常非常厉害了,但我算了一下,按照这个发行数字,为他创作歌词的人,每卖出一张,大概只能获得一角钱的费用。真的,连吃一只正宗大闸蟹的钱都不够。”(记者夏琦)
# f5 r+ ~2 m5 T- Q$ l* Q.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