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音高和谱号:
( f6 V0 u* a" s5 G! R+ c
, S4 M+ s2 J: o! w2 |5 k) W8 q8 H/ ?
0 U6 @' K. T7 }. n- m) h i
& Q. d6 S! i+ j( f0 n$ E 上图为高音谱号(Treble clef),一般用于高音区乐器(小提琴、长笛等)及人声(女高音声部)
! i2 S3 R5 P Q$ y7 e# K9 u+ K! S
上图为中音谱号(Alto clef),一般用于中音区乐器(中提琴等)及人声(女低音或男高音声部)
" G4 J% @- V1 |6 X6 \, w% d
1 j; x$ M9 Z8 a# }4 Q4 ^( b: A( y$ s 上图为次中音谱号(Tenor clef),一般用于次中音区乐器(大提琴、大管等)及人声(男低音声部)
: X8 N. [$ f) ?' s h( Q6 e
+ `$ `. G/ U5 { X- W% G, j 上图为低音谱号(Bass clef),一般用于低音区乐器(低音提琴、大号等)
; U- {( j8 E4 Q% T- y) {" E
: R0 {% A+ v L# b$ ^ 五线谱与简谱对应如下:
" |" z0 y; M9 _6 n/ Z& w! y s" _# F0 P6 M
$ e/ K, `/ A! R8 f/ [2 B$ a9 O/ Q
2.中央C是哪个C+ A; m' H- Y7 L" z* h
! N; X" t: r) I8 G
就得先讲这音级、音名和唱名的概念……
7 L& B8 u0 e, \+ q5 a- S9 l( l! n& }6 M+ X" }/ H. w
首先——. p% G2 g4 |: Z5 ^* v. d1 V1 y
; t$ }" d7 ]! H" w O/ Q0 } 基本音级: 在乐音体系中,具有独立名称的7个音级叫做基本音级。这7个音级表现在钢琴上就是白色琴键所发出的声音。 基本音级的名称有音名和唱名两种标记方法,每个音级的音名是用字母来标记的。唱名则利用读音来表示。( |* j1 _5 z$ A4 a3 l
! K' k1 ?& O* ?9 G0 x4 `) \
以C大调为例:C大调基本音级的音名从低到高分别标记为:C、D、E、F、G、A、B与其对应的唱名则是do、re、mi、fa、sol、la、si 七个读音。在乐音体系中7个基本音级的标记(音名和唱名)是循环使用的。即C、D、E、F、G、A、B之后又回到c、d、e、f、g、a、b或do、re、mi、fa、sol、la、si之后还是do、re、mi、fa、sol、la、si……如此循环往复。
% Y' R" x- K6 _- \, b( S0 Q/ F8 x/ Q4 q/ u. r
但是,每一个循环中的音级是音高不同的,也就是说,虽然音名(或唱名)相同但音高是不一样的。在标记音名时时采用大写、小写,或者是在大写字母后加入下标、小写字母后加入上标的方法加以区别。其中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的关系叫做一个“八度”。
8 k. v2 J p: Z0 W* Q6 F2 K% H
: T2 n! C% u5 v1 L5 C' R: V 由于音名(唱名)的重复使用,为了区分不同音高而音名(唱名)相同的音,我们将这些音,按每7个基本音一组的方式分了组(如上图)。其中小字1组的c1就是传说中的中央C!
2 d( I+ `% c- F7 f* r4 Y8 J3 ?2 `8 y/ K$ M- J
而从五线谱上看,就是那个衔接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共用的C就是中央C。
/ I- _1 h3 |% T1 v6 ~% c
, c$ [8 Y- A1 l. E" H+ Z 再次——
) o# O$ I5 `0 e- g( _9 G
& E6 ^ ?7 R) M) f! W& u" }4 Z 钢琴的中央C讲完了(正对中间钥匙孔的那个C),来提一下吉他的中央C吧。+ c+ u& Z9 I1 y3 {
; F, @* {7 o; e7 ~7 D, D1 L 吉他乐谱用高音谱表记谱,由于吉他采取的是高八度的记谱方式,所以吉他演奏时的实际音高,要比乐谱上记的音符低一个八度。这样,虽然你从五线谱上看到的下加一线的那个C应该弹的是5弦3品的那个C,但实际上真正和钢琴的中央C同样音高的是你2弦1品上的那个C!* _$ V! o( \* s% Y
4 v! X. C2 m- {2 E( C7 R3 p2 c. } 3.变音记号- j; z. |3 D, X& \3 |
G- R7 U' n' k 其实要讲升降号和还原号我想也就一句话,可是这记号却与全音、半音的概念有关,只好再赘叙一下先。如果有想听十二平均率的知识的,容我多查一些资料再告诉你……; Y+ W; f7 F+ H: _( n3 H2 {
' F& M6 p5 Z; |- a& ~* U3 @# Z 前面讲了,每7个基本音分一组,而相邻两组同音名的两个音相差一个八度。为什么相差一个八度的两个音听起来声音最和谐,这是因为它们彼此的声音振动频率刚好是倍数关系,也就是说,声音高一个八度,则频率快一倍。将这一个“八度”平均分成12等份,每相邻的两份发出的声音就相差“半音”,俩半音相加就是一个“全音”了。吉他则是很完美的将这十二平均率的理论具象化了的乐器——相邻两品的音相差半音,差12品就差一个八度。3 `( w2 i! A, n0 g
% \8 H+ T |8 B
这一个八度里有12个半音,但只有7个基本音,咋整的呢?就是因为这7个音的关系有全有半,而当遇到全音关系却需要半音的时候,或是遇到半音关系却需要全音的时候,该怎么办呢?这就用到了变音记号(可算转入正题了)。
2 ^: ?+ k. T+ e* |
% i; V: |! r# e7 |, X8 i* X8 M 升号(Sharp):升高半音 N* D7 c1 G% N$ G$ x) t7 k [
# [# z- J, G; h2 h9 z# b0 r9 W# F: Y 降号(Flat):降低半音
; z0 h" {$ E2 u v# _% ~1 [+ L& \0 Z* ]% O) @; ~& V
重升号(Double sharp):升高一个全音3 @& h# q3 r# d' O7 }: C3 K7 ~
- m. g3 I5 y1 o. Z/ H$ n3 D9 d 重降号(Double flat):降低一个全音: {$ \9 Z2 N4 z! a& y, [' n5 ?" g, O
7 b0 T$ K" R5 k, P' u" K
还原号(Natural):将原来被升降号改变了的音,还原成原来的本音。
5 v: f, M: \9 z# D4 I; _, _ \# ^: G! E# [! ?7 x B+ V
这些记号如果是写在音符的符头前同一水平高度的位置上,它就是临时记号,只管辖它自己所在的那一小节同高度的音符们。而如 果它是写在每行谱号的后面,那么它就该被称为调号了,管辖通篇的乐曲,而且不仅是同水平高度的音符,还包括与那同高度音符同音名的音符们,直到标明有变更为止。. d$ Z3 P7 R7 K' Q0 m) G
* r* K; b9 J! k3 h8 E* {. i) p
就先讲到这里顺便提一下那天有人问的:* r# U) p. A+ v1 \: S$ Z5 {# q
. [- r+ g! W' a5 ~3 b" a% j 高音谱也叫G谱
: W+ b$ w: m2 R5 }" D
9 c& y7 }' {6 C 低音谱也叫F谱+ P; N; L% x5 X ?7 d
{ G s& m0 b; L- X% a4 D" O L9 p' e 中音和次中音谱也叫C谱8 F2 n) W8 s# x5 p
0 K- v9 K- U# 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