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C' `" s! i2 ~( y" A十大发烧唱片榜颁奖典礼在广州星海音乐厅举行。除了揭晓年度“十大发烧唱片”,组委会此次也对巫漪丽、李海鹰等四位音乐人颁发了“录音艺术与唱片工业特别贡献奖”等4个特别奖。颁奖礼过后,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本次颁奖礼评委会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刘长安、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高保真唱片委员会主任程国平以及资深发烧友周先生,让他们对当前的发烧唱片行情作出解析。0 h, r+ U" f: q# @( ~
2 w7 N0 I. M$ k5 i【评奖标准】( H' j1 q& k. z
4 a) `# F5 T. Q7 U% O* T$ y" R* `唱得好不是唯一标准; n3 T/ z$ ]. g% `
1 n# }0 W5 L( Y/ v
刘长安表示,作为流行音乐和发烧唱片重镇,起源广州的“十大发烧唱片颁奖礼”已经连续举办到第九届,成为音乐和音响界每年一度的盛事。李云迪、余隆、腾格尔等不少发烧界大腕都曾参加过该颁奖礼。今年进入最终决选的就有来自环球唱片、索尼唱片、中国唱片等20多家知名唱片公司的200多件作品。
. i/ ]& F( Y& t! [$ @! K! A5 R% g2 I) }+ V' S; \
发烧唱片的评选标准与其他颁奖礼有所区别,刘长安表示:“它不像金钟奖,并不是说你唱得好就能得奖。十大发烧唱片颁奖礼是以音乐艺术表现、创新音乐元素、录音制作水平等为基础,综合音乐作品创作、演唱演奏水平、录音艺术品位、唱片销量等各种因素评选出来的奖项。”6 _7 s, a e5 ^8 q8 W! N( J
! G8 P1 k/ r& Y( w: N1 ]【分辨真伪】' |" U* I* K) N0 I- K. |
6 B( X) x4 s" R& d, p2 D! o( ]发烧友们要睁大眼睛
% r- u5 `* o A' a+ g3 ?+ Y, g# O; O/ p) e9 f: ?( X0 g$ f( U
唱片业大环境低迷,但发烧唱片这些年丝毫没有萎缩的势头,在一年一度的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上,发烧唱片就占据了半壁江山。对于何为真正的发烧唱片,周先生告诉记者:“发烧唱片的评定并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但一般概念上的发烧唱片就是指那些追求音响效果,注重收音、录音环境和录音器材,通过高端音响播放的作品。但后来发烧唱片的概念有所延伸,从刘芳的《声声醉》系列唱片推出后,很多时候我们把那些将流行音乐重编、突出人声的高质量作品,也称为发烧唱片。”周先生强调,与一般唱片强调“音乐性”不同,发烧唱片注重“音乐性”和“音响性”的结合。; e. z6 M! M4 P6 m: N/ n( [- I
6 t! n7 H1 e- r0 L9 {与几元钱就能在网上买到的高品质MP3以及几十元一张的普通CD相比,动辄上百元甚至几百元的发烧碟对于普通乐迷而言堪称天价。周先生提醒说,不少浑水摸鱼的“伪发烧唱片”近些年时有涌现:“有些唱片公司以劣质的翻唱作品,充当发烧唱片在市场上发行。而明眼的资深发烧友,一眼就能辨别。”2 r, x( @2 P$ }) H
4 \+ m- P2 W/ H5 `5 _( F1 o* x6 [4 l【市场行情】* O0 g# F" L$ S3 u3 h
( w# B3 T9 o4 h- o* U
发烧碟四成广东造
3 m1 q& F# g& j4 k. C% a
) l' b* u% K# v; `8 G1 S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高保真唱片委员会主任程国平告诉记者:“早前有人说‘唱片已死’,其实唱片工业一直都没有死,死的都是那些内容不好的唱片。我们高保真唱片委员会的任务,就是引导高品质唱片的发展。广东在20年前就开始坚持做高品质的唱片,唱片工业基本没有停滞过。”
0 \3 |' j" |. ^; ~( ]$ X
; f) E: s7 r0 a5 S6 i" s1 S! k Z; K三年前,广东音像城有五六成的人跟着程国平一起转型,由做VCD转型做CD。由于录音质量得到保证,唱片销量不跌反涨。程国平介绍,当时一张《民歌红》的销量就突破几十万张,谭晶、宋祖英等人的发烧碟也是张张畅销。他说,虽然近年来音像城的唱片店店面减少,但销量却一直呈稳定的上升趋势:“音像城每个月都有二三十个品种销售到市场上。原来是五大公司,现在已经发展到六七十家公司。由于广东毗邻港澳,物流发达,又有着充足的原材料,每年有近四成的发烧碟在广东制造,七八成在广东发行,也销往所有华人地区。” D+ e0 }/ _' h
* w( Q4 ~- x- s* b发烧入门9 K/ [% q3 s" t& u; M; e
2 c( r# b3 a# v% E( t$ o N
* ? E! f/ v5 D; n. e5 B只需五六万元设备
. x2 h4 C" I: [1 G; a
6 W* o1 J* w) ^# M9 t在广州国际音响唱片展上,还有一个展出的重头戏——音响设备展售。相对几百元的发烧碟而言,动辄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元的音响设备,更是让人咋舌。对于配齐一套像样的发烧音响门槛究竟有多高,周先生解析:“现在确实有不少‘土豪’在追求极致的音响发烧设备,动辄几百万元的音响、几万元一条的音响线,重本打造音响室……这对于财力并不是很强的发烧友来说不太现实。一般而言,入门级的发烧设备,五六万元就足够了。不过最好要有懂行的发烧友带路,免走冤枉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