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年有不少媒体都在发起对“中国好声音”或“中国最强音”的寻找,表达了对“青年人才”和“精品新作”的渴求,而这一需求也延伸到各个领域。早在2010年,中国就已开始了一场特殊的“寻音”之旅,即寻找属于中国自己的严肃音乐作品,真诚打造了“青年作曲家计划”这一平台,鼓励音乐创作、挖掘人才新秀。如今,第三期“计划”将再次面向社会敞开大门。; o$ J1 |* Q! A
3 q. J* }3 ~3 | 寻梦:给年轻人一个“听到自己”的机会' h# @' }; w) o6 S8 B
4 Q- |/ W0 U$ x
著名作曲家陈其钢表示:“任何一门技艺都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炉火纯青,管弦乐作曲家的成长除了不断地学习和写作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听到自己作品的演奏,从而建立正确的听觉经验。没有这个‘听到自己’过程,再大的天才也写不出好作品。”他还强调,这个计划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音乐比赛,而是一个音乐创作的推动系统,一项旨在支持和发展艺术事业的特别计划。如果把这个系统与全世界的音乐节和音乐委托机制相结合,相信在将来,会有实现繁荣中国音乐甚至影响世界音乐创作潮流的可能。$ x8 _6 `( K" t/ I" v, K: a
5 f9 s: G% m' r/ G6 M, y 在首期计划中获得首奖的杜薇也深有体会,她说:“年轻作曲人能得到乐团和指挥重视的机会是很少的,而一场交响乐作品演下来的费用则是惊人的,这对于年轻作曲者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所以要特别感谢大剧院为这些致力于作曲事业的年轻人解决了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创作。”9 w# a, x0 j7 _' E/ \% S1 b
. |2 q# A8 V! T. C7 G4 p 荷兰新乐团总监、著名作曲家约埃尔-邦斯说:“这样的计划对我来说很有趣,因为在荷兰我们也有这种类似于‘工作坊’的与作曲家长期沟通的机制。交流和互动对一个青年作曲家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因为他们有平台和成熟的交响乐团共同演出,我们收到的参选乐谱有很多变化,可能一开始是这个样子,而之后又变成了另外的样子,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作曲家学习的过程。作曲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妙的东西,它是声音和时间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乐器之间的默契,你会把想法想方设法在纸上呈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 k* X# o2 U/ o# |( g2 J
7 S; L- S; W6 [- T! |$ [. L6 ?7 o9 q 追梦:第三期计划再度起航! o$ U3 T$ ]4 Y4 {
7 B5 z/ @! O: O& L& S: K8 v. q
自2010年底到2013年底,“青作计划”经过三年两期的探索,已受到越来越多业界的关注和青年作曲家的参与。首期计划就经过国内外7位专业评委对75部作品历时半年的评审和筛选,最终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3位年轻作曲家脱颖而出。第二期计划从周期到规模都有所扩大,不仅参赛选手的范围由中国本土作曲人延展到了符合年龄要求的全球华人,而获得展演机会的作品亦从首期的8部增至12部。
( K" G- R" Z' r/ C& i, d' y
9 ]' U" U6 j/ t( V& X# @/ l 经过3年的摸索与经验积累,第3期青年作曲家计划将再次扬帆起航,在评选规则方面,第3期将扩展新的评审形式,增设“观众喜爱作品奖”。此奖项将由观众与乐手在终评音乐会现场共同评出。
; ^, M0 Q, z3 x$ d( R4 g+ y: i6 J( L/ D3 A( m, }1 H; \' @
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克里斯蒂安-雅尔维笔表示:这里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并不是一种竞争的关系,而是更多的是对青年人的一种鼓励。我在德国莱比锡交响乐团很荣幸能够参与到这个计划当中来,让欧洲的艺术家和交响乐团能够参与到计划中来对欧洲的艺术家会有很多启示和借鉴之处。3 ?0 N! E; c# ^3 O
8 @' g4 G# t, H, y 圆梦:“青作计划”产生“连锁效应”
; c" @$ v% z( G9 M+ \( M" k% Z* }3 w, D4 z0 F6 ?5 e0 {) `( h6 k
值得一提的是,前两期计划所产生的“后续效应”也相继浮出水面。通过计划崭露头角的青年作曲家们已获得了越来越多国际专业音乐机构的关注,譬如美国费城交响与德国莱比锡广播交响乐团就分别在迪图瓦和克里斯蒂安-雅尔维的执棒下,演奏了首期计划获奖者杜薇的《袅晴丝-惊梦》,第二期计划首奖得主肖瀛的《天边一朵云》也将在今年5月赴英国格拉摩根峡谷现代音乐节演出,而在4月份的国家大剧院第四届中国交响乐之春中,贵阳交响乐团还将演奏叶彦辰的《碧塔海之晨》。
- b3 V8 F5 w. k/ Y" W
0 b" K5 S! s$ F6 M 此外,各机构也都将在今年陆续对获奖作曲家进行新的委约创作。比如国家大剧院、英国格拉摩根峡谷现代音乐节、法国国家广播电台等,著名作曲家保罗-梅耶就将对肖瀛进行作品委约;法国国家广播电台将参照此前陈其钢的《五行》来委约青作计划获奖者创作一部新作;杜薇与肖瀛分别将接受格拉摩根现代音乐节的委约,新作品将于2015年5月在英国首演。值得一提的是,杜薇在获得首期优胜后,还得到了国际委约的歌剧创作的机会,其作品名称为《为时已晚》。. q4 J! Z; @! k; g4 x6 o" V
& _ q S8 a8 N- L: i
正像积累自己的经典驻院剧目一样,“青作计划”将逐渐积累一批有水准、有分量、有价值的全新音乐作品。
7 h$ g* y% J B$ a0 Y
! P7 O. r9 T5 y) m9 @4 l 首席评审专家陈其钢说:“这是向青年人敞开怀抱的一个平台和渠道,重要的是过程和后期持续的创作状态。他们的作品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是很正常的。希望大家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支持他们,爱护他们,理解他们,当然也要严厉地批评他们。因为,他们是中国音乐的未来。”
( l' q- Z4 M2 R3 C1 e- r. P
7 b/ V8 p( m+ Z, N' z' p; {6 x
4 X) V1 u. P) l* x0 H; i) e
3 ]3 |" ]+ W0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