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再续“非遗”文化前缘
9 f* f/ P, \- a: s5 V; j, ]# m$ Y1 f9 l
完成《女书》的创作后,谭盾又把目光从湘南转移到大西北。那是他新一轮东西合璧的又一个爆发点---那个地方叫敦煌石窟。
$ t% U2 S9 i4 h0 R/ O+ B, [) }. G$ \; P, i! q, L
面对这些民族传承和“非遗”文化,谭盾总有种“与时间赛跑的感觉”,很怕晚点又错失了几分传承,“女书”如此,“敦煌”亦然。* C% S- G7 B4 n e; {' n
8 ~. e1 m5 t4 l* o" ~/ @" J6 e2 [0 |* A “去了江永无数次,每次离开时我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总担心下次再去时,那些年龄大的‘女书’传承人或许已离去。”“女书村”的经历,让谭盾更加觉得时间的可贵和工作的紧迫。) J1 s( j/ R; u7 I, Q
4 B4 f2 _/ F" t% V, ]' e: d9 g
“在中国,需要抢救的伟大文化太多了。比如敦煌就是如此。”正是基于这种使命感,谭盾计划依据敦煌石窟艺术创作一部与交响乐相关的作品---《菩萨》。
3 q8 b: G. Y& l/ s, e
$ D6 a- D1 ?- ? 谭盾说,敦煌石窟里珍藏的不只是壁画,更是中国人民的信仰。在珍藏信仰的艺术里,你可以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那是一种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 _- C* W1 E' {8 W' L7 `) J5 J/ z6 D7 t) L, n
从《秦始皇》、《牡丹亭》到《地图》,再到今日的《女书》,谭盾每一部作品的构思,无不体现出文化的影子。- c$ q: g$ q" Z3 n* k$ @5 ^
2 J4 s, t0 B' q0 l: I5 Q
他说,每一个民族和文化后面都有一条母亲河,“女书”是这条河中的一滴水、一束浪花,“女书”的消失对他而言就是一条将要干涸的河流。“传承女书文化,我希望不只是保存收集来的书法、歌唱、古老的乐谱和绣花等资料,更希望建造女书博物馆、女书学校或是在中国与世界更多的大学里建立女性研究所,研究这种世界特有的女性文化。”他还呼吁把失去的母亲文化、姊妹文化找回来,从而找到那些未来探索必不可少的隐形阶梯。2 U! q! Z# D. A5 w A! x. h! l
. B! {* A% c* `2 K
“保留中国正在消失的方方面面,从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站起来,去探索最前卫的东西,是我的使命和抱负,希望一直可以做下去。”- R# C1 N6 i" |. h9 L }8 W U4 Z
, }- Q; `7 j1 x6 _, [" D 谭盾,这个艺术殿堂耀眼的音乐之星,正在借助他的音符和创想、勤奋与追求,记录着一个个时代遗留下来或将丢失的宝贵财富。
, ?( X* z m: v8 ~6 v6 t/ X8 U0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