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697|回复: 0

[音乐资料] 奚琴

[复制链接]

386

积分

4

听众

191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386
OridoErdo 发表于 2015-1-28 0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奚琴,朝鲜族拉弦乐器。又称胡琴、嵇琴、奚胡、乡胡等,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盛行。
3 R4 J9 Z/ _" E# M$ {
8 J8 r2 }0 \5 G9 H  i    奚琴的型制古朴,其历史最早始见于唐代。宋代音乐理论家陈旸于公元1099年所著《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形制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 ^7 l$ O+ q+ l  ?

' h! v" C  k& D% H$ ?8 ^    居住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奚族,在南北朝时称库莫奚,唐末之时,一部分奚人西徙至今河北省怀来县,别称西奚,五代十国时,东、西奚渐与契丹人相融合。据陈旸所考,奚琴当为唐代末年我国北方西奚所用的一种乐器。它是在古代弹弦乐器弦鼗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奚琴在唐宋时期,既是拉弦乐器,又是弹拨乐器,两种演奏方法兼而有之。与陈旸同一时代的北宋文人欧阳修,在他的《试院闻奚琴作》一诗中写道:“奚琴本出胡人乐,奚奴弹之双泪落”。《乐书》中所绘的奚琴原始图样,其型制规格已无法考证,但其基本型制特征不仅在我国东北各省流传至今,在朝鲜及韩国也有使用。它不设千斤,演奏时常以改变琴弦张力变化音高的演奏方法,形成了颇为独到的演奏风格。. @4 v9 V2 z" y2 t

# n; l$ S1 R& {    改良奚琴2 H3 E) B# l$ F% F9 a

0 ?' `2 I# M# Y1 ~+ t/ y+ A    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族音乐家及汉族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将传统意义上的奚琴按照现代人的演奏习惯进行了改良,并应用于专业音乐艺术团体。改良奚琴,全长65cm。琴筒竹制、木制,筒长13cm,琴筒前口蒙桐木板,筒径9.5cm,琴杆用乌木 、红木、紫檀木制作,琴头成弯月形超前弯曲,琴杆上部横置两个葫芦形硬木琴轴(琴轴方向与二胡相反)。亦有轴头为金属螺旋可调音高的机器轴奚琴。1 Q0 f) Q% \  t8 O

7 R" s1 l+ E+ G% B
20070222181216243.jpg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11 11:37 , Processed in 0.123286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