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第一季《我是歌手》开始,有这么一个现象:观众学历越高,收入越高,越喜欢看《我是歌手》,从1月2号晚21:55播出《我是歌手》第三季第一期节目的观众构成和分钟收视份额曲线也不难看出,《我是歌手》依旧受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的追捧,也成为回流电视的主力军。
. N9 \7 @ S m# h" t! J$ g$ i+ R- m8 q0 ]7 F' U( k' H7 S/ F5 @
《我是歌手》第三季首播即赢得收视和口碑的双丰收,获得双网同时段排名第一,全国网收视率1.7%,份额10.17%,较第一季的第一期份额提升67.5%,创3季以来首播份额最高的佳绩。
1 W$ L' l5 v4 d, m1 a: i, A. O
结合观众构成和分众收视份额曲线不难看出,在广谱人群收视稳定的基础上,33岁以下、高中学历以上的城市青年观众成为《歌手3》的主力收视人群,也是节目收视成绩爆发的主力推手。因为良好的品牌效应和口碑,本季《歌手》未播先热,首播之前关于7位歌手的争议不断,例如对韩红的“高高在上”、对孙楠的“脾气大”等,但媒体和网民却一致认同,本季首发歌手实力“史上最强”。节目通过对参赛歌手资源的全面升级,已经将原先老歌手“咸鱼翻身”的模式全新升级为国内音乐界最顶级的视听盛宴。即便歌手阵容早早曝光,大量观众仍然对其有超强期待,到达率也再次创下新高,全国网较首季提升近38%,城市网较首季提升近57%。同时,从节目稳定攀升的收视份额曲线来看,7位歌手超强实力的竞技发挥,是首期节目能够份额破10,取得惊艳表现的核心原因。2 ^8 g4 W/ u5 T! s! e, G1 c
: k9 ? {- m$ m& |
6 l' W1 l2 X& f胡彦斌! f4 t+ L- a* _9 z7 h) M4 [9 h" B
^ m G2 L. rA-LIN* f/ @ b2 a2 x) w3 Y. E6 b
, {# J) P! n1 [1 C u. L/ k% v
古巨基! l! N, G0 D, x: ?0 m
- u2 _ W6 z- p# H! X
5 B3 H$ b2 h6 U+ |4 v6 d f/ E
张靓颖6 Z8 n) X( w6 I' x3 X( o
自第一季播出以来,《歌手》制作团队在技术和制作层面全面升级:修建现代感的音乐Loft、设置经纪人淘汰环节、装备移动顶层灯架、起用“艾美拉”摄像机,以电影大片的品质来打造节目。节目的品质越高,对于高学历的观众当然更具吸引力。
; u6 L0 B/ i2 k0 K2 g% T" z( X; V9 i/ i* K# g. [
从首期播出效果来看,歌手休息区升级Loft带来了节目理念和品质的全新改变。以往隔离的房间和狭窄的走廊竞技性较为明显,而升级Loft后则更有大家庭的感觉,虽然每位歌手在比拼,但大家都是一家人,氛围明显不同,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其余细节创新例如舞美灯光、歌手针对性采访、经纪人抢签约等微创新均为节目带来了更高的观众忠实度,其中全国网高中和大学学历以上观众忠实度达到40%以上,城市网更高达44%。
( U: j( V( x$ Z% W/ D: r' g) c" B! t+ |; v ^. l) l) B5 M! V
新媒体时代的年轻受众,多数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的需求已经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上升为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而新一季的《我是歌手》从品质上精益求精,从内容上不断创新,从赛制上不断升级,必然会吸引高学历的观众持续的热力追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