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时间都去哪儿了?年终岁尾,又到了盘点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语言文化生活的时候。有一种默契叫“你懂的”,有一种诘问叫“什么仇什么怨”,有一种自信叫“有钱,任性”,有一种吐槽叫“我也是醉了”,有一种忠告叫“且行且珍惜”……梳理2014年“惊句”,串联起2014年那些牵动人心的人和事,呈现出我们语言生活的繁盛之势。! {) U7 t3 }' O; f6 W
% f M- z7 v9 U; d! E6 X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 S% o. i Q5 L8 g/ `/ i& c$ b: [
1 k0 S0 h6 @! v2 D
1
) @" _/ o# ` A9 r* ]- h
h. g- C( ~+ k$ q2 c) U0 ?0 J* ^ 时间3 p6 J# R+ @, k. ]4 {
3 V9 ^' `% M% f* P# g
都去哪儿了
& \! Q$ ~7 @7 p# w. i; w
! b. R# m4 E, ]& ] 春晚一首歌催泪中国
* a7 Z9 l: N5 n' G
f, I0 H* o* F9 v 马年央视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戳中无数人的泪点,这让它跃升为2014开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 T+ H# @, i
( U Z1 L, c4 x: X5 j
《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走红,像极了前几年的那首《常回家看看》。同样歌词朴素,旋律简单,又同样唱出亲情温暖,人性温厚,甫一唱出,它就击中了亿万人的柔软内心,让无数人收获了久违的温暖和感动。
8 r7 J: ~- |+ \' k
. g$ ~/ \+ T. B6 ^! x8 t) q 春晚要唱很多歌,不是每首歌都能红,能够击中每个人心中柔软部位的歌很少。时间,具有让每个人都柔软起来的潜力。
2 Q( Z* | u; k, R/ ?
7 T @. r* U" S# {% k- `( s 著名评论人刘洪波说:“‘时间都去哪儿了’,不是简单的时光匆匆之叹,不同于孔子在河川边低唱“逝者如斯夫”,不同于陈子昂在幽州台诵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它比孔子和陈子昂那种对生命短促的究底之问要浅得多或者说生活化得多。”
, f; W+ O- U$ x7 o$ d! E9 j. I4 v3 t" l& L. B4 D0 f
习大大引用后成流行语
$ x' W9 h' N" S' Y/ H1 T' Q: l4 r7 C: s7 f' J3 C6 _
“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2014年2月7日,在俄罗斯索契接受媒体采访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如是说。
' h3 [, D$ o& Q; k2 }8 H
0 _( Q7 y$ |& m! y: S1 S 由于习大大的引用,一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由流行歌变成了流行语。
% R, w2 ~8 M6 ?, s( P$ A% `
9 y8 k0 e2 ^( M& J; u/ y, I9 Y: \ 至此,关于“时间都去哪儿”的追问,也由感怀青春不再、老年贬值的伤感变成劝君惜时的引导和激励。" e* z! P1 S3 K# E3 T* r
1 ]% G- g/ N' R0 _! A “时间都去哪儿了”它的潜台词是:过去的这些年,我都干了些什么!这句歌词让我们有了一次难得的自问和内省。自问过了,答案若有了,那就别等了!过去的无法把握,未来的虚无缥缈。趁现在,去做吧!
* A* v+ s+ e/ b( P- f5 A3 C+ y9 ~0 r8 I; f9 ~
又逢岁末,《人民日报》推出“2014,时间都去哪儿了”系列述评,记者梳理习近平这一年的时间表,“被他惊人的工作量震撼了”。
8 K% K* Z# v6 f7 E1 N i9 F8 N. Y! Z+ C" n) B0 M6 Z9 V
套用一句流行语,习大大“也是蛮拼的”。既然如此,普通人还有什么不努力的理由呢?$ L& Y A( U7 o( i2 i, I4 p
! p4 G h* X& g* d' O0 X. l" z
29 U: n6 N( b9 r3 f$ y
6 H7 R1 g* q0 F- B: ^ a1 y 问世间
2 c8 U/ x6 j! x9 L6 O6 R. T) v; q$ n6 S! B% a- e) g; |# `
情为何物?. k$ V6 Y& E% I9 L+ t3 h# M
9 Q( L9 C9 ?) f# Q/ G- ?
直叫人) Y, E Z3 ]" c% q
4 f$ {' B7 I/ T) u! @' G# O
“三结三离”
* m$ n5 g% I4 Y' _- W; b" w' C' d) |6 j9 R
追不到你,就让你离三次婚
8 p5 s2 A" y+ Q# O7 [! b! \
& K9 w/ B8 U8 [) l, j3 B0 W 今年2月18日,郑州27岁的未婚女阳阳,和男友黄先生到郑州市惠济区民政部门领取结婚证时遭拒,工作人员告诉他们,阳阳已结过婚了,无法领证。经上网查询婚姻登记信息,阳阳在2010年曾“三结三离”。对此,两人十分气愤,因为阳阳一次婚还没结过。& D! t7 N% g+ n+ K d: Q
: b- i* `. e$ m1 [& I( H
郑州经开区原婚姻登记员李军峰,曾追求女子阳阳,遭到对方拒绝。为泄私愤,李军峰捏造阳阳虚假婚姻信息录入系统,致阳阳和男友办完婚宴后无法领证。相关部门决定给予李军峰留党察看一年、行政记大过处分。而记者采访发现,始作俑者此前还被单位评为“典型激励机制优秀标兵”。: r6 y( j% d4 @
0 C. }8 d, j/ j, d 事件曝光后“三结三离”成了网络热词,并引起了网友热烈讨论:“这就是传说中的得不到你就毁掉你啊!”“这种处罚等于没处罚!这应该是利用公职犯罪,应对其开除公职并追究刑事责任。”……* L7 M# g2 F& n2 {, x
$ O3 A# R! q2 i
滥用公权如此随意,问责却是“马拉松”$ [9 W H* X# K. L( Y! ?2 n8 L8 [" N- [5 O9 z
8 T+ W0 B9 K% O. F( b0 `
网友们对“三结三离”事件是各种不满,有对公权力滥用的不满,更多的是认为“留党察看”“记大过”的处分实在太轻了,随着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苍蝇”“老虎”一齐落马,但在问责程序上的漏洞也被媒体曝光。
9 E8 \; d7 Y# c0 ]7 c0 e) |$ d- j' E) @& C: L$ y: |
湖南隆回县质监局原局长许又展自去年11月被当地纪检部门建议免职到被上级质监部门宣布免职,整整花了160余天才走完“免职”程序。在纪委建议免职期间,该局长却仍然以领导身份,继续主持县质监局工作。# X3 C; q6 n# L" i5 @
2 }' D$ U0 j0 i) L: p( c9 B
3
" L6 l. `: B; z- D. t1 ?/ F7 m# q
6 p; K8 `( q; y% R& n$ o) s 你懂的6 r+ w- `" C1 C& }3 ]1 Q! o9 K
1 E, M- G' \/ ]/ d% b& K
周永康事件得以“脱敏”
. H/ y# j2 a7 X, {8 L: G% S2 \* O8 ^" _" ^- M. r' ~6 c$ o, y
在今年3月2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南华早报》记者提问政协对周永康报道的回应,对此大会发言人吕新华表示“无论什么人无论职位有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就要严厉惩处。我只能回答成这样了,你懂的”。
- a6 `' t" j) U: Q" g4 {
9 ^+ C5 `! u- O4 Y; n 这个问答使得有关周永康的话题脱敏。微博的舆情走向以解构“你懂的”为主。6 L. F& d; X* ~
" ]5 @8 A$ e) l& c
新浪微博里不少网友甚至开始纠缠这个词如何翻译。环球网的美国记者站微博“@这里是美国”注意到,现场发言人将其说成You know what I mean。这条微博关注度很高,用旁敲侧击的方式,表达了清晰的观点。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此微博转发超过700条,评论却是0。$ O; D+ t- X% z1 Q/ v. L; x
' Q8 a6 m# x, I1 t, X4 J( } 这个词是网络时代的眼色,举重若轻,彼此心照不宣。7月29日,“你懂的”答案正式揭晓。中共中央正式对外发布:对周永康立案审查。& N: G1 F, E5 ?# T
; t& B# k& n0 e- |
“不必细说”与“不能细说”的忌讳+ Z4 b7 F, h7 V( B5 v
' S% T# ~' m# N2 S) _! d0 Z* A 在3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之后,“你懂的”成为全民热词,前缀内容开始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如汽车论坛上有人留言“今晚汽油涨价,你懂的”,意思是故意走漏风声,让大家加油去。至此,“你懂的”俨然已成为词性温和的流行词。6 ^; t! R/ s5 p8 d# @- a
% a, ^6 z. f2 t2 P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你懂的”用“不必细说”的留白感动网民的同时,有些“不能细说”的“你懂的”,却也正在用无声形成一种网络舆论。7 E3 q$ O- l E7 w4 c1 w" s8 p5 t
- t& @1 e& ~+ T/ |$ |% |
央视焦点访谈中,一位官员面对记者关于收费用途、收费标准的连环提问时,一句话轻描淡写:“这事儿不能说得太细。”这也被网友归为“你懂的”。$ ~; B# H1 H2 G3 a
' G, _. ?* J1 q
有些事不能细说,有些事不必细说。不必细说的事情多了,说明你我间彼此的信任多了,认同感多了;不能细说的事情少了,说明公平正义的阳光照到了更多的地方。
" @1 o% G) a3 S% D& }, u" b1 Q' m: x4 G$ w& j( z
4
1 D1 {) `1 C* n7 N/ Z+ p2 D5 H) P1 Y$ Q
有钱4 _- X9 S& y/ e, n
. g! H- t/ y' A w+ r
就是这么任性2 u3 I0 P% a7 p! Y& {
* F) z+ k) g j8 @/ x' b, Q
“有钱任性,喝酸奶不舔盖了”9 W" e) u& q1 f1 g* D$ p. p
' w* L( _% F# O
有媒体报道称江西老刘网购了一款保健品,不久陆续接到敲诈电话,老刘明知道自己上当了还一如既往地给罪犯汇款。记者采访老刘才得知,事实上,老刘在被骗7万元时就已发现被骗,但他继续选择被骗,理由是“想看看骗子究竟能骗走多少”。这则新闻引爆互联网,网友调侃:有钱就这么任性。对于一般生活水平的人来说,老刘的行为让人大跌眼镜,用“人家有钱嘛”大概可以解释。' w7 e) n, _$ h; V! r. D' |
1 w+ M, A( V1 ^4 K7 l: j* x 不少网友认为,那句“有钱就是任性”,即是出自这则新闻的评论跟帖。, q3 O' Z% p9 b+ I( ^8 @$ j
# F6 B5 m: ^5 T+ Z
同样红火的“买买买”
. C% v8 j/ [ c1 c" G1 }& V0 r* m7 K& Q. I9 e! Y
除了“有钱就是任性”,还有同样红火的“买买买”,这是网友调侃微博红人王思聪和首富爸爸王健林的对话:
1 ~* k D o0 x/ S
" I+ [& f3 H% l8 D1 l8 _ 王思聪:爸,这个……
9 M. p j% j7 m7 l9 T3 _
0 f1 } @9 x. | 王健林:买买买!
2 D% ^- D7 I3 c1 @5 d8 q7 Y+ i
; G/ k9 F$ H9 p# g* u$ v 王思聪:爸,这个……/ B; _- {3 m( @7 w5 G7 \
8 p( M% C0 c' j/ ^. G3 V 王健林:买买买!8 c3 y: w% x: q( Q7 e
% x: R% R ]. O; w1 Y0 g/ t( k 因此网上也热传了这句:女朋友最爱听的一句话不是“我爱你”,而是“买买买”。看来有钱人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比较任性,在他们看来钱似乎成了有钱人任性的资本,“有钱任性”不仅映衬了“高富帅”的安逸闲适,也让“屌丝”们得到了一种别样的心理快感。
8 [; F4 X( y1 g g) p: Z
* O2 R( O# [# k+ W( U 当任性的有钱人遇到了同样任性的网友,火花就碰撞出来了。( ?# M, E' ]: Z' ~- L$ b' c3 R) \
) H6 ]+ h; B5 e" j* Z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