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35|回复: 0

[名家特写] 多重融合 魅力独特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27

听众

741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5296
sina 发表于 2016-5-3 06: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多媒体音乐话剧《白蛇传》赏析
# \9 F/ W- U& b+ U) Y; _6 y4 L, k
- o2 R% b! _1 Q: F  日前,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杨子奕、郭彤彤、刘栩斌等主演的多媒体音乐话剧《白蛇传》走进美国洛杉矶西勒斯学院的表演艺术中心和百慕大的厄尔-卡梅隆剧院,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 a; \" O7 ~# f7 r1 x

/ i) ?' u7 k# h  话剧《白蛇传》的编剧、导演居然是意大利籍的丹麦导演杰寇默-拉维尔,这本身就有些不同寻常。他从这部中国古老神话故事中提炼的主题是爱。这似乎和中国人的理解并没有太大区别。然而,这位西方导演对《白蛇传》中的爱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诠释,这个故事最打动他的东西是“那些跨越一切形态的爱情”。/ ~+ s, l* u( X

( m  V' _& E# H  对此,有人不以为然,也有人认为带有西方色彩的解读不失为一个视角。不过,虽然有理解和表现方面的差异,但话剧《白蛇传》的西方导演着力表现人物之间的嫉妒,这接近于国人的理解。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认为,民间没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6 p& K9 e2 B( K" D2 y" M# Y3 }: n

9 Z! l* @' e  {$ V7 b2 K" _  话剧《白蛇传》还探讨了因果问题,它开宗明义:“因果报应之门永不关闭。伤人者必将受人伤,屠生者定将遭人屠,爱人者终会为人爱。循环往复,永不停歇,直到永恒。”这与国人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过于简约化的格言往往制造教条,利于哲学化而不利于戏剧化,因为戏剧化是丰富之后见深刻,而不是通过深刻见丰富。
1 {& M) S% g4 s/ _* J1 E; t6 L7 n( o0 q
  话剧《白蛇传》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中西方文化的奇妙交融,还体现在戏剧和戏曲形式的交融。戏曲《白蛇传》唱词意境很美,触景生情,动作的虚拟和程式化赢得了时间和空间的自由。而在话剧中,动作基本上是写实的,它的时空限制要比戏曲大得多。但劣势、优势可以转化,戏曲《白蛇传》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充裕和自由,唱得相对舒展,但也容易拖沓,话剧《白蛇传》就非常简洁——白素贞:“妖僧!快放了我相公!”法海:“很好,太好了!终于引蛇出洞了。”青蛇:“可恶的妖僧,快把许仙放出来!”之后白素贞放出大招:“掀起那世间罕见的狂涛巨浪吧,打倒这盲从佛陀的妖僧,让我们从禁锢中获得解放!”
. ]+ A  M/ F5 f! G) E7 P* A
1 N" z) q& }5 |  话剧《白蛇传》充分借鉴了戏曲元素,主要人物的装扮、举手投足、念白、吟唱都有戏曲功底,让人仿佛置身于传统戏曲舞台,布景和音乐也借鉴戏曲唱腔韵味。话剧《白蛇传》突破了话剧的时空限制,7块投影幕或开或合、或通或隔,7位演员丝毫没有局促感,反而非常放松,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 x& a; F+ p0 O; l5 i. G  ~- c. [
  除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戏剧和戏曲形式的交融,话剧《白蛇传》还尝试古典风格和现代制作的融合。多媒体影像的视觉效果极佳,7块可以移动的投影幕构成了全部的舞美,全剧的音乐既有古典风格的配乐,又有现场歌者的演唱。来自法国的作曲家杰瑞米-巴奥很好地定义了每段戏的色彩感、空间感和剧情要点——用古筝和二胡表现脆弱、优雅和力量,用电子乐和背景音效来勾勒偏冷的感情色彩,用交响乐和爵士乐来渲染偏暖的感情色彩,用歌者的歌喉来增添人性等。类似的有机融合,给观众带来了别样的视听感受。
: d* H. z8 c8 O7 ?1 m. k; I! z3 g7 A9 S3 y! q; V4 M2 K2 C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10-15 03:40 , Processed in 0.10440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