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32|回复: 0

[名家特写] 山西大管里的中国故事

[复制链接]

6716

积分

10

听众

1618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6716
geci888 发表于 2016-8-7 07: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西大管里的中国故事7 ]# P6 d) H! ?9 E2 w8 t5 H9 p
5 d* n: ^: w8 v9 t: H
  管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吹奏乐器。素有大管、小管之分。大管的管体粗而长,音色浑厚、沉稳、粗壮。小管的管体细而短,音色清脆、明亮、细腻。二者体状大同小异。现在流行的管子有:河北大管、东北双管、山西小管等。) A3 C- U) N0 E  V9 [6 o
) H. t5 e4 M+ H" ?
  山西小管流行于晋北地区(忻州、定襄、原平、五台等地)民间鼓乐班,用以吹奏戏曲及民间小曲和歌曲。在寺庙或道观中,也用以吹奏佛教和道教音乐。山西小管是山西“八大套”音乐的主奏乐器,通常只有筒音作do和sol两个调(也就是G调和D调)。此前山西乐界还没有大管的流行。% w8 x3 k7 Y" M$ I/ ^2 x
# P; m& H- s2 n9 `4 p
  唢呐演奏家王高林不仅在唢呐演奏方面造诣颇深,同时也是民族管乐改良家。根据多年的演奏实践,王高林与中国吴氏管乐社吴景馨女士共同研发、创新、制做的实用新型“山西大管”于2012年11月正式问世。他们在挖掘、开发管子的潜力和表现力的同时进一步实践开发、传承民族管乐,并填补了山西没有大管的空白。由于“山西大管”不加键、不添孔,只是在上下管口处设计了“变调插管”,就可起到变调和调音的作用。并在原有小管的基础上,在管体下口设计配备了木质或金属扩音喇叭,增强了音色厚度、亮度,扩大了音量、拓宽了音域、增强了管子的表现力。一经搬上舞台就受到广泛好评。* n# m8 y0 f5 y

; _! _2 C8 H; L! c- b+ Z' M( L1 b  由王高林特为这款创新乐器创作的乐曲《猫戏老鼠》运用山西大管特有的生动、诙谐的语汇来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年的寓言故事,阐述了一个千年不变的规律:老鼠再大也是怕猫的。
. i7 ]+ N! d) T4 c& T* V+ G' a! u
* r" }7 J5 D! i  乐曲以山西祁太秧歌《偷南瓜》的音乐素材为基调,发展编写而成。共分为五个段落。第一段,“老鼠出洞”,长音指颤音由弱渐强加上顿音的组合,惟妙惟肖地刻画出老鼠出洞探头探脑、谨慎小心的形象。当八分音符单吐节奏型由慢渐快起来,表现老鼠逐渐胆大起来,几个小二度的下滑音加花舌是曲作者对猫打呼噜的描写。
8 d8 w$ s% J2 n1 c
* x6 ~. z3 A1 _/ V) F$ H  第二段,“老鼠偷食”一个中速的小过门后,“偷南瓜”的音乐旋律响起。祁太秧歌在山西民歌中别具一格;它曲调淳朴、音调别致、特色鲜明,将这种似说似唱,善于叙事、诙谐幽默的曲调用在这里实在是恰到好处。民歌素材的选用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根据乐曲需要发展变化而来。" S! M& k2 A$ P: g* H0 k2 P7 A3 R8 O
3 n% }$ j6 a- U: x9 G
  第三段,“猫戏鼠”音乐素材依然来源于主题,曲作者以上下对句的形式表现出猫与老鼠你来我往、斗智斗勇的生动场面。在该段最后的那一声“猫叫”可以看出,猫生气了。继而进入到更为激烈也更为有趣的第四段“猫捉老鼠”,该段在节奏上运用了“紧打慢唱”的节奏型描写了猫追老鼠的热烈场面,对话式的对句是对猫和老鼠拟人化的刻画,活像一对生灵在互相调侃。在一串旋律递进攀升之后,十六分音符连续表现的激烈场面下,老鼠终被猫捉住。, z. `% M% I8 l% |) r/ E' p( ~
$ o+ ]( I# H4 r# \9 f
  第五段,“老鼠被捉”,在鼠叫几声模仿下,乐曲也进入尾声,依然是主题元素的发展变化。以猫的获胜结束全曲。  H) z# F! w+ R

* x* Q. k$ `  Y4 y  整首音乐以诡秘、得意、戏耍、追赶、吼叫等诙谐的音乐情绪,以颤音、吐音、打音、滑音、花舌等演奏技巧,风趣地表现了大自然中猫与老鼠的天性。
2 `  O6 B4 ~. m/ P. c1 e5 O& O; F9 E1 ?0 k. t: E' p5 Q8 m
  这首乐曲也可用大管、小管二重奏的形式来演奏,更为风趣。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21 05:15 , Processed in 0.117858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