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郎的歌
! h& e: d; W2 H' a) L6 D4 ~9 m- u/ q* g; P( k A. U
: V+ e Y4 a: n5 v1 g" y
大约在04、05年的时候,当你走上街头,必定少不了会听到刀郎的歌,想当年,一股刀郎之火从新疆开始蔓延,一直燃遍整个中国。或许是人们已经对当时流行歌曲千篇一律的风格麻木了,他那沙哑沧桑的嗓音,那独特的唱腔,那饱经风霜的音色,与流行音乐圈所有人的风格都不同,刚好弥补了这一片空白。4 l4 c, m, i& K1 y4 w$ ]
' `/ I/ ^( B1 N% } e
7 C9 p7 E/ o1 [& Q0 [) ]从《2002年的第一场雪》开始走红,紧接着,同专辑中的《冲动的惩罚》和《情人》也接踵而至,让人听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后来走上街头,到处都是在播放这三首歌,传唱度极高。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刀郎的专辑获得了很高的销量和传唱,惊为天人。% n' g) p2 B3 ^4 B# }# ^$ X
9 b7 P. k/ K: m# |! t1 v- L
( M& ^, Y, K7 ^4 L. g+ ]* c刀郎的歌几乎都是自己作词作曲,是一位很有音乐追求的音乐人,他的歌曲旋律简单,却很耐听,歌词有着较强的叙事性和画面感,我觉得刀郎是一位真正的音乐诗人,他的每一首歌曲仿佛都是一个有灵魂有感情的生命,加上他沙哑的嗓音,总能唱出人们的心声,我想这也是传唱度高的原因之一吧。
# ?5 B& b; S* }. o: y( Z* N9 k/ I2 a+ ?' s2 V
; P& z8 k* }" \9 [) b9 w然而,娱乐圈众明星对刀郎的才华评价却是两极分化的,刘德华邀请刀郎为他写歌、谭咏麟夸他的才华十年难遇、李宗盛曾参与刀郎专辑《喀什葛尔胡杨》的制作、连李谷一都称赞他唱得好、李双江说他在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歌曲里边做了贡献、科尔沁夫说刀郎的创作没有照搬民歌旋律,而是成功的把它成功地融入了情感的血脉、一向不听华语音乐,负责华纳欧美音乐唱片的黄烽也说刀郎的确是一位光凭唱法就能打动人的歌手,他的音乐太勾人了。1 i. @. D6 J5 U3 _# B* B3 \6 D7 c
/ S+ \& i+ E: M4 L( O
$ z! j5 q" B6 l* ]7 |那英却说刀郎的歌缺乏音乐性,不具观赏性、杨坤说他的歌算不上是音乐、汪峰更直言刀郎的歌能火是中国流行文化或流行音乐悲哀的表现、高晓松也说会直接把他的专辑扔垃圾桶。
! P' X3 }# _7 W4 @ e. Q8 w$ V5 B' Z( Q0 ~6 \
, J% @7 w% v. |( K& h, L" p; h为什么说刀郎的歌缺乏音乐性,不具观赏性呢?小编天马个人觉得,应该是刀郎和他们追求不同,刀郎是一个低调的且有追求的人,肯定不存在得罪那英一众人的说法,而那英一众人都是有知名度的公众人物,也不可能是小肚鸡肠,锱铢必较的人。所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追求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音乐是多样性的,不存在风格不同就不是音乐的说法。个人的认知和目光的短浅往往会受到社会限制,或许,那英、杨坤、汪峰和高晓松一众人追求的音乐是圈内潜规则下一直认定的音乐,在他们看来,或许脱离了那个轨道的音乐就缺乏音乐性,不具观赏性。而刀郎一直受西域大漠文化的影响,他的音乐中都是西域大漠的影子,听他的声音就像是从西域大漠吹过来的风沙,更有一种饱经风霜之感。文化背景不一样,产生分歧也是很正常的!
G4 k3 A7 R; B8 H! l& d$ u. n4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