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34|回复: 1

[歌词词评] 他拄着双拐走向词坛- 中国原创歌词网转载

[复制链接]

52

积分

2

听众

23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52

活动最佳作品

北风帝 发表于 2014-8-6 21: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1438esyvjv9o4mma99jv.jpg 笔者面前的这位年近五十,浓眉大眼、神态自若、脸带微笑的作者,竟然是一位下肢瘫痪的残疾人,并有着凄苦的出身,多难的命运,怀着“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个美好梦想,将不懈地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直到生命的最后!”的拄着双拐历经磨难,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艰难跋涉,在心里起了阴霾,眼里立即涨了潮,泪水随之滴在键盘上,一下子淋湿了今天的日历……   

       面对意志如此顽强,对事业如此执著的张海迪似的残疾汉子,我向他献上一份——

                                                   迟到的敬意

      能够认识张鸿开,是他的一首《风·牵牵我的手》飘红、加精了的歌词抢了我的眼球,引起了我对他的关注,感觉到张鸿开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于是,我走进了他的“家园”。
      在访谈中,笔者得知年已五旬,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却仍在文坛上奋力攀登的作者竟然竟然是——

                                                   从坟地捡回的娃
      
      他本名叫张广社(笔名“张鸿开”)。
      1964年,榴花如火,(7月9日)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婴出生在河北省辛集市天宫营乡南庞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为那时“人民公社”在神州大地正“如火如荼”,为让娃沾点喜气、灵气,父母便给他取名叫“广社”。虽然他上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哥(后来又有了一个弟弟),但仍然让父母和老奶奶喜不自胜,视若宝贝。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听的名字并没有给小广社带来好运气(后来的实践证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纯属历史重大失误)。就在小广社出生两个月的时候,不幸患了“大脑炎”!小广社时而高烧,时而抽搐,有时滴水不进,有时昏迷不醒,有时嚎啕大哭,昼夜难安……不难设想,这种直接危害幼儿大脑发育的疾病,对一个不会言语说话,身体毫无抵抗力的出生才两个月的婴儿来说, 是多么的残酷!多么的可怕!多么的悲哀!
      在那个“革”文化的“命”,让老百姓受苦的“史无前例”的荒唐年代,本来家庭就不富裕的老张家,为了给娃治病,花光了家里平日从锅里节,嘴上省,身上俭的所有积蓄,并把一头耕作、驮运的毛驴也卖了,也没有治好娃的病……一天,娘见娃又是口吐白沫,又是手脚抽搐,奄奄一息的,就找村里专门替人埋娃的老汉把广社埋了。正在老汉在坟地边挖完坑往坑里埋娃的当口, 从外地回来的奶奶急忙赶到坟地,将还未断气的娃从坑里抱了回去……
      就这样广社被捡回了一条命。 但在那个“工分工分,社员命根”农民靠工分吃饭活命的年代,老张家里能动胳膊动腿的男女老少都下地干活了(即使这样,一家人从早干到晚,每人每天也只能挣到一二毛钱的工分,有些人家一年干到头,也挣不回一年的口粮!)无奈的父母只能把小广社锁在屋子里放在地下,任其在尿里爬屎里滚……可怜的娃啊,当城里孩子四五岁就骑着儿童自行车,驾着儿童电动小汽车薄酒走一回的时候,七岁的他却拄着双拐开始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艰难跋涉!
      七岁的娃本该是上学读书的年龄,然而家中平日连饭都吃不饱,更何况为给他治病早就花光了微薄的家底。哪里还有钱供他上学呢?不谙人世的小广社并不懂这些,当他看到村里其他孩子都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就整天缠着父母吵嚷着“俺要上学,俺要读书!”父母虽然是种地的农民,但也是通情达理、关爱孩子的忠厚之人。老人想到自己的娃已经是这样了,万一自己百年之后,娃也许能靠一点文化知识混口饭吃,可不能误了娃的下辈子啊!于是,把已经九岁的广社送到了村里的小学。
      好在村小学离他家只有一百多米远,省了家人的接送。但是遇到下雨、下雪的天气,除了家人的接送外,还有热心的老师、同学相助。
      广社是一个求知欲十分强烈的孩子。他虽然身体残疾,但无论刮风下雨,或是身体有病,他总是不迟到不旷课不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放学认真做作业,学习成绩在班级一直是优秀。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读到初中二年级,已经17岁张广社便自动退了学,立志为父母分忧,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且又为自己今后的生活出路作想…… 于是,他乘改革开放的东风,扬起风帆“下海”练摊。 最初,他在街上摆小摊卖针头线脑、香烟、糖果等小杂货。由于他合法经营,恪守信誉,童叟无欺 ,生意越做越活,越做越大,头上一度曾有过“模范个体户”的光环,然而这却是——

                                                  昙花一现的辉煌
        
      1980年,张文社把杂货摊逐渐盘成了经营日用小百货的小卖部。
      1981年,门市扩建为两间。 货物逐渐增多
      1992年,再次扩建为六间房子,行成一个名不其实的小商场,除了烟酒副食日用百货外,还新增了许多代销商品,家用电器 农药化肥等等。
      1993年,张广社将门面扩建为饭店。
      也正是这一年,张广社双喜临门:一喜是市里电视台 、  广播电台先后采访了他,让他成为当地红极一时的新闻人物。二喜是,他走了“桃花运”——一位比他小五岁的漂亮女孩同他谈起了恋爱。
      1995年,张文社阳光灿烂的日子出现了阴霾——由于到饭店来吃白食、打白条、赊欠账的人太多,且又难以要回,加上思念女友,他不但把几年的积蓄全赔光了,而 还欠下了两万多元的外债!
      那位曾海誓山盟,愿同他爱到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女友也在此时移情别恋,给了他一个永不回眸的背影!
      为了躲避日益不断的上门索债的债主,张广社上演他人生的悲剧——负债大逃亡……
      然而,张广社毕竟是一个忠厚的汉子,他一边躲债,一边谋划生路……
      1996年,张广社门可罗雀的百货门市部又重新开张了!但由于借债太多、欠钱太多,债主纷纷上门讨债,不久, 又以关门而失败!
      1997年,张广社打算开办一个印刷厂,由于又受人欺骗,忙活了大半年,最终没有成功!
      1998年至1999年期间,张广社为了谋生,曾先后做过许多样小生意,可全都是赔本的买卖 !
      1998年,债主强硬将他的六间铺面作抵债!  一无所有的张广社离家出走来到市里开始谋生,在辛集市残联的帮助下开了一个小卖部。
      2000年,张广社鬼使神差的认识了两个“朋友”,说要与他一起合伙做毛领生意。让他利用国家对残疾人经商给予扶持、照顾的特殊政策,以业主的身份去办执照、办贷款。这对一时想尽快摆脱困境的张广社来说,无疑是遇到了贵人!  谁知那两个家伙竟然携款潜逃了!
      2001年9月9日,对张广社来说是一个最冷酷最悲哀的日子——地方法院依照法律,以诈骗罪判处他有期徒刑15年!
     当笔者问及张广社是何时学习创作歌词的?他的回答却让我非常惊愕——

                                                   狱中学写歌词
     
     “俺算不上聪明人,但应该算个明白人,俺下肢瘫痪,在不惑之年身陷囵圄的时候,突然想总结总结自己的坎坷人生,便提笔把自己四十年的风雨历程整理出来,想从中找找失败的教训”、张广社如是说。
      2001年9月, 张广社本想学写歌词、谱曲,并自演自唱,但感到自己五音不全很难唱好, 就一心一意的学写歌词了。 在牢房写歌词谈何容易,一没专业老师指导,二无音乐书籍参考,更难的是号子里没有桌椅……
      其实,张广社是有文学基础的。早在1989年他帮市文联搜集整理过民间故事,并和郝彦生合写《南庞村的由来》、《缘的传说》等几则民间故事,发表在后来出版的《民间传说三套集成》里。  
      在铁窗里,他虽然一时没了可供写作的桌椅,但他可以拾取几乎被他遗忘的文字,用不成文章的语言,不成韵律的歌词,抒发他对党和祖国、人民的诚挚情感,抒发他对生活的感悟,总结自己在事业、爱情上的失败教训。于是,他将瘫痪双腿跪在地上, 把纸放在漆盖上当“写字台”,用本来就不太灵活 的手握着圆珠笔在纸上一笔一字地写……  一天下来, 跪得他双腿生疼得要命, 但是他仍然不停地写——“ 因为一写字,俺就忘记了忧愁,忘痛苦,忘了悲伤”……
      张广社虽然身陷囹圄,但他仍然时刻关心国家大事。就在他被关进高墙内的第10天,他情系2008年奥运。连夜创作了《期盼二零零八》的歌词。(后来还创作了情系钓鱼岛的诗词《爱国情》歌词《中华魂》等多首作品)铁窗里,他凭着对文学的执著地追求,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共创作了诗歌、歌词400多首,自传体长篇小说《坎坷人生》一部, 短篇小说、 故事、 寓言、笑话等等,总共一百多万字各种体裁的作品。
      张广社的文学创作得到了监狱管教干部的热情支持和积极鼓励,经常将他的作品打印在简报上,供服刑人员阅读,从中受到教育。
      2009年7月,张广社因为身体残疾而且多病被提前释放出狱!
      当有人问重获人身自由的张广社,今后有何打算时,他说自己最大的心愿是——

                                                   希望出版自己的文集
        
      出狱的张广社既喜又忧。喜的是自己重获人身自由,有了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发表作品的载体与平台。忧的是身无分文又无栖身之处,哪里才是家?
      正在监狱门外为走投无路而愁眉不展的张广社,见闻讯而来迎接他回家的弟弟张广士、弟媳任明凤 、大外甥张迈、 二姐家外甥任健康、任二康等亲人时,他情不自禁,喜极而泣……
    张广社虽然身体残疾但也有孝心,回到弟弟家,他看到八年没见面已是八十六岁高龄的老娘,跪在地上流着泪说:“娘,俺对不起您啊,没有给您老人家尽孝,却给您老人家添忧……”后来,在娘面前竭尽孝道。家里没人的时候,他就尽力的伺候老娘,为老人端茶、倒水、送饭。尽管自己行动特别费劲 ,但心里感到非常欣慰,他很感谢老人没有嫌弃他这个儿子,给了他尽孝的机会。没料想,几个月后老人撒手人寰了……
      张广社的侄女张倩是一个非常善解人意的闺女,她见伯伯天天用圆珠笔在纸上费力地写稿子,心痛不已,便把她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给了伯伯。后来,回娘家来看弟弟的大姐也花钱给他安装了宽带,让他赶上了潮流,换了“脑”。
      张广社虽然赶上了时髦,用上了电脑写作,但因的手指不太灵活,加上不熟悉电脑打字,敲起键盘来特别笨拙,手指头比小鸡啄米还要慢,但他坚持不停地在键盘上练手指,后来打字的速度快多了。于是,他将以前写在稿本上的作品复打到电脑硬盘上,再烤贝到U盘上保存。就这样他一边修改以前的作品,一边创作新歌词,然后放到“中华诗词论坛”网站,请专家、学者、词友点评和指教,歌词写作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张鸿开因此享誉论坛。前不久,他写了一首《网缘》的歌词:“感谢时代的网络/给我送来了舒悦/因为相识了你/得到了安慰暖意/是你给了我鼓励/ 让我坚强不息/是你的温馨话语/给了我生活的勇气/使我快要死的心/又重新有了生机…… 希望来世遇到你/让我好好珍爱你”由衷的表达了他对网络时代的感恩。
      张鸿开的《妻子泪》、《你最懂我》、《衬衣情》等一百多首“囚歌系列”诗词,言简意赅,感人肺腑,警世喻人,颇有教化意义,极受诗词界、音乐界的关注,“中国音乐网”、“中华诗词论坛”、“中国音乐原创基地”等网站争相编发,有30多首歌词被谱曲被网民广泛点击、下载、传唱,并拥有一大批“粉丝”。如今,亿已成为石家庄地区辛集市诗词协会会员,圆了他的作家梦。
     “俺出生在美丽而辽阔的平原,命运却赐给了我一条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让俺在这里历尽了艰辛。但总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在心中闪烁,那就是有一天能够看到俺的汗水和心血变成激光照排的文字,闻到油墨的芳香!并为此不懈地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直到生命的最后!”
      让我们都来帮助张鸿开圆这个美好的梦想吧!

      附张鸿开电话号码: 134 7335  3873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积分

3

听众

34

金贝

中国原创音乐基地发布

积分
114
人生学者 发表于 2014-8-7 16: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感人  事迹更感人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6-17 21:21 , Processed in 0.123347 second(s), 1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