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66|回复: 0

[娱乐界] 粤语歌四十载:浮沉随浪

[复制链接]

3004

积分

14

听众

1462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3004

活动最佳作品

天上鸟儿 发表于 2014-5-20 06: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大佑当年从台北到香港开音乐工厂,请来林夕担任总经理一职,那时擅长小情小爱的林夕对于写社会问题的歌曲并没有多大把握,在罗大佑的帮助下,他创作了流传至今的《皇后大道东》。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当年粤语歌的流行程度,让罗大佑也为了市场折腰。

  如今,粤语歌发展至今已有四十年,但香港歌手纷纷以国语市场为主,电视选秀也不太能听到经典的粤语歌了。如果大众文化都将它排斥在外,那这种现象被解读为“式微”或是“小众文化”。就在这段时间,“粤语歌王”许冠杰即将开唱,票房远没有李宗盛开票即被抢光那样形成热潮;成军十年的“左麟右李”从昔日的“八万人”体育场移步奔驰文化中心,歌迷的情怀也不似当年热烈。但无可否认,粤语歌曾经辉煌过,谁都会说上句“你知唔知(你知道不知道)”。

  日前,香港宝丽金辉煌40年讲座在沪举行,香港音乐人泰迪·罗宾、关维麟、欧丁玉、关楚耀来沪讲述了粤语歌的前世今生—乐评人何言说,“只要有粤语歌,就不会有世界末日。”

  成长期 1974年-1984年 代表人物:许冠杰

  粤语歌的鼻祖是即将于5月24日在奔驰文化中心开唱的许冠杰,他的《铁塔凌云》开创了香港乐坛的粤语歌时代。从1974年到1984年是粤语歌发展的成长期,许冠杰、关正杰、郑少秋、罗文、徐小凤和温拿乐队等让粤语歌百花齐放。

  泰迪·罗宾说,他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举行的一场歌唱比赛中认识许冠杰的,那时的许冠杰还没有真正火起来,但是他看到许冠杰那么高、那么帅,不可能不火。于是把许冠杰介绍给自己的经纪人,很快,许冠杰有了自己的乐队—莲花乐队。“莲花火的时候是TVB开台。但还没有大红大紫的时候,莲花乐队分开了,许冠杰单飞。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才真正火了起来。那个火等于掀起了一场香港流行乐坛的革命。以前我们全是唱英语歌的,许冠杰是第一批把粤语歌唱成气候的。”

  许冠杰和粤语歌的火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说,“首先他的自身条件非常好,还有他和兄弟许冠文一起主持的《双星报喜》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经很火了,那个节目把他推向一定的知名度。那时嘉禾已经签了他,成名作《鬼马双星》之后,许冠杰才大火。当时他的歌词和香港的气候,以及那个年代非常吻合,给人的感觉是他向大众在开声音(接地气)。他不单是谈情,当时香港需要的正能量,他都能给到。他是那个时候香港流行乐坛最重要的人物。为什么称许冠杰为"歌神"?二是文化背景,他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他把他所学的加上他的感觉,让很多歌词有了很多内涵。让人觉得他的歌不单单是引领了流行,还很有哲学的意味,而且其中的香港味道非常浓烈,他对香港的感觉、情怀独一无二。他的歌里可以看到某一个时代的风气。”

  音乐人欧丁玉认为:“许冠杰的歌激励人心,往往是站在一个打工仔的立场,去发掘打工仔身边的事情。其实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香港人的生活很艰苦。虽然经济起飞,但是一般的打工仔生存特别难,他的歌曲确实给当时的年轻人带来鼓励。他的一些歌曲到现在都是不能复制的,包括后来的谭咏麟、张学友都唱不出他的那种情怀。”

  鼎盛期 1984年-1994年 代表人物:谭咏麟、张学友

  这个时候的香港,改编歌大行其道(改编歌指的是同一首外国歌曲的旋律,写了不同的粤语歌词,且歌曲主题和发展并不重复。比如梅艳芳《夕阳之歌》,陈慧娴《千千阙歌》,林忆莲《长街的一角》等),天皇巨星层出不穷,前有谭、张、梅,后有四大天王,粤语歌在整个华语乐坛处于龙头位置。这时粤语歌迈向鼎盛的一个标志是,华语乐坛的天王天后也跑到香港推出粤语歌。

  泰迪·罗宾说,当时最火的就是谭咏麟,选出的十大金曲,好几首都是他的。不过,那时的他精神上也承担着很大的压力。突然,没有预兆,在某一个重要的场合他就宣布自己以后都不领奖。但当时的香港乐坛还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没有一个人能替代谭咏麟的地位。于是,媒体方面把四个人(四大天王)放在一起,去接班。

  四大天王之中,最突出的就是张学友,欧丁玉说:“他是一个歌唱比赛的冠军,然后冠军的奖品之一就是一张唱片的合约。当时我的师父把他交给我说:“他是新人,你也是新人,就试试看吧。”其实,那时放眼整个香港乐坛,张学友并不算很出色。因为那时都是谭咏麟、张国荣这样的明星当道。我根据对他的了解,挑选了一些歌给他。然后他的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唱片都非常火爆。当然,他也面临所有歌手都会面对的问题。在第四张专辑遇到难关,有些起伏。为什么这么说,第一张、第二张唱片都很容易,但第三张、第四张时就会面临一个突破的问题。不是每个歌手都能轻易爬过那座山。尤其张学友前两张唱片太红了,很多电影公司找他拍电影。因为张学友本身就是普通人,突然面对很多粉丝、很多钱、很多机会,他一下子承受不来。所以他会酗酒啊,做一些很奇怪的事,比如扔蛋糕之类的。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他也是普通人。但他在第六张中改变了一些唱法,又重新起来了。这些起伏不光是张学友,其他艺人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对于所有喜欢粤语歌的内地歌迷来说,1984年是必须要记住的一年。这一年,一盘磁带合辑为内地歌迷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让他们认识了一个意义深远的人。这盘合辑就是《谭咏麟独唱精选集》,这个人就是谭咏麟。合辑中,《爱在深秋》、《爱的根源》等很多歌到现在依然脍炙人口。

  乐评人科尔沁夫回忆说:“当时我还在呼和浩特。那里并不是一个流行音乐资讯快捷的地方,但是我依然听到了这盘磁带。”和他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词人崔恕,当时他在黑龙江的一个小镇,也同样逃不过这次粤语浪潮的侵袭。在《谭咏麟独唱精选》 取得市场上的成功之后,引进了这盘合辑的广东某唱片公司在第二年又用相同的模式陆续推出了《张国荣精选》、《张学友精选》、《达明一派精选》……粤语歌在内地掀起了第一波热潮。

  疼痛期 1995年至今 代表人物:陈奕迅

  改编歌在1995年遭受沉重打击。当年的3月21日起,香港商业二台宣布只播放原创作品,这个决定一方面让本地地下乐手纷纷浮出水面,另一方面这种硬生生截断改编歌的做法,直接加速了香港乐坛的下滑。粤语歌从1995年起盛极而衰,1998年的金融风暴更让粤语文化日渐式微,国语歌开始统治主流乐坛,香港本地唱片公司不是倒闭(如华星唱片)就是被兼并,粤语唱片销量不及全盛时期的1/5,各大唱片公司开始从“做音乐”转为“造星”,招揽年轻貌美的偶像明星来得到代言、广告、走秀等收入而维持生计,音乐已经沦为歌手的附属品。

  尤其是1997年,任贤齐一首《心太软》,几乎就把粤语歌“打残”。好在,香港乐坛有了陈奕迅,他从一开始就被视为张学友的接班人,如果没有陈奕迅的话,华语乐坛也许就没有粤语歌什么事了,因为即使如王菲、林忆莲这样的天后都不唱粤语了。陈奕迅拥有比张学友更大的自由度,因为如今粤语歌市场上卖得最好的歌手也不过10万张,卖得再差也有6、7万张。那么,还管什么市场不市场?做自己想做的音乐就好了。所以,他敢用《六月飞霜》作为专辑的主打歌,控诉社会不公;他敢用《主旋律》来暗讽时事,抨击社会现状;他敢出一张没有情歌的专辑,完全不顾痴男怨女对于苦情歌“心甘情愿爱爱爱爱到要吐”的需求; 而在没有情歌的《3mm》专辑里,他可以鼓励人们从失败中振作,吐槽暴发户,讲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缺失……

  到了2000年前后,市场开始低落,粤语歌手的总体素质也不断下滑,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偶像化,但这两三年来,单从歌手素质方面看,似乎有了好转,唱片公司出了一批以“唱作人”自居的新人,如侧田、方大同、王菀之等等。但整体市场还是继续下滑,没有好转的迹象。粤语歌曲的风格也一直不怎么变,只是在歌词方面多了一些有深度、有社会意味的作品。

  1995年,香港唱片销售额是50亿元,2005年是6亿元,这十年被称作粤语歌的疼痛期。不过,粤语歌在2005年开始有了触底反弹的迹象,主流唱片界,耗资百万港元制作的《演奏厅》 让李克勤成为新一代卖碟王,叫好又叫座的成绩重新燃起唱片公司的信心。值得一提的是,直到2003年,他与谭咏麟组成的“左麟右李”组合,演唱会票房斐然,从此事业扶摇直上。直至如今,成军十年的“左麟右李”8月16日再来沪开唱,他们承诺会唱更多的粤语歌。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4-9-20 01:05 , Processed in 0.10397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