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48|回复: 0

[娱乐界] 作曲家唐哲:望推介新人新作成为国内音乐节常态

[复制链接]

5502

积分

54

听众

230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5502

大版主活动最佳作品

ycgc 发表于 2014-4-25 23: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哲 作曲家、

上海钢琴委员会主任

希望推荐新人新作

成为业界常态

在我看来,一个国际音乐节不一定非要追求多大的排场、多么豪华的场地,或者一场演出的观众数量。最重要的是树立品牌效应,拥有自己的特色。我去年参加了瑞士维尔比耶音乐节,参加表演的都是世界上最顶级、最热门的钢琴家。这场音乐会在日内瓦附近的一个小镇举行,风景优美。场地是设在当地的一个教堂里,空间并不是很大,但是瑞士周边国家的听众都会开车过来参加,我也是特意从中国飞过去听音乐会的。一个音乐节能够做到让听众愿意付出国际机票的价格去听,是因为那些节目在别的地方听不到。

目前,中国本身古典音乐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发展得很完善,这种时候,像“上海之春”这样以政府力量为指导的音乐节就具备了显著的优势,它善于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各种渠道让人们参与进来,不然,新人新作就更缺乏演出的机会了。

当然,我更希望推介新人新作能成为国内音乐节的一个常态。如果一个钢琴家不通过一个平台,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名家,他必须依托一些平台,除了国际国内的比赛,音乐节就显得至关重要,它在比赛之外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发展通道和空间。

李广平 著名词曲作家、

音乐文化活动策划人

找准文化定位

彰显广州个性

在广州,无论是做古典或者是流行音乐节,其实都有很大的受众群,如果真能建成国际级别的音乐节,这是一件大好事。就目前的情形来看,这样大的一个项目还很难纯粹依靠社会力量来操作。事实上,像草莓音乐节等国内知名的文化活动,也是和政府合作举办的,包括公共场地的使用、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此外,广州的音乐文化建设现在亟需专业的活动策划人以及相对固定的运作团队,将构想和实施、文化和商业有机“嫁接”起来,这样才能让音乐节持续、固定地办下去。

一个音乐节最关键的工作,一是寻找市场与文化的“契合点”,二是找准自己城市的“文化定位”。如果广州的音乐节想找到一个有别于北京、上海的突破点,就必须基于自身的“城市性格”进行策划。比如说,“音乐之城”维也纳,它的定位就是古典音乐,每年都有许多档次很高的演出在当地上演,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也是,像“歌剧音乐节”、“森林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各自的定位非常明确,影响力不断扩大。

说回广州,早在20年多年前,我和陈小奇等一批广东著名音乐人便提出了想要在广州建设“流行音乐城”的构想。同样的,广州要做国际音乐节,根据城市性格、找准自身文化定位非常重要。在我看来,广州做国际音乐节以“流行”或者“流行化”为特色,是很有优势的。

孙孟晋 知名乐评人

盼望音乐节

发挥革命性推动作用

国内举办音乐节还处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阶段,从运作体系到场馆条件,很多方面与国际上一些大型音乐节还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国内的音乐节,尤其是流行音乐方面,如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等等,在吸引民众消费、宣传推广等方面做得较好,在年轻人当中很有吸引力,一个音乐节可以吸引大家去听听音乐,喝喝啤酒,这是很好的事情,但我们也应当看到,迄今为止,这些音乐节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本身,还没有起到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在开幕式上推出新人新作、民乐精品等等,我对此是看好的,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希望政府的这些举措能够带来本土乐坛真正的进步。而在本土音乐节的实践过程中,我的建议是,可以考虑提高音乐种类的多样性,在古典音乐节之外,尝试多组织一些摇滚音乐节、爵士乐音乐节等等,以增强艺术家和观众的交流,丰富人们对音乐的认知,激发他们对音乐艺术的热情。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2-12 09:50 , Processed in 0.14238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