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稳,声部间不许交插。低音部始终是和声中的最低音,决定着根音,故它不仅起着基础作用, 而且领导着和声的走向,其作用十分重要。 “四部和声”的写作是作曲的重要技能之一,作品 不论大小,均应以此为起点(主旋律确定之后,即着手和声写作)。配器使和声织体具体化。(由 于不同的乐器分属不同的声部,故总谱可按和声声部写,也可按乐器分组写:如弦乐声部、铜管 乐声部、木管乐声部…)不同作曲家的和声风格往々各异:或富丽堂皇,或雄浑宽厚,或清澈透 明。如瓦格纳的作品即以华丽著称。
, R- L( F5 F* }! B* p2 p' `) y( R' A0 v
% ?) Q# `, V! F; C㈣ 和声的进行、连接、“解决” ) y" z0 [% G, [/ L
和声在乐曲进程中要不断地转换、变化、中止;各声部也要为此恰当地过渡, 连接。因此 这是写和声的基本功。和声进行的基本特点是由“稳定”到“不稳定” 再到“稳定”;由“协 和”到“不协和”再到“协和”的交替循环。其功能进行的 图式为:T-S-T,T-D-T 或T-S-D- T。小说《你别无选择》中多次提到的所谓“功能 圈”就是这个意思。该小说中还提到“解决” 这个术语。这是指不协和和弦(如七和 弦)在进行,连接中向协和和弦转换的方式,其基本法则 是将各声部的音向各自最靠 近的协和音过渡,如 7→1;4→3,等;而协和音保持不变。 9 o3 _ s* Q, E# n3 u9 x
0 q6 @6 A3 u4 f6 a4 b' W㈤ 关于和声的“力度”
2 C/ @; d& A! {' s; I) c 《你别无选择》中的那个叫森森的高材生热衷于模仿贝多芬,但由于贝多芬“力度盖世” 而使得他成天在钢琴上乱砸以寻求“力度”。他的一句口头禅是“妈的,力度!”通常力度是指 音响强度,用意文表示,如“p”代表“弱”,“f”代表“ 强”,“sf”为“特强”等等。但 这里的力度则是另一个概念,否则用脚踩钢琴那 “力度”一定超过贝多芬。小说中的“力度” 主要指音响效果的力度,即和声的力 度。和声的力度大概与和弦中包含的泛音系列的谐振频谱 有关。因此也就与声部的 数量及音程距离有关。一般说来,小三和弦的力度不如大三和弦;单 音程的力度不 及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的力度;协和和弦的力度不如不协和和弦(减和弦除 外) 。所以森森才“在九和弦再叠加一个七和弦”。*如何学习和声学
1 L& X) ?5 @- [. F- d. i/ y$ f+ n$ I4 x) D1 z0 X
(1).充分理解基本概念,不必死记规则。和声学规则虽多但限制却少。况且记住 这些“禁 条”就不会犯大错,因此应先记“禁忌”。 / U; q# f1 j/ e) t
" E' u! o* w ?. g: p; R( l (2).坚持做习题。音乐不同于数理化,它无绝对的标准,习题也非一种答案。只有多做多练 才会记牢,提高。 " Y0 z9 J, m( H* m/ @2 M
2 G0 z+ a2 G) r! i2 t (3).多听名曲。这实际上是最有效的手段。初学者可多听简单,好懂又好听的曲子。
& b6 ?" y2 u$ a, W7 O. Y+ o
4 ~, i6 t1 b: f: F7 I. G" ?二.曲式学
2 a7 W, a4 A* v( _1 I3 Q 曲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形式。有“单段体”、“两段体”、“三段体”、“变奏 曲式”“奏 鸣曲式”及“回旋曲式”等。各主题乐段用“A,B,…”表示。如“两 段体”的曲式图式是 “ AB ”;“三段体”的图式是“ ABA'”,第三段 A'与 第一段基本相同。儿童歌曲多为 两段体甚至一段体;通俗歌曲多是三段式。而“圆 舞曲”则常采用回旋曲式。 # B- J$ j' e$ d/ |" w
5 |7 @+ r) A" v/ p: B# ~ }1 H
三.复 调
, W" d. }9 J6 z “复调”是相对于“主调”而言。如果只有一个声部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