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90|回复: 1

[音乐知识] 关于押韵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35

听众

8585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中级

积分
18557

活动最佳作品

zgycgc 发表于 2013-9-21 10:3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普通话语音系统
9 O; |) Z+ ^: t4 t声母: 21个辅音声母,   q! A- h4 i* {6 p0 a& z
韵母 :39个,从结构成分看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
* f) e0 e6 ]4 W9 L( m1 Q声调 :声调是贯穿整个音节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 n" D. _: a* z! i8 Z
音节 :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声韵调的配合有一定的规律。 : d- _/ V6 U5 o$ e" e
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音节拼写有一定规则,主要内容包括:①y、w的使用,②ü上两点的省略,③iou、uei、uen的省写,④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的使用,⑤连写和大写。要正确运用汉语拼音方案,就必须掌握这些规则。 ) T0 k, e8 D9 g8 U; E1 z
二、押韵和韵辙 7 G- ^, C( t1 Y) h) A
1.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
5 n6 V1 i! |2 O3 W0 m% f: X4 w2.押韵是指在特定的文体里,在某些句子的一定位置上使用同韵的字。押韵的文体称韵文,诗歌是最常见的韵文。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 z- |1 X% u2 p. F1 D: \9 Q  3.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什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 M* [) G- L, [1 t- s5 c  一般认识: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的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ōng,其中 g是声母,ōng 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lóng,“宗”zōn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6 ], e8 G1 o3 ~& V% ~) f: ^准确认识:韵”与“韵母”不同,韵指韵母中不包括韵头的部分,古代的时候韵还包括声调的成分,同韵的字必须同声调。
3 a' I  c/ X, R5 D韵头是指复韵母中韵腹前面的元音,一般由高元音充当,发音不响亮。普通话中有i、u 、ü[y]三个韵头。 9 z% t$ R( q% _3 k
韵腹是指复韵母中开口度最大、发音最响亮的元音,也叫主要元音。如ua[uA]中的a、ei[ei]中的e、iou[iou]中的o。 韵腹前面的元音是韵头,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是韵尾。 3 I/ ]- t" Q  L9 S7 c! A& `2 U& M! @
韵尾指复韵母中韵腹后面的元音或辅音。普通话中有n[n]、ng[?]两个辅音韵尾和i、u两个元音韵尾。如ei[ei]中的i、iao[iɑu]中的u、an[an]中的n、ing[ing]中的ng。
7 k3 z! p9 c5 ^( q! R3 k  4.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押韵的位置一般在句子的末一字),所以又叫“韵脚”。 / ]% e% u% i$ m
试看下面一个例子: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8 _3 ?% z( D' Z- T, x" c" q1 x
茅檐常扫净无苔(tái),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 D* d9 _$ `9 }  U) }9 o0 V' O6 B/ x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0 J; W; s# G# Z4 |3 Y" S" O$ h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绕字不押韵,因为“绕”字拼起来是rào,它的韵母是 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象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 I/ E8 ]4 v* T  [# F  A2 `0 D  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 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 o, G6 N9 @! K0 v例如: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 p; D2 O2 ~" @. D5 @0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 `& Y6 H, F6 ~* Z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9 q: ~$ m. c3 G4 A( ]2 W8 J“麻”、“家”、“瓜”的韵母是 a、ia、ua。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 p$ r4 y2 t, x5 v) x2 |
练习:春眠不觉晓,(xiǎo) 处处闻啼鸟。(niǎo)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shǎo) 分析:晓、鸟、少字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ǎo”,而第二句中“声”字没有押韵。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第一句则可押可不押。
5 X, K: T) W/ e% a5 y, l  4.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 v4 w* Y% x/ J' m% k& T但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
% A+ \* c0 j/ M9 t5 I2 w例如:山 行 [唐]杜牧 , J- R* m6 H) b0 K. D2 N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去深处有人家(jiā)。
7 W! s9 C- B& z; z) T/ i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8 v, G2 X& \- ~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xiá(s 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 , }. ?! H: }9 T- A  V
又如:江面曲 [唐]李益
# \0 v( |2 Y. f; v" N+ d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ī)。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 + h2 s, h. a0 E+ l" O
在这首诗里,“朝”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的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象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6 A8 s4 `1 F/ j: C  古人押韵是依照韵书的。古人所谓“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还是基本上一致的,仿照韵书押韵,也是较合理的。宋代以后,语音变化较大,诗人们仍旧依照韵书来押韵,那就变为不合理的了。今天我们如果写旧诗,自然不一定要依照韵书来押韵。不过,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却又应该知道古人的诗韵。
. A* V6 A- u3 m8 m+ H2 T) b2 d0 g& Q三、现代诗歌 4 D) o( f, b8 k, O
古人的诗都是依照韵书来写的。但由于岁月久远,今古语音变化较大,再按古人的韵书来写诗,就变得不再合适了,而且弄不好,会造成别扭的感觉。所以我们今天写诗只要按照普通话的韵脚来使用就可以了。
4 g5 J9 m6 {  }4 _% v  现代押韵一般不考虑声母、声调和韵头,也不要求韵腹、韵尾完全相同,在韵的归并上,相同、相近的韵母经常可以一起押韵,可归为一个韵。例如:
' o- Q( M$ @1 ^) ^像园中的韭菜,不要割,(e)/让它绿绿地长着 (e)/像谷底的泉水,不要断,/让它淡淡地淌着 (e)/像枝头的青果,不要摘,/让它静静地挂着 (e)/也许,人总有那么一点,/想忘又不能忘,想说又不能说 (uo)/像怯光的蝙蝠,/扇翅于黄昏的角落。 (uo) $ e8 K! `! L/ ^: M1 c! E6 [
  e同uo发音相近,可以押韵。 : p+ h1 C2 L' W' n9 u# c% F6 u4 ~1 d/ F, h
  四、十三辙与十八韵
3 d/ e* _# b' f- P# ^6 d  辙也是韵的意思,将同韵的字归并在一起,就形成一个一个的韵,宋代的《广韵》分为206韵,明清以来的白话讲唱文学则分为“十三辙”,现代人使用的十八韵则是根据黎锦熙等编的《中华新韵》,现在做诗押韵一般根据现代语音,按十三辙或十八韵押韵,而作旧体诗则要根据古代的韵书来押韵。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万

积分

228

听众

1万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精英

密林老狼

积分
42716

论坛元老

密林老狼 发表于 2013-9-22 07: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学习   支持佳作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8-3 08:25 , Processed in 0.11921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