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剧《妈妈咪呀》中文版在国内演出市场刮起的旋风还未过去,《猫》中文版又开始了火热的巡演征程;最近热映的电影《悲惨世界》,又让音乐剧在银幕上风光了一把;以阿炳故事为基础的《二泉吟》、《聂耳》“升级版”的《国之当歌》以及王晓鹰导演的《断桥》,作为国内原创音乐剧的代表正在上海集中展演……虽然关于中国是否有消费音乐剧的土壤的争论还在,但国内音乐剧创作与演出一直未断,新的探索值得我们总结,存在的问题更需要及时指出。7 Q/ q! o: u$ l* U* L
& [: H0 d) \$ l 用经典打开市场大门
( |/ b, m* y3 ]# H. z* w' C2 W
) g7 B# R* l$ V3 q& _ 的确,音乐剧是都市文化的象征,音乐剧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深深地打上了市场的烙印。我们现在的都市化程度、工业文明程度、消费市场的成熟程度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都远远不够,缺少消费音乐剧的气候和氛围。这也是为什么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经济基础好、工商业发达、和西方文化交流较多的城市,需要担起音乐剧市场探路者的角色。
- _: V1 \. ?7 V& n0 o7 B5 N8 m+ v# i: G1 P( ]8 J
培育市场至关重要,但艺术市场靠什么培育?我认为,一是作品,二是市场运作。普及和培育市场需要那些质量高、口碑好、能吸引广大观众的作品,就像我们普及交响乐,就必须要用贝多芬的作品,因为它最能代表交响乐这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和精神。我们现在还处于开拓音乐剧市场的初级阶段,当很多观众还不知道音乐剧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更要用经典的、最能让人感受到音乐剧魅力的作品来进行普及,用它们来打开音乐剧市场的大门。至于市场运作,这些年上海大剧院组织了若干个音乐剧推广小组,深入到大学、双语学校、外企、新天地广场等进行音乐剧的介绍和普及工作,效果很好。除了这种推广,口碑相传对音乐剧来说也非常重要,所以好的音乐剧才会长演不衰。/ |' ^1 g: T3 y. V
* H$ ^: y5 ^3 f1 m4 Q5 t
讲好故事是关键) o2 Q- x. f( g, Z
! p. I3 F1 d( ?
经常听到一种议论,说音乐剧应该以歌为主,辅之以舞蹈,要有动听的歌、悦目的舞,要载歌载舞。我本人学古典音乐出身,又在芭蕾舞团和交响乐团工作过,对上述论点一度也十分赞同。但在不断引进欧美经典音乐剧以及长期观摩那些久演不衰的音乐剧之后,我开始思考,中国创作出来的许多音乐剧,歌并不难听,舞蹈也非常不错,但就是不够吸引人,也很难长演不衰,什么原因呢?
/ Z! T1 A3 }" {1 a/ g4 I: r& {
! X. x9 v, i( t$ r: P 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认清音乐剧的关键。音乐剧的关键应该是讲故事,它通过音乐、舞蹈、美术、戏剧表演来叙述剧情,感动观众,雅俗共赏,一切都围绕讲故事而展开。现在中国的音乐剧对于这一本质还缺少深刻的理解。有意思的是,前不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讲过这样一句话:“我没有做什么,我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莫言讲的故事真实动人,讲了很多大家不知道的事,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音乐剧也一样,中国其实有成千上万的好故事,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做成音乐剧,但文学基础是最重要的。综观国外那些优秀的音乐剧,都有一个创作的“窍门”,那就是从其他艺术门类尤其是文学名著中择其精华,像《悲惨世界》、《基督山恩仇记》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狮子王》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获得灵感,而《西贡小姐》几乎是普契尼歌剧《蝴蝶夫人》的翻版……中国的音乐剧创作者不妨尝试着走这一条路。" z" n0 @5 _0 {7 s6 ~; O; u
5 A' h' e( T# s4 f: q$ i 中国音乐剧的多与少6 e0 N. c3 S) g9 S# F7 C
* G3 _& g0 G5 \6 e 中国的音乐剧之路已经走了几十年了。据不完全统计,最近20年来中国产生了约80部各种类型的音乐剧,但几乎没有一部能久演不衰。其中不少是在对音乐剧的本质存在认识误区、类型没有厘清、产业规律缺乏认识的情况下,就匆匆制作,草草收场。
8 t% w5 @7 j' ^' e8 C; u2 @- l2 n0 S/ m
再多一些种类?话剧加吉他即音乐剧、歌加舞即音乐剧、有乐队加盟即音乐剧,现在小剧场演出中冠以“音乐剧”之名的越来越多,这些似是而非的作品模糊了音乐剧的特性,也在干扰着音乐剧的传播与市场开拓。音乐剧不意味着综艺艺术,不是歌、舞与剧的拼盘组合,它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机制和艺术形态,不认识到这一点,种类越杂,真正的音乐剧出来就越难。6 n; j9 w+ n" L8 q9 B6 h) g
6 q9 r+ O6 y" y8 u- {8 g2 j4 A# B 再多一些明星?流行音乐是造星产业,再加上现在有众多的选秀节目在催生新人,使得一大批演艺人才从拼唱片转向了拼舞台。国内某些音乐剧一上来就打著名歌星的牌子,想靠明星拉票房,但对音乐剧来说,驻场演出的长期性是考验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显然不是明星效应一哄而上可以解决的。明星可以为一部成功的音乐剧增光添彩,但无法挽救一部不成功的音乐剧。相反,一部成功的音乐剧可以制造自己的明星。
0 D2 U4 @3 |) l& G$ W0 k+ L
4 @0 S0 A: X4 U0 t. T1 t7 \ 再多一些民族色彩?音乐剧是舶来品,有人套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主张创作“民族音乐剧”,现在也有不少加入中国音乐曲调、民族舞蹈样式的民族音乐剧实验。这恰恰是一种不自信的心态。现在音乐剧界有英国音乐剧(伦敦西区)、美国音乐剧(纽约百老汇)的说法,二者在创作手法、风格把握上确有不同,但这里均没有引入民族的概念。我认为我们不妨就用“中国音乐剧”的说法,可以讲述中国故事,表现中国文化,但“民族化”不该成为不专业的逃脱借口。" w/ T x4 P% f+ v& w9 m
* g! t8 \+ H b3 Q, L, ]& w
而与这些“多”的误区比起来,我们的音乐剧现在最急迫的问题是“少”。好作品少,从事创作的人少,既懂艺术又懂市场,并且能把剧本作者、歌词作者、作曲家、舞美设计师、灯光设计师集合在一起,激励他们共同创作的专业音乐剧制作人少,业界和研究界对音乐剧艺术特性和市场规律的分析总结更是稀少。音乐剧的创作与演出,还需要更扎实的探索。* d2 ?7 y6 J6 o* ^. x1 d% \: l$ ^0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