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旋律是灵魂,各种乐器的组合就是血肉,那和弦的编配就是给这个旋律穿上了一件外衣。 % I4 `) Y8 E) x0 H: X/ m
在我们编配乐曲的时候,仅仅考虑各种乐器的组合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和声在乐曲中的作用,从而选择正确的和弦,使乐曲更好听。
0 g4 o6 g# ?7 Q5 P1 z和声的功能有三类:主功能、属功能和下属功能。
6 [, W. \) j* _/ p, D) K9 W* H1、主功能具有稳定作用,代表主功能的和弦就是主和弦(Ⅰ)
5 L& k9 b2 _- B) W" L2、属功能(Ⅴ)和下属功能(Ⅳ)都属于不稳定功能,均倾向于主功能。 " x) L% E3 u: h, i, t8 x3 t( ]
我们在编配和弦的时候,最主要使用的功能和弦就是正三和弦:主和弦(Ⅰ)、属和弦(Ⅴ)和下属和弦(Ⅳ)。主和弦就是由调式上的第一级、第三级和第五级构成的。属和弦是由调式上的第二级、第五级和第七级构成的。下属和弦是由调式上的第一级、第四级和第六级构成的。
% F2 i- n" @4 Z& U% \9 g% p一般说来,主和弦、属和弦、下属和弦在一首乐曲中是有一个大概的顺序的:主--下属--属(或属七)。这里就还要涉及到一个属七和弦的问题。属七和弦可以看作是属和弦的一个变体。它由调式上的第二级、第四级、第五级和第七级构成,只比属和弦多了一个第四级的音,比属和弦更加不稳定。一般我们多在乐段或者整个乐曲的终止式上用到它,它的作用是实现一个由极不稳定到稳定的过渡,使乐曲的结尾更有结束感。 9 Z2 {. i t0 u4 w8 D
在很多时候,在一首乐曲中还要用到不少的副三和弦:调式上的第二级、第三级、第六级和大调的的第七级为基音构成的三和弦。他们在乐曲中的作用与正三和弦中的Ⅳ、Ⅴ相似,也是用与营造一种不稳定的音程,从而进入稳定。
$ I& }, Q9 U( j% ^* k1 k6 I+ X在乐曲中出现副三和弦到稳定音程的过程称为副三和弦的解决。一般来说多数都遵循一个规则:将副三和弦的每个音转移到具体这个音最近的、构成稳定三和弦的音上。例如:由Ⅱ、Ⅳ、Ⅶ构成的减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减六和弦,解决时就应:Ⅱ--Ⅰ、Ⅳ--Ⅲ、Ⅶ--Ⅰ(高八度)。并且在处理的时候(包括编写其他和弦的时候)要注意尽量避免纯五度音程的出现。
/ X7 K4 J- U& a4 u w其实和弦上的“文章”还很多,这里只说了一点常见的几种和弦。多数是靠我的一点经验和《音乐基本素养考级教程》来总结的,有什么不够完善的地方还请见谅。 # `' G! d% F5 s1 b
0 e0 ~9 z9 ]- i0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