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七) , d' _6 Q+ `+ I( N
E8 }/ F, `/ P: A: d) }) G/ K
重点是练习咬字清楚。
6 _; N! I: X8 `- C) ?9 \4 H" d/ ]) ]) b) _ P* T
首先把发声部份调整, # ~9 Y. P$ u' n9 v( w
5 o0 Z5 H* |0 u% T一.拍拍胸口,清清腔口。
8 Z: }/ `7 i1 M: f7 v& M0 u2 t4 d7 u6 ^2 I+ w
二.吸气要深,吸气时两旁肋骨向横扩张,目的是调节共鸣通顺。 , B4 s. D$ o) N; o/ u5 y
+ W7 w) [1 m; J三.放声吐出“开、齐、撮、合”四个字,原因━━开,是把口腔张大;齐,发出齿音;撮,让字音集中;而合的意义是锻炼唇音。
- U- c& N# X2 t: x7 Y8 K9 q3 Z9 |. T) o/ g- \& ^% f2 {# A
这是练习吐字清楚的第一步,请各位紧记各式练习。 / I! U, w4 C# B6 e! L# c
& x# U* _6 ` o3 N7 ?(之八) 2 |5 d$ f( y/ G
z! R# L: D8 g! h+ u1 g
有朋友问:「唱歌走音,高音不成,低音不就,想一展歌喉,可惜开口难听,我该如何?」
3 g% C, W0 r; Y) w4 Z
4 N. }8 H9 G& s3 e3 L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大的唱歌缺憾,现在就“走音”作题目。 . y" p: z X6 c2 L6 l9 w
, M) W8 R" u1 s+ G' c$ C
1.慢慢扩张“横膈膜”,深深吸气,支持着不要把气呼出。 # w7 m V$ ~3 Q/ I- F
( l. z& _2 Y+ W* _/ }! ]2.支持的气息到了顶点,马上用手以快速节拍;拍拍胸口大声用不规则的“呵”音随气而“呵叫”。 % }: R, A2 Y% v: u7 t) _
' I) s5 z$ Z5 _ c4 ?
3.两手前后左右拍打及按摩头部,力度要适中,目的是令头腔共鸣提升。
+ q/ I/ k+ K* T
. x% J w8 g) i+ U8 T8 C注意:这招非初学者的歌唱“良方”,如果初来访客,敬请由歌唱第一式作起步点,后会有期。 9 J5 ~% E2 v8 I9 G" M
* A) e% G8 r4 K3 B! m% K( ]
(之九)
" J. u7 i' H! n" t" n7 x9 f练习连音━━
4 b/ k+ e# O+ N$ @8 p6 @6 o# a
; P( G( F: W3 N首先吸气,吸气时两旁肋骨微张,气吸至七分满便可以,因为吸气太深,太满反为令人容易泄气。 & t1 L$ M! [: Y- x9 C% V
7 H+ N) V0 ~+ s3 Y4 ~% `# A唱出FA音,由1---/2---/3---/4---/5---/6---/7---/i
1 _3 Y+ _3 L8 d4 s O: C2 s1 z2 |# r. B! V
再以MA音重复以上音程,每唱四拍吸一次气。 1 H& l. M7 u, E" { T$ H
8 [) v K! S( e+ J& d+ N1 k3 w0 e
记着练音阶的时候,吸气呼气要安静,发声不要让声音震抖。 0 S8 l, J* s1 \5 Y' r6 M, Y/ U
7 u. f' c+ S9 w% v% T4 M
目的:这一式是训练歌声的穿透力。
. J! r! c, a$ z, c8 r* Z( v1 c
" }; E3 q0 P: w一连九式高唱入云音波功,各位有心练歌朋友;可有一招一式按部就班练声练气练唱歌?
6 W6 m6 M) b# Z5 q/ s* M& F% U" E' Y1 r
我用“暂别篇”这名字;是有用意的。「声音」是看不见的东西,要拥有一把好嗓子,要经过很多不同的训练方法,很多时不是依书而习,就可以得上歌唱大道。因才施教,因生理条件而判断练声方法,是至理名言。
& v5 G( y! G4 T7 i7 o* n: h( h d W/ T3 M3 V0 n
我这九式练声法,是献给各方朋友作为打好声底基础的歌唱良方。请各位朋友持之以恒,将每一式反覆练习,时间定然证明你们声音亮丽了。 3 @: |+ i4 d, v& ~# |+ G* W3 ]
3 D+ K( Z5 j4 a
通俗唱法的艺术特征 5 S- @2 a7 O+ v$ W! Q( F( N: @
5 ]) L+ o: w: t& X5 S. U! A8 h. j: |( R2 i
1.质朴的声音
( j; u% ~; u, b2 `; l5 j: t通俗歌曲内容与形式的广泛性和平民化,使得其演唱者的普及程度亦十分高,也就是说,多为未受过专业声乐训练的人员。因此,通俗唱法的声间运用,大都接近自然形态,也就是一种质朴的本色的声音。即使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多种声乐艺术的发声方法,并且自身也在变幻升华,但其基本特征仍是质朴的。在现代社会,许多专业性质的通俗歌手已把通俗唱法的水平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都十分小心地保持通俗唱法的这一重要的艺术特征,从而使之既有别于已形成成套科学理论体系的美声唱法,又有别于饱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民族唱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质朴的声音已不仅是一种天生的自然形态,也是通俗唱法为区分于其他唱法的一种刻意追求。 + L" h! ?! G+ ^' G; D
2.独特的韵味
/ H. D! z5 ]9 n9 e韵味独特亦是通俗唱法重要的艺术特征。在业余歌唱爱好者中,大多并未接受过声乐训练,嗓音条件一般,但演唱通俗歌曲时,仍颇具艺术感染力,这正是因为通俗唱法的平民化与广泛性,造成一种纯真动人的韵味。这种韵味,可以是歌曲演唱风格质朴率直的体现;也可以是其独特的声音技巧,包括声音的控制与放开、强烈与轻柔的对比以及气声、哑声、嘶裂声、喊唱声等等的灵活运用;也可以是情感表达的本色与自然。总之,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本色意韵。 - B1 W5 F9 k$ |2 E! m
3.夸张的表演
* K8 A: L0 `9 Z% a通俗唱法在表演中,除完成歌曲演唱一般要求节奏、音准及吐字清晰之外,还常运用声音或形体动作的强化来达到情感的表现,即往往借助于夸张性的表演,加上电声乐器的强力伴奏,更常把这种夸张的表演形式推至极致。这种表演所造成的氛围,已不仅仅是歌唱者自已投入,而是扩展开来,对周围的观众,具有极强的煽动性。这也正是众多的青年人为之倾倒的缘故。
- n( h1 H: a3 ^( B7 v3 B4.自弹自唱,歌舞一体
, _6 A7 T& F+ @+ W/ g通俗唱法的歌手一般都比较注意外部形体的表演。有的借助一样乐器(一般是吉它),自弹自唱,有的在歌唱的同时,配以舞蹈动作。舞蹈动作的选取或编排,都是根据歌曲的风格及情绪来设计,大部分通俗歌手,多只在唱的同时用手势或脚步的变化来辅助表演,而有的歌曲舞蹈性较强,就需要专门为之设计动作。通俗唱法的形体动作,多是借鉴现代舞的某些步态和身段,如霹雳舞、拉丁舞、的士高及太空舞等等。通俗唱法的这一艺术特征,最能吸引青年人的参与。 $ u6 C% P$ D( l" ]. w" C2 I7 |. a
三种共鸣的问题 2 l6 h' X* J$ P
人的发声要用各种共鸣支持,我称之胸、口、头腔的立体声。最低的共鸣是胸腔共鸣,可以练习发出牛的哞叫,很低很浑厚。这时候你如果手扶胸膛的话,会明显地感到它的颤动、它的共振。要发出这种共鸣就要放低喉头,使喉的基音和气管胸廓的振动结合起来。用好这种共鸣才可以使你的声音音量大声音竖,具有美声的特点。当然,若学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可以略关一些低音共鸣。注意,只是关一些,不是没有。只有做好低音,你的声音才会有根基,才会有收放的本钱。
8 `# C2 F# C1 D! y2 ~2 B% w
5 i9 b/ W9 c7 W7 n; \" q P* p/ S口腔共鸣也就是打开口腔,放出这一部分的共鸣,具体的做法可以用吞汤圆的方法先打开喉与口腔的空间。再找共鸣。口腔的共鸣要先做一松一提。松就是放松放平舌根。有的说法舌是歌的大敌,而中国人语音发音机制复杂,用舌根辅助语言的作用大。中国戏剧的发音又以咬字清楚为出发点,这样使有些唱歌的人会因为咬住了字而行不好声。如果你发现有人唱歌发声有困难,十有八九他的舌根是绷紧的。检验方法用指(本人用大指)按下巴中舌根部,看看是否绷紧。
, Y% n; O' x$ E- o5 g3 @( k2 S' ^, d" {+ r7 w# ?5 Z8 e Z- y. @
放松舌根有许多方法,我的做法是:请你把舌全部吐出口来,左右摇头使舌晃动,不晃就是紧了。要注意使舌的形状成方形而不是尖形。有了舌的放松,再做发中高音的练习。这时候,舌在口外没了,不能后缩。习惯了不用舌发音的唱,再一点一点地把舌放回口中,最后舌完全回到原来的地方,为了防止它的故伎重演,请发声时用舌紧抵下齿,防止它后缩紧张,堵了声音的通道。 * W% Z( u: Z4 h: }
6 L5 I# A' Q4 o: F: u. z% @4 J一提是,要注意用面部的表情来帮助口腔中小舌头的提起。小舌头在咽的上方,有时我们感冒会发现它软塌下来。我们要有意识提起小舌头,使口腔获得向上发展的空间。解决了舌和小舌头的问题,口腔共鸣比较容易做到做好。
; T( P5 R3 b8 N* i
2 x7 F1 {- x% {) O# {2 S( j' i头腔共鸣是一般的人不容易体会的。有人说我们头上有许多扩音器,我们要打开它,就有了共鸣。这种扩音器就在我们的头腔和两颊,那里有一些空腔,可以作为头声的共鸣箱体。
6 o* `. J% C% z. y怎样使自已感受到自己声音音质的微小变化?我这里有小窍门告诉你:一般人,第一次听自己录音时会说,那是我吗?这种怀疑的根本原固是,平时你听自己的声音是通过固体(你身上的骨骼)传播的,而听录音才是通过空气的途径来听你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你的声音,别人一贯听到的你的声音。我们想知道自已声音的细小变化,用听录音的办法最好。有时我们也用"大耳朵"的方法去直接听,那就是对着墙角用双手扩大耳廓面积,*墙的反射和"大耳朵",使我们听清了自己的音的本色。
6 C$ b' P3 k' y, `* X. ?/ w0 U' ]0 [. C) V0 M
头腔共鸣的练习要在高音区,具体说要在D2以上的区域才能很好发出。把脸上帮助发音器官都动员起来,扬眉、瞪眼、耸鼻、毗牙,把发高音的面部器官统统提起来。声音出咽后,把它引向硬颚和鼻咽结合部,使一半的声音从口中放出形成基音,另一半向上从鼻腔出,带动蝶颌窦振动形成共鸣。这种有泛音加强和支持的基音,会使你感到声音突然明亮,这就是我们想往的头腔共鸣。此时你若用手摸鼻眼处会有振动,有时振动在头顶出现,我们人人自备的扩音器终于打开,美妙的头声会使你的歌声更美。 " ?: L& w4 ?8 z. `) O
1 n# G) G, D( q: H3 N' G胸腔口腔头腔的共鸣不能在各自的音域里分割使用,我们要把它按一定的比例混和使用。唱低音要开一点头腔,唱高音要留一点胸腔,这种"立体声"才没有过渡的坎,别人听起来也更觉自然统一流畅。当然特殊的唱法如约克调和高腔唱法另当别论,他们人为分割共鸣区,使之具有特殊的效果,为特殊的歌曲服务。这与我以上所说的"立体声"是两码事。
6 M* v- B# \2 g4 X& B# h: d5 ]! a' [/ D e( T# i" B
声乐专业的教学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技能训练、艺术训练和专业思想教育的课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科研和艺术实践,对声乐专业的技能结构及其训练、知识结构及其治学方法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一是希望能给已在学习或准备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有所启发和帮助,同时也希望能和广大的声乐教师探讨交流我国声乐 % L- M9 f4 {8 D! ?) U( Q
专业教学的方法和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