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所说的古诗,主要是分成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所谓的近体诗,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格律诗。这个概念对初学的人比较容易混淆,大家注意一下。
(关于诗的种类,问题是相当重复的。《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沉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现在我们试就上述三种分类法再参照别的分类法加以讨论)
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
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b、押平声韵;
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比律诗的字数少一半。五言绝句只有二十字,七言绝句只有二十八字。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律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是押平声韵的,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这可以归入古体诗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这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说: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乐府和绝句,有些属于古体,有些属于近体。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1
二:格律概说
格律体是在唐以后形成的,而且形成了一套相当严格的格律制度,包括诗词都有。律诗的规则是:
一是用韵有严格的规定,大家打开这个地址:http://www.juzhai.com/yashe/shijing/jiandan/k-108.html
古人写律诗,是严格地依照韵书来押韵的。韵书的历史,这里用不着详细叙述。清代一般人常常查阅的《诗韵集成》、《诗韵合璧》等韵书,不但可以说明清代律诗的押韵,而且可以说明唐宋律的用韵。一般人所谓“诗韵”,也就是指这个来说的。
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所以我们在这一节里只谈平声韵;至于仄声韵,留待下文讲古体诗时再行讨论。(南宋淳佑壬子年平水人刘渊编《壬子礼部韵略》是107韵。106是把迥和拯两韵合并。虽然大多数韵书采用106韵,但不能说107韵为错)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没有别的意思。
大家不需要了解它为什么这么分,写诗的时侯,押哪个韵,就只能用这个韵部。
一般来说,初唐的诗,不是那么严谨合律,但是中唐晚唐的诗,对押韵是相当地严谨。
在这里举例说明一下押韵:
比如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比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里押的就是上平十四部的寒韵:难,残,干,寒,看。
二是平仄有严格的规定。
http://www.juzhai.com/yashe/shijing/jiandan/ping.html
大家看看这个地址,我总结出了十六种谱式。大家记熟了以后不用再对照着看。
我们平常说的平仄,那么它的基本规律就是:你一句诗哪个位置应当用平,应当用仄,都有相当严的规定。
无论是平仄还是押韵,都需要辩别四声,到今天为止,四声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比如竹,菊在古韵中都是入声部,可是现在读起来是平声。
古音和今音的对照,大概是这样分的:今音的第一第二声约等于古音的平声,今音的第三第四声,约等于古音的仄声。
具体来讲讲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必须先知道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
声调,这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共月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都还保存着入声。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内蒙古)保存着入声。湖南的入声不是短促的了,但也保存着入声这一个调类。北方的大部分和西南的大部分的口语里,入声已经消失了。北方的入声字,有的变为阴平,有的变为阳平,有的变为上声,有的变为去声。就普通话来说,入声字变为去声的最多。其次是阳平;变为上声的最少。西南方言(从湖北到云南)的入声字一律变成了阳平。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1
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不能详细知道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平声应该是一个中平调,上声应该是一个升调,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入声应该是一个短调。《康熙字典》前面载有一首歌诀,名为《分四声法》: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种叙述是不够科学的,但是它也这我们知道了古代四声的大概。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
甚么字归甚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动词的时候解作“做”,就读平声(阳平);用作介词的时候解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现在试举一些例子:
骑,平声,动词,骑马;去声,名词,骑兵。
思,平声,动词,思念;去声,名词,思想,情怀。
誉,平声,动词,称赞;去声,名词,名誉。
污,平声,形容词,污秽;去声,动词,弄脏。
数,上声,动词,计算;去声,名词,数目,命运;入声(读如朔),形容词,频繁。
教,去声。名词,教化,教育;平声,动词,使,让。
令,去声,名词,命令;平声,动词,使,让。
禁,去声,名词,禁令,宫禁;平声,动词,堪,经得起。
杀,入声,及物动词,杀戮;去声(读如晒),不及物动词,衰落。
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叹”,“看”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直到近代律诗中,往往也还读平声(读如刊)。在现代汉语里,除“看守”的看读平声以外,“看”字总是读去声了。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时有平去两读,至于用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去声一读了。
这个没有办法,大家以后只能多看多记。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2
三,说说对仗
对仗是指句子的意义相对或相反,律诗中严格要求对仗的只有颔联和颈联。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古代诗人们在应用对仗时所分的词类,和今天语法上所分的词类大同小异,不过当时诗人们并没有给它们起一些语法术语罢了[38]。依照律诗的对仗概括起来,词大约可以分为下列的九类:
1、名词 2、形容词 3、数词(数目字) 4、颜色词 5、方位词 6、动词 7、副词 8、虚词 9、代词
同类的词相为对仗。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四点:(a)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b)颜色自成一类。(c)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这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d)不及物动词常常跟形容词相对。
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连绵字当中又再分为名词连绵字(鸳鸯、鹦鹉等)。不同词性的连绵字一般还是不能相对。
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名词还可以细分为以下的一些小类:
为了说明的便利,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
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现在试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2
第二章:音韵
音韵,英文Rhyme。音是音节的音,韵是韵律的韵。结合起来看呢,音节是说诗词读起来要抑扬顿挫,不要呆板或者拗口;韵律是说读来觉得顺口,让人不知不觉就读完了。音韵好比一个人的外貌,内容是灵魂,技巧是风度。外貌不好,灵魂和风度再强也是不完整的。(二公子专文谈过字的外形问题,不过我认为那太过了)
音韵说起来比较复杂,其实它有个大原则,那就是读起来不可太滑或者太涩,尤其是不可太滑。基于这点考虑,大致就可以推断出诗里面为什么不允许三连平等。一般人们说到诗的音韵,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什么意思呢?七言里面一句有七个字的,这七个字第一三五字是可平可仄的,但第二四六字须按“平仄平”或“仄平仄”来排,最后一字即是韵脚或者仄声。那么综合一下一句里面的变化,七言可分为以下几种格式:
一、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平平仄仄仄平平;
四、仄仄平平平仄仄;
以上四种就是最规则的平起仄收,仄起平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式。比较一下四种句式,应该注意到是对“三连平”和“三连仄”刻意避免了的,“三连平”和“三连仄”都是指一句结尾时的句式音韵,三连平显得结的太滑,三连仄显得结的太涩。初写诗一定要避免三连平,这是大忌。
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上面的句式是可以做变化的,比如第一种句式可以变作“平平平仄仄平仄”或“仄平平仄平平仄”等几种方式,这种也可以接受,如果变得太拗口了可以拗救,拗救应是专门有一课来讲的。
五言和七言大同小异,五言的标准句式把七言头两字砍去即可。
诗的音韵主要在读上,写完了自己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有不谐的地方。读多了甚至连呼吸都会注意到,比如这个字是吐气音还是吸气音,如何才能把这些方块字完美的融合起来,深入研究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人们还提倡“不要以律害意”,很多人就抓住这一点要求废律,我想这些人可能对什么叫音律都还分不清吧。“不要以律害意”这个提法是对的,但那是在极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字来代替目前的字,这种情况还可以拗救的,再不就写成古体。新诗不象旧体诗那么多规矩,但好的新诗其实是很注重音律的,只是很多外行人看不懂罢了。
写了一点,意思不知道说清楚没有,但肯定是说得不很完整,从未写过这种文字,提笔草草,大家就原谅了吧。
另附一点别人的东西,可以参照来看的:
“平仄,或者说是调平仄,意思是在说话或者写作中,在适当的地方要求平声和仄声协调,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平仄在古代和现在是不同的,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种:阴平声、阳平声、上声、去声。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是仄声。这样分,是因为阴平和阳平的声音都比较长,没有降,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平一类,平是平直的意思;上声和去声的声音都比较短,有降,有曲折,也有共同的特点,所以归入仄一类,仄是窄促的意思。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3
旧诗词的平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为当时的四声是平、上、去、入,而不是阴平、阳平、上、去。旧四声的调值实质怎样,现在还有许多争论。我们读旧诗词、写作格律诗,哈哈认为只要知道同现在的明显区别就行了,特别是写旧体诗,哈哈是主张用今声今韵的,反对照过去的韵书照搬照用,因为那样写出来的东西,大家读起来有时会有很明显的别拗的感觉。旧的平声不分阴阳,如现在读阴平的“忠”、“功”,读阳平的“同”、“红”,旧时都入一东韵,在诗词中可以押韵。仄声除上、去以外,还包括入声。入声是收尾短促的音(用拼音表示,是由p、t或k收尾的),金元以后在北方话中渐渐消亡,其中有不少到普通话里变为平声。因此,我们用普通话语音读旧诗,有时会感到有的字不合格律。如白居易《草》结句“萋萋满别情”中的“别”,照格律应该是仄声,因为古代乃是入声字,可是现在读平声,就变为平声了。此外,上声变为去声的字也有一些,如“市”、“道”等,因为都属于仄声的范围,在平仄运用上关系不大。
平声高扬、开朗、绵长,仄声低沉、收敛、短促,音的性质各有特点,因而产生的情调也就不一样。按照音乐的要求——和谐、变化、抑扬顿挫等,如果能够使两者互相配合,交错出现,听起来就感到悦耳,否则就感到沉闷、单调。比如说,“走马观花”是仄仄平平,“骑驴观花”是平平平平,“走马看叶”是仄仄仄仄,三种说法对比起来,显然是“走马观花”好,因为声音有抑扬,有变化,和谐而不单调。《红楼梦》第五十回即景联句,凤姐起句“一(旧是仄声)夜北风紧”是仄仄仄平仄,李纨续句“开门雪尚飘”是平平仄仄平,显然是续句更加悦耳,因为平仄协调。不只是诗,散文或日常说话也有一个调平仄的问题,只不过没有韵文表现的那么明显。比如日常生活中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为什么不说“上山容易下山不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后者平仄不协调,说起来拗口。
平仄是汉语语音的客观存在,求平仄协调乃是人为,但“求”是人为,至于怎样才算协调却不是人为。以律诗为例,五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七言首句常常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或平平仄仄仄平平,音调的变化是以两个音节为单位的,有人称之为“音步”或“节”,而这个“音步”的重点在后而不在前,所以前可变通而后不可变通。这是语言音乐性的自然要求,如果不这样,而硬要以一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单位,或变动一个“音步”的后一个音节,就会失去语言的音乐性。
要想了解平仄,对平仄有更深的认识,最好多读读盛唐及其以后的格律诗,也就是律诗和绝句,因为格律诗对平仄要求是比较严的。以五言律诗为例,仄起的格律一般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起的格律一般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调平仄是格律诗的重要条件,讲究很多,限制很严。一句之内,两个邻近的音步要变,如仄仄之后必须是平平,平平之后必是仄仄。有三平相连的情况,那是因为句末必须用仄,所以把平声提到前面,连用三仄的道理相同。前边已经说过,音步的重点在后一音节,所以在诗作中,音步的第一个音节可能不合格律,这就是常说的“一三五不论”(当然有时不能不论),但音步的后一音节却不能通融,这就是常说的“二四六”分明。就是在前一音节可以通融的情况下,很多诗作者还是要有意补救一下,如“势分三足鼎”,“势分”应该用“平平”而用了“仄平”,于是紧接的“三足”该用“仄仄”而用了“平仄”,把前一音步少用的平在后一音步补上了。
跳出本句,在一联(单双两句是一联,单数句名出句,双数句名对句)之内,平仄要求同样严格——邻近音步要平仄不同,如出句是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是平平仄仄平,否则就是失对。音步前一音节偶尔不合,有些作者也愿意用前述的方法补救一下。
跳出一联,也就是联与联之间(律诗八句四联,有人称之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平仄方面仍然有严格要求。要求的性质是要同,其实是以同求变。所谓同,作诗的术语叫“粘”,就是双数句和其后的单数句平仄要相同,如双数句平平起,则其后的单数句也要平平起,否则就是失粘。粘是以同求变,因为不这样,而前一联的第二句和后一联的第一句也要求对,各联的平仄情况就完全一样了。
任何规则都有它的灵活性,诗词的格律也不能例外。处处拘泥格律,反而损害了诗的意境,同时也降低了艺术。格律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不能反过来成为格律的奴隶,我们不能让思想内容去迁就格律。杜甫的律诗总算是严格遵照格律的了,但是他的七律《白帝》开头两句是:“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第二句第一二两字本该用“平平”的,现在用了“仄仄”。诗人有意把白帝城中跟白帝城下(城外)迥不相同的天气作一个对比,比喻城中的老爷们是享福的,城外的老百姓是受灾受难的。我们试想想看:诗人能把第二句的“白帝”换成别的字眼来损害这个诗意吗?”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4
第三课:对仗
一,对仗的解释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对仗亦称“对偶”或“俪词”。即是将相似或相反之意思,用相同之字数和笔法以构成华美之词句。
如“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在近体诗中,律诗要求对仗的两联是颔联和颈联,绝句没有对仗要求。
对仗的一般规则,
一是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我国文法上之词性,共分九种,称之为“九品词”。其中名词、代名词为实字类,其他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助词等为虚字类。我们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
二是词意相对或相似或相关,相对如“悲”对“喜”、“善”对“恶”、“新”对“旧”等,相似如“天长”对“地久”、“父慈”对“子孝”等,相关如“江风”对“海雾”、“狂风”对“骤雨”、“珊瑚”对“玳瑁”等。
三是组成形式一样,如单字词与单字词相对,双字词与双字词相对,三字词与三字词相对等,例如“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吹散五更风”中,大致上,柳絮与桃花相对,打与吹相对,连夜雨与五更风相对。
大家注意一下:
1,数目自成一类,“孤”“半”等字也算是数目
2,颜色自成一类
3,方位自成一类,主要是“东”“西”“南”“北”等字
以上三类词很少跟别的词相对
4,连绵字只能跟连绵字相对
5,专名只能与专名相对,最好是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
二,对仗的种类:
后人于对偶之名目,愈析愈详,愈分愈细,日人遍照金刚于其【文镜秘府论】一书中,掇集唐人不同之对仗名目,共分二十九种之多。而近人张正体先生于【诗学】一书则分对仗为“平头对、合璧对、垂珠对、拱璧对、隔句对、联璧对、互成对、实字对、虚字对、流水对、双声对、叠韵对、交股对、浑括对、假借对、同类对、巧变对、无情对、问答对、双声叠韵对”等二十种。
但简要说来,主要是四种:
1、工对
凡同类的词相对,叫做工对。名词既然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更是工对。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地、诗酒、花鸟等,也算工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像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整了。在一个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就是工对。
2、宽对
宽对是相对于工对来说的,它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在工对来说,词性方面,应当是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如果是宽对,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或者更宽一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就是宽对,不象工对那么讲究。
如果再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陈子昂的“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都是这种情形。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5
3,借对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例如杜甫《巫峡敝庐奉赠侍御四舅》“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行李”的“李”并不是桃李的“李”,但是诗人借用桃李的“李”的意义来与“茅”字作对仗。又如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目字“七十”,或如“厨人具鸡黍,稚子摘杨梅”,借“杨”为“羊”,以对出句之“鸡”字。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以“清”对“白”,又《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以“沧”对“白”,就是这种情况。
4,流水对
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它们各有独立性。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其实十个字或十四个字只是一个整体,出句独立起来没有意义,至少是意义不全。这叫流水对。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葛立方【韵语阳秋】云:“梅圣俞五字律诗,于对联中,十字做一意处甚多。如【碧澜亭】诗云:‘危楼喧晚鼓,惊鹭起寒汀’……诗家谓之‘十字格’”。所以流水对也叫十字格。
三,对仗的位置
(一)在正格中,是中两联必须对仗,在这种规则的基础上,又有四种情形。
1,中二联对仗,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情形,多数近体律诗都是这样。
2,四联全对,
如《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作者: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 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 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 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 不是宸游玩物华。
3,首联、颔联、颈联对仗
如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尊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4,颔联、颈联、尾联对仗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例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48]!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流水对一般放在句末的较多见,但也不是绝对。
(二)律诗固然以中两联对仗为原则,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对仗可以少于两联。这种情形也有以下几种:
1,只有颈联对仗
2,全篇不对
3,首联、颈联对,这叫“偷春格”
(三)句中自对
还有一种叫句中自对,如“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絃”,句中之“风雨”自对,“管絃”自对,而“风雨”又与“管絃”成对,“黄叶”与“青楼”亦各自成对。这又叫当句对。
四,对仗的避忌
1,纤巧
纤巧是指过分注意对仗的工整,而把内容及意境放在一边,追求工对而损害了思想内容,一般地说,宋诗的对仗比唐诗纤巧;但是,宋诗的艺术水平反而比较低。
2,合掌
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五,推荐阅读《龙文鞭影》
http://202.38.75.42/~wsn/ebook/poemknowladge/longwenbianying/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5
第四课:拗救
一、什么叫拗救?
近体格律诗中,凡不合平仄格式的字称“拗”。为使音节平衡、符合音律上的美感,“一般”的拗是需要救的。
古人也说,有拗有救,方不为病。拗而能救,则不为拗。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其中有几种特殊的情况是拗了但不需要救的,以下会讲到。
在具体讲解之前要说明的是,因为五字句和七字句的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在讨论拗救问题时,没有特殊情况我就不讲解七字句了,只要记住,七字句的前两字与拗救与否不发生关系,古人对这里的解释是,七言之第一字,因离音节较远,对整个句子的音律影响很小,所以平仄可以完全不论。
所以我主要讲的是五字句。
一、下面先来讲一讲最常见的几种的拗救。
1、本句自救,也就是救孤平。
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第一字用了仄,造成五个字中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这种情况就叫做孤平了,这在格律诗中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在第三字补上一个平,变成仄平平仄平,避免孤平。前人也有把“句中前后字皆为仄声,而中间夹一平声称之为孤平的。”但我们一般都是依据王力先生的格律之说,把孤平限定为仄平仄仄平这样的句子了。注意,七言中如果出现这样的句式,即使第一字用了平,即平仄仄平仄仄平,虽然句中还有一个平,也算做孤平。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对句相救
仄仄平平仄句式中,第四字用了仄,变成了仄仄平仄仄,这种情况称为大拗,必须救。需要在对句第三字补一个平,也就是对句为“平平平仄平”。
比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对句吹字救了出句的不字
而仄仄平平仄句式中,如果第三字用了仄,即仄仄仄平仄,这种称为小拗或半拗,也可以在对句第三字用一个平来救,但一般来讲对这种情况要求的不是很严格,可救可不救。
3、本句自救和对句相救同时使用,也称双救。
也就是说,出句为仄仄平仄仄,对句的第一个字也是仄的时候,就同时造成了孤平和大拗句。那么在对句第三字补上一个平,就同时救了这两种拗,同理,出句为仄仄仄平仄,对句的第一个字也是仄的时候,就同时造成了孤平和小拗句,也常常一起救了。
这在前人诗中是很常见的。
下面举几个双救的例子: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老苏 新城道中)这里沙字救的是前句中竹字的小拗,也救了自字的孤平。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许浑)当然这里救的是前句中日字的小拗,也救了欲字的孤平。
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黄山谷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次联)三字救了万字的大拗,也救了举字的孤平
二、以上是几种常见的拗救,但有一种特殊情况,是虽然拗了但不需救的。
指的是平平平仄仄句式中三四字互易,也就是平平仄平仄,称为单拗”或“特拗”。因为这一句式被前人非常广泛的应用,进而演化为一种固定模式,所以是不需要救的。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大庾岭北驿)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老苏)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但注意的是,这里的第一字一般应为平,仄平仄平仄这样散乱的句式是不可以的,当然古人也有破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首联)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弹琴次联)
但初学还是以尽量避免为上。
三、还有两种特殊情况,三平调与三仄脚(也有称做下三平下三仄的)。一般来说,这两种情况是是要避免的,是因为音节过于单调,影响整体的节奏和音律。当然也有前人学者认为这也是一种拗救,即如果出句有三仄脚,那么对句就用三平调来救。
前人所举最常见的例子就是: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杜甫:秦州杂诗)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王维)
但近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样救的方式即便在唐人中也是非常少见的。而唐人诗作中,也有很多的三仄脚没有用三平调来救,比如: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至于单用三平调的,例子却是非常之少,现在我能举出了例子就只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这手了,而这手又带有明显的歌行风味,完全也可以不做五绝来看。
所以,现在一般来讲不把三仄脚与三平调算作拗救,也就是说,在大家以后的创作中要尽量避免,三仄脚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可以偶一为之,三平调则要绝对避免。
以上只是说个泛泛的大概,前人詩中格律拗救的體例相当繁多,比如在張夢機的「古典詩的形式結構」一书,就曾對於近體詩各種拗救方式作了相當詳細的論述,其中拗救方法方式相当之多,可以说是让人目眩神迷。
书里有一个比较过分的例子,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看一下平仄就会发现,七言句竟然拗成了“平平仄仄仄仄仄”,进而下句以(仄仄)平平平仄平来救。(这一特殊体例的要求是出句的这五个仄音中必须有入声字,否则对句用平也救不得,当然这是题外话了)。我们翻前人诗句,会发现很多这样刻意为之的拗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是因为前人大家手笔不愿为格律所束缚,有些为了刻意收些跌宕起伏的效果。当然这些不是我们现代人所能够掌握、也不是我们需要掌握的了。需要注意的是,格律是近体诗的基础和根本,不是说不可以破,但那要在精熟格律之后。所以现在写近体我们一般还是遵循北大学者王力老先生的格律之说。尤其是初学者,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
日常创作中,用好拗救,有的时候,可以使诗句更加铿锵悦耳起伏跌宕,收到意外的效果。所以掌握好拗救可以说是学近体的一个必修课。
----------------------------------------------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6
第六章《避忌》
诗词避忌涉及范围较广,大体上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韵部:
1、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
所谓孤平,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叫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有一个平声了。七言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用了仄声。如:“草深鸟语稀”、“寄此一波万里帆”等即是。在唐人的律诗中,很少有孤平的句子。在词、曲之中也一样。注意:犯孤平指的是平脚的句子;仄脚的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我宿五松下”,只算拗句,不算孤平。又指的是“平平仄仄平” 这个格式,至于象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阳》“八月湖水平”,那也是另一种拗句,不是孤平。
2、三平调
在平脚的句子里,末尾三子都是平声,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或“(仄)仄(平)平平平平”,叫“三平调”,也是大忌!如唐诗“报得三春晖”,只在古风和古绝里则可以使用。
3、粘对
律诗和绝句讲究“粘”和“对”。
“粘”指出句(单数句)和前一个对句(双数句)的第二字平仄一致!“对”指对句(双数句)和出句(单数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反!
知道了这个规律,记律诗和绝句的格式就很容易了!不论长律有多长,都要符合粘对规则!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失粘”。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失对”。唐朝前期,由于律诗尚未定型,有些诗人的一些作品就有失粘、失对的情况。
例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3句失粘。4、5句失粘。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到了后代,失粘的情况非常罕见。至于失对,更是诗人们所留心避免的了!
对仗宜严。句型要对。词性要对,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等。最好工对。
4、四声八病:主要讲的是格律上的一些问题,一般不用遵守,但是如一句之内不能出现同音。两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或相近,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为"隔叶黄莺空好音",因"莺"(ying)"音"(yin )相近等情况,也最好避免。
附带说一下何谓八病:昔人论诗有八病。一曰平头,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鹤膝,五曰大韵,六曰小韵,七曰正纽,八曰旁纽。
平头
谓上句一、二两字不得与下句一、二两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与“欢”同声,“日”与“乐”同声之类。
上尾
谓上句末一字不得与下一句末一字同声。如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楼”、“齐”同为平声之类。
蜂腰
谓一句中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同则两头大,中心小,似蜂腰之形。如古诗“远与君别久”句,“与”字、“久”字,同为上声之类。
鹤膝
谓第一句末一字不得与第三句末一字同声。同则两头细,中心粗,似鹤膝之形。如古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截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素”字、“扇”字,同为去声之类。
大韵
谓上句首一字不得与下一句末一字同韵。如古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胡”字与“垆”字同韵之类。
小韵
谓上句第四字不得与下句第一字同韵。如古诗“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字与“清”字同韵之类。
正纽
谓上下两句之中,有一平声之东字不得再用上声之董字及去声之冻字。因东、董、冻三字为一纽也。如古诗“我本汉家片,来嫁单于庭。”“家”字在平声六麻,“嫁”字在去声二十二祃,同为一纽之韵。
旁纽
谓上句首一字已用平声东韵之字,下句首一字不得再用上声董韵或去声送韵之字;或上句已用董韵、送韵之字,则下句不得再用东韵之字。如古诗“丈夫且安坐,梁尘将欲起。”“丈”字在上声二十一养,“梁”字在平声七阳。“梁”“长”同韵,而“长”字与“丈”字即为一纽之类。
5、押韵八戒法
一、戒凄韵
俗亦称“挂韵脚”,谓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贯串,而勉强凑合也。如唐诗“黄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为浮字,便为凑韵。初学最易犯此,所当切戒。
二、戒落韵
落韵者,出韵之谓也。如一首诗中,通体全押一东韵,而一字忽押二冬韵。一东与二冬,虽古韵可通,然用诸古体诗则可,用诸今体诗,即为落韵。学者宜慎之。
三、戒重韵
一字两义而并押之,谓之重韵。如耳为五官之一,又为语助辞。干为干涉之义,又可作干戈解。一诗中两义同押,前人间亦有之,但初学终以不犯为是。
四、戒倒韵
倒韵者,将二字颠倒以就韵之谓也。如古诗“新书置后前”句,易前后为后前,即所谓倒韵也。然此二字于词义尚无碍,不妨倒用。若强山林树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觉不通矣。
五、戒用哑韵
作诗当择声音响亮之韵押之,自然音调高超;若用哑韵,则非但词句不挺,即全诗亦因之萎弱矣。
六、戒用僻韵
僻韵又名险韵,如一先韵之仚字,训轻举;二萧韵之钊字,训远。单字只义,用之易近凑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与题适相切合者,则亦不妨押之。
七、戒用同义之韵
一韵中有数字同义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阳之芳、香,十一尤之忧、愁,意义皆同,若一首诗中并押之,未免重复可厌。
八、戒用字同义异之韵
字有实字虚用者,亦有虚字实用者。如一东韵之风字,不当作风刺之风字押。四支韵之思字,不当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误用则便有出韵、失粘之弊,初学最宜审慎。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7
二、章法部
1、重字
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是重字用法如叠字,顶真格,同一句回环等,又或同一诗中两字用法意义不同,又或不损伤意境,可以重字!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山外青山楼外楼”“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马致远的《秋思》,"夕阳西下"与"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与"小桥流水人家"等等。
2、一句之内不能出现同音。两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或相近,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为"隔叶黄莺空好音",因"莺"(ying)"音"(yin )相近,最好避免。
3、避免同义字相押。如一首诗中同时使用"花"、"葩","芳"、"香"等。
4、合掌:一首诗中相邻的两联对仗,句子的结构要避免完全一样。第一联对仗和第二联对仗,如果结构一样,这种毛病称为“合掌”。,一联对仗的出句与对句,意思完全雷同或基本雷同,也叫“合掌”。如出句用“河”,对句用“川”;出句用“红”,对句用“赤”,出句用“兵”,对句用“卒”,等等,形成同义反复,亦为“合掌”之弊,应予避忌。例如:
“禹域大同劳昨梦,尧台深恨闷重泉,杯弓问道疑何世,马角堪容计旧年。”是第一种情况的合掌,“月至中天满,蟾脱半树圆”是第二种情况的合掌。
5、、忌“诗眼”模糊。一首诗看来平淡而其中若有“顶峰”句,则变平淡为崛奇。诗眼,不论是虚是实,乃描绘意境思维形象的关键。因此下字须响须沉须稳。下面说一下如何辨析诗眼: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在流,流到瓜洲的一个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塞天地。一字点醒全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如: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本诗诗眼是“怨”。从结构上看,“怨”紧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蕴深长,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怨”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从诗歌形象上看,一“怨”字让屈原不被理解、遭谗见谪的哀怨形象立于我们眼前。“怨”字还流露出作者面对屈原庙无尽的怀念和凭吊之意。
6、忌上下联风马牛不相及。就是指上下联各自说的事物事理毫不相关,。无法使一首诗成为一个整体来表达全联的主题(中心)思想。这个在以后的章法四联承合上再说。
7、律诗四忌
不工
律诗最重对偶,苟对偶之句配搭不匀,便不工矣。
不贯
律诗以第一联为起,第二联为承,第三联为转,第四联为合。苟不知起承转合之层次,而两两相凑,便不贯矣。
不自然
律诗于立意、造句、炼字、修辞诸法,在在皆当研究,苟其徒重对偶,于诗之意义词句生拍硬截,便不自然矣。
不典雅
律诗宜善于运用古典,若只将迎眸、屈指、好将、从教称字,铺张字面,便不典雅矣。
8、绝诗四忌
可加可减
如五绝之诗,加二字为七绝;七绝之诗,减二字为五绝之类。
可多可少
如一诗之中,一意分为四句,或四句仍归一意之类。
可彼可此
如咏梅之诗,可移而咏菊;咏山水之诗,可移而咏风月之类。
可上可下
如七绝仄起押韵之句,与第四句同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苟其不分层次,上句与下句可以互易之类。
三、做法立意
先套用刘坡公学诗五忌五戒:
1、五忌
格弱:诗贵格调高古自然,句句无懈可击,否则即为格弱。《李希声诗话》曰:“薛能,晚唐诗人,格调不高而妄自尊大。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注云: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薛能大言如此,今读其诗真堪一笑。刘白之词,则绝非薛能可及。刘之词曰:‘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惟有垂杨管别离。’白之词曰:‘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其格力风调,岂薛能所可彷佛。”于此可知格调之不可不讲也。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7
字俗:诗中下字须有来历,尤以典雅为贵,否则即为字俗。但古来诗人,亦有诗中用俗字者,如老杜诗云:“峡口惊猿闻一个”、“两个黄鹂鸣翠柳。”又“楼头吃酒楼下卧”、“梅熟许同许老吃”。诗中之“个”字“吃”字,均俗字也。今读之不觉其俗,而只觉其佳。此则在于善用之耳。若初学则功夫未深,终以不用为是。
才浮:诗贵含意不尽,藏才不露,否则即为才浮。如白乐天《宫怨》云:“泪满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又王昌龄《宫怨》云:“二诗用意,何等含蓄。
理短:诗贵理由充足,不可牵强,否则即为理短。如张继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则佳矣,但夜半非撞钟之时。①又白乐天《长恨歌》云:“峨眉山下少人行”,峨眉在嘉州,与幸蜀全无交涉。又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虽描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但夕阳迟不独在花坞,春水漫不仅限柳塘也。此皆谓之理短。
意杂:诗意须如联珠贯串,一线到底。若一诗之中,上句谈天,下句说地;或前联吟花,后联咏草,意义绝不相关,即为意杂。是亦学者所宜深戒也。
2、五戒
戒讥讪:古来谑语嘲歌,大都轻薄者之所为,及读韩昌黎赠张曙诗,有“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二句,以江总之奸佞比曙,似是昌黎失检。故赠送之诗,宜借古人之才华位望相似,否则稍一不慎,受者即疑为有意讥讪,衔恨报复,卒无已时,可不戒哉。
戒谄谀:昔杜子美赠郑谏议诗,只赞其诗词,不言其谏诤,斯为不谄。又赠鲜于京兆诗,但美其文章,不论其武略,斯为不谀。不谄不谀,最关人品,然尽有对于贵官显者,加意颂扬,及时过境迁,骤然失势,昔日应酬之作,适成株累之由。诗人似此者颇多,切不可轻蹈此习也。
戒鄙俗:鄙在立意,俗在造句。凡稍有气骨者,或不肯自蹈卑鄙之弊,俗则非着意锻炼,即未能免。如张綖引曹唐《病马》诗:“一朝千里心犹在,未敢潜忘秣饲恩。”言其为乞儿语,亦恶其鄙耳。白香山长于叙事,求解老妪,遂加以“俗”之一字。观此,则鄙俗之病,古人尚未能免,而谓学者可不留意乎?
戒纤亵:一字至九字诗,虽曰旧格,终近游戏。至地名、人名、药名、数目诸体,则纤矣。西昆、香奁,专咏艳情,《唐诗别裁》屏而不录,惩其亵耳。初学作诗者,最喜吟风弄月,坠入魔道,心术日非,此尤不可不力戒也。
戒剽窃:释皎然谓诗有三偷。其上偷势,其次偷意,最下者偷语。周以言偷唐人诗云:“海色晴看近,钟声夜听长。”较原诗只改“雨”字为“近”字,“潮”字为“长”字而巳。黄鲁直偷李白诗云:“人家围橘柚,秋色老梧桐。”较原诗只改“烟寒”为“家围”二字。此皆不免蹈偷语之病。初学作诗,脱胎犹非所宜,况剽窃乎?戒之慎之!
3、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诗忌费词﹐故可省﹐直接写新的动态;
4、含蓄:说一不二,直白浅露,毫无含蓄蕴藉之致。这是作诗之忌。《沧浪诗话》曰:"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使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
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本来是传达思想情感的工具,但有些微妙的思想情感,却不能为语言所曲折尽传;有时一颦一笑,一个流盼,一个手势,其所包含的情意往往比直接说出来的不知丰富多少倍。简练而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极富于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涵咏想象而得之。"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无言的对视中,彼此的情意都已心照不宜了。
诗歌以抒情见长,诗人深知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不足之处,他不但力求以言传情,而且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这种技巧就是通常所说的含蓄。诗的含蓄美,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一种"不言之美"。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只不过就眼前景物略施点染而已,不言离思,而别意之深长已悠然不尽。
5、兴:这里说讲不是赋比兴的手法问题。而是另外一层含义,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即诗必需以礼为规范;是讲诗歌在“修身”方面的教育作用。所以,作诗也一定要从积极角度出发,忌借题发挥,打击讽喻,从一个宽厚的角度出发。目前网络诗坛上还是存在一些不好的风气,不得不另外提一下。
6、引用:詩之戒有十:曰不可硬礙人口,曰陳爛不新,曰差錯不貫串,曰直置不宛轉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7
第七章用典之教材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用典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本章根据张正体之【诗学】,及黄永武之【字句锻炼法】二书所论而增益之。并斟酌补入历来各家,有关作诗用事之立论,以为参考。
用典之功用
用典之功用有四,略述于下:
一: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证今”也。如李商隐之【有感】诗:
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劝君莫强安蛇足,一醆芳醪不得尝。
其中“蛇足”一词,即引自【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之’。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使为立论之根据。(以喻勿另生枝节也)
二: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如前“命意”章中苏东坡之【仇池石】一诗,即借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典故,委婉表达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难堪。另如【唐诗纪事】卷十六引“宁王李宪见卖饼者之妻明艳动人,而强娶为妾,且十分宠爱。翌年,宁王问‘犹忆饼师否?’其妻颔首。宁王召饼师进府,其妻面对故夫,泪流满颊,凄婉欲绝。时有十余文士在座,意皆感动,宁王命做诗以记其事。王维诗云:
莫以今时宠,而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借春秋息夫人之典故,以显出女人之坚贞,使宁王深受感动,而让其与故夫团聚。(按:典出【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
三:减少语辞之繁累--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如:
览古 李商隐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赬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诗中“长乐”一词乃指汉之长乐宫。【汉书】平帝纪:“大风吹长安城,东门屋瓦飞旦尽”;“景阳钟”之典出自【南史】:“齐武帝数游幸,载宫人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鼓漏,置钟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宫人闻声早起妆饰”。“箕山客”一词乃指尧之许由也,【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又齧缺遇许由曰:‘子将何之?’曰:‘将逃尧’。又史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如此利用有限之文字,即将所欲表达之意念,呈现在读者眼前,故可减少语辞之繁累。
四:充实内容、美化词句--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如:
潭州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其中“湘泪”一词,乃引【述异记】里故事:“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恸哭,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楚歌”一词指屈原“离骚”、“九歌”赋中,指斥令尹子兰之故事。陶公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以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贾傅句,借贾谊祠中之蛛网尘封,风雨侵凌景象,而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益觉凝炼警策,读之令人顿生无限感慨。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8
典故之种类
典故之种类有三,即明典、暗典、翻典,分述于下:
一:明典--明典者,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如:
气春江上别,泪血渭阳情;(杜甫:奉送二十三舅录事崔伟之摄郴州五排)
“渭阳”一词出自【诗经】唐风:“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之句,遂以代“舅氏”二字。又如:
邻水延福寺早行 陆游
化蝶方酣枕,闻鸡又着鞭;
乱山徐吐日,积水远生烟;
淹泊真衰矣,登临独惘然;
桃花应笑客,无酒到愁边。
其中“化蝶”一词,典出于【庄子】之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欤!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后人遂以“化蝶”或“梦蝶”,借喻为“睡觉”。而“闻鸡”一词则出自【晋书】:“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剑”。此处借为清晨之意。
二:暗典--暗典者,于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如: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之四 元遗山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蝨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
末句出自范宁【谷梁传序】:孔子观沧海之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即没,文不在兹乎?’作者以文王之任为己任,故言‘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暗典之使用,只师取前人典故之意,而不用其辞。即【文心雕龙】所谓“虽引古事,莫取旧辞”是也。
三:翻典--翻典者,即反用以前之典故,使产生意外之效果,如: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虽说贾谊,却反其意而用之。又林和靖之【自做寿堂诗】: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虽说相如,然反其意而用之也。【艺苑雌黄】云:“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李义山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然反其意而用之矣;林和靖诗:‘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虽说相如,亦反其意而用之矣。直用其事者,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学业高人,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又如李商隐之【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
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诗中用万般无奈之口气,“却羡”卞和因献璞玉,而双脚被刖之事,以表明作者不甘奴颜屈膝之意,其实何尝真愿斩足,此亦属翻典之类。
--------------------------------------------------------------------------------
无主题 —— 快乐的大傻 回复于 2005.01.19 09:58
典故之来源
典故之来源有四:一为譬喻,二为成辞,三为史事,四比古人。详细介绍于下:
一:譬喻--所谓譬喻,即是将以前之人、地、事、物作为当今之比况。其中又可分为以事喻事,以事喻人,以人喻事,以人喻人,以物喻人等五种情形。如:
别房太尉墓 杜甫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诗中“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之句,系引晋代谢安与其侄谢玄相对下棋,及春秋时代吴大夫季札挂剑之故事,以比喻其与房太尉之生死交情,乃是以事喻事之类。又如李商隐之【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赴早朝。
诗中“金龟婿”一词,乃指做官之丈夫。按唐朝官制为九品中正制,凡品官皆应配龟。三品以上,其龟袋饰金。故后世言做大官之丈夫,即称“金龟婿”。此以物喻人之类也。再如李白之【清平调】之二: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诗中第四句乃引汉成帝宠幸赵飞燕之故事,以比喻杨妃,即以人相喻之例。又如李商隐之【寄令狐郎中】诗: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风雨病相如。
此诗乃以事喻人之例,据西京杂记云:“梁孝王好营宫室园囿,作曜华之宫,筑兔园,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司马相如游梁园,梁孝王令与诸生同宿。故本诗之“梁园旧宾客”一词即指相如。(按司马相如汉成都人,长于词赋,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武帝时召为郎,因通西南夷有功,后拜为孝文园令,因病免,家居茂陵。故有“茂陵风雨病相如”之句)至若杜牧之【金谷园】诗: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乃是引过去之人,以比喻今事。即引绿珠跳楼之故事,以喻目所见之落花,乃是以人喻物之例。按金谷园为晋时石崇之别墅,崇有妾名绿珠,美而艳,善吹笛。孙秀欲得之,而崇不许,秀因大怒,矫诏收崇。时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对绿珠云:“吾为尔得罪”。珠泣道:“当效死君前”,乃坠楼死。
二:引用成辞--如岑参之【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