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水式编曲- T# a$ G6 P* M
: G7 `# C* F- [, G" K
" D p3 n! h x/ k8 G9 u& g
夏超
- A7 w/ b9 U C' L6 @; t, R- Y! K1 {
9 I0 f$ l; t9 O5 [$ m+ | 编曲是一种历史悠久,司空见惯的创作曲子手法。其做法是通过增删修改原有曲子得到新曲。在欣赏其他作曲家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我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以加长原曲篇幅为目的的编曲。因为这种编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延长原作的演唱时间,所以我把这种编曲手法命名为注水式编曲。; b |% m( @1 q& |: r" I0 Z {$ r3 B
我是在电视上欣赏乐团和乐队的演奏的过程中发现这一现象的。为什么作曲家要进行注水式编曲呢?因为一,绝大多数歌曲曲子的演奏时间长度,短的只有几十秒,长的也往往只有一分钟零一点。因为二,乐团和乐队开音乐会的时候,只能演奏有一定长度的曲子。一句话,要在音乐会现场演奏歌曲的曲子,必须增加其长度。由此可见,注水式编曲是作曲家为满足音乐会演奏歌曲曲子需要而创作出来的。
6 \* }9 M! ?1 f 用注水式编曲手法创作出来的曲子的品质高下如何呢?我认为仅从情理逻辑分析中就可以得出没有哪首此类曲子是精品力作的结论。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作曲家以增加曲子长度为目的搞创作搞出好作品来不合道理。因为二,如果作曲家增加的那部分乐段是精品力作,作曲家就会把它们单独作为一首原创新曲使用,而不会挂原曲的招牌。因为三,通常来说,往一首完整独立的曲子里面增加额外乐句是在狗尾续貂。因为四,名曲往往是作曲家在某种机缘巧合出现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改编者想在机缘巧合缺乏的情况下搞出达到或者超过原作的曲子不现实。- {3 ^8 h! w$ N
从实际演奏效果来看,用注水式编曲手法创作出来的曲子好听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至今没有发现哪一首用注水式编曲手法创作出来的曲子悦耳动听。( G# F* Z, `" W0 M* `5 }
为什么作曲家要采用注水式编曲手法搞创作呢?因为一,乐团和乐队举办音乐会的时候需要演奏时间长,听起来好听的曲子。因为二,他们的手里缺乏演奏时间长,听起来好听的原创的专门用于演奏音乐的曲子。
9 v; e0 n/ S) Y) n/ Z4 V; T
3 z+ z1 ]: z- a2 t: T
! K- W( J$ B1 ~: j% x1 g; M 二〇二三年一月八日 写于六福居& n7 B( G; v/ x, P
2 F) I, w- e6 E' S&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