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411|回复: 0

[作曲技巧] AI接班贝多芬,完成《第十交响曲》

[复制链接]

1416

积分

1

听众

26

金贝

中国原创歌词基地初级

积分
1416
7151830 发表于 2021-11-16 22: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 B: ~( v: l' ?: nAI接班贝多芬,完成《第十交响曲》
8 P5 v2 W3 S( \8 a# {: Q* q
' v9 ~6 C6 ]2 l# \) n- r1 l2 d3 @0 A  a4 Y5 x! `- q" W
贝多芬留下的关于《第十交响曲》的部分笔记 (资料图片)
0 z( I5 Y  f3 v3 D, w  D, k9 l/ x8 ?+ H# H' D1 v3 ]
□克莉斯汀) z6 r2 C1 W# P- [* V5 ]

" |4 y6 }( [( L6 W: _' u1 p/ w( G" E据说,莫扎特当年曾用丢骰子的方式,随机生成音乐小节,最终创作出了一首《骰子音乐》的曲子。. E. k! m9 k8 c1 X/ Y4 v! a6 M

* D/ a1 V4 ?1 t( N9 H' |) e2 X最近,却有由美国罗格斯大学艺术与AI实验室主任阿赫麦德·艾尔贾马尔教授领导的音乐人与计算机科学家携手的人工智能(AI)研究团队,利用人工智能,近乎完美地续写出了贝多芬临终前未能完成的《第十交响曲》。! H! T  E, V) C: y7 r, T4 P8 e
# c9 _* s: Z8 C& }# D, m
音乐创作竟是如此“随便”又轻松的事吗?这样的音曲是否还能感动你我?或许我们需要亲耳听一听再作判断。
+ Z; w0 |# T; n4 r8 k% i  d& P# r$ P% U
AI作曲看似不难
' R8 T& l3 h5 J' k+ e! J2 ^
+ H; G& j1 k, w$ N! W或许我们可以说,莫扎特创作《骰子音乐》的方式就是如今人工智能创作音乐作品的最早的实验模型。5 _1 x- p0 }% K5 H: o# F* [

* K. f1 l& `- Q, w  t8 ]这种创作模式的结果,好听与否暂且不论,起码过程的确不那么让人伤脑筋。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这种方法似乎已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将乐曲风格、常用调式等大数据输入计算机,AI便能通过一套超级算法自动分配音乐搭配的规律,重新组合出更为自然的音乐曲调。0 p3 Y2 H) N) ?

4 v- D$ V+ r0 e, e/ N有研究者曾公布过一份关于拥有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使用手册,这种神经网络实际上是一种多层数学函数,其松散地模拟大脑中神经元的行为,可以用来产生任何艺术家风格的原创歌词。给它们的“训练”数据越多,它们作词作曲的效果可能就越好。4 e" t) M; ]4 u7 [5 U
* k( V  Y0 ]2 @/ j
几年前已有AI涉及这个计算机音乐领域,研究方向包括了音乐的分析、处理、识别等,还有算法作曲、自动编曲等功能的尝试。AI甚至还能创作出相应的歌词并亲自演唱。“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就已亮相了首支由人工智能“微软小冰”作曲并与另三位百度小度、小米小爱、B站泠鸢的人工智能虚拟歌手合唱的歌曲,现场公开的MV,令人眼前一亮。
5 t+ Y' w9 r( t2 y3 u. T
/ |1 [3 \* f( Z个个都是模仿高手4 }+ H, ?' l- j/ A% \
  G& P. J8 \- D
因为AI的超级学习能力,人们越来越相信,通过大数据的“训练”,应该可以让它们做任何事。AI个个都是模仿高手。  j3 t$ i) g8 G
7 l8 r" n8 B  H' t
2016年,全球可编程图形处理技术的先锋、NVIDIA公司发布了一张人工智能作曲的交响乐小样,成功打开人工智能作曲的商业市场。这曲由人工智能“创作”的交响乐为音乐市场提供了更多有趣的可能性,它也的确大大节省了专业配乐、编曲等方面所需的时间与精力。同年,索尼巴黎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也开发出一个名为“Deep Bach”(深度巴赫)的AI神经网络,利用巴赫创作的352部作品目大数据来“训练”Deep Bach,最终这套神经网络学会了巴赫音乐中和声的套路,也创作出了2503首音乐片段。据报道,当时他们邀请了包括400多名音乐专业人士在内的1600多人试听了同样旋律的不同和声,当播放Deep Bach生成的和声片段时,有半数人都认为这就是巴赫本人的作品。可以说,这些音乐已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8 ?3 k4 f" W- M
% f; n5 r2 V! b8 ~' M/ l* @& V2019年初,为了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年,奥地利卡拉扬研究所的马蒂亚斯·罗德尔博士开始计划,要组建一个跨学科团队,尝试挑战完成贝多芬的《第十交响曲》。. e. {, i+ u  X+ c% c
- `1 n9 F9 V1 i; ?; _7 }) C: I' D
用贝多芬的方式去创作" j( a1 [3 ?' ^3 \" E1 P, t

+ n, I: L' d* Z1 Y, }7 [/ X1827年,贝多芬去世,临终前,他的代表作之一《第九交响曲》发表还不到三年,结尾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欢乐颂》。在最后的时光中,他一直在着手创作《第十交响曲》,但由于健康状况持续恶化,这部作品未能取得太多进展,最终只留下一些音符、片段和他草草记下的零星想法,他便撒手而去。这一直让贝多芬的乐迷和音乐学理论家深感遗憾。
, ~% L; [8 g7 G5 b
8 Y  q* D$ B5 }2 f2 G很多人都曾尝试续写该乐章。1988年,音乐理论家巴里·库珀甚至完成了第一乐章和第二乐章,他利用贝多芬留下的音符编织出了250小节音乐。在他看来,这已是相当忠实于贝多芬想法的作品了。但贝多芬留下的草稿实在太有限,他也很难重新构建出更多部分。$ z; F6 T- I  ^% L9 Q! Y: M
: c) f& j( Y/ d& ~
因此,罗德尔博士的AI续写计划被寄予重望。这个由音乐历史学家、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在2021年10月9日发布了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完整录音。
1 p1 U2 W3 U7 ~3 P4 b* @; t* d$ }" J8 G% ^$ l: `* r8 O
简单来说,这些录音是整个团队在使用贝多芬全部作品的笔记和已完成的作品,外加《第十交响曲》的草稿,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去学习、分析并完成创作的。; l9 z5 k7 A" w4 g2 g

: o' y4 r; a& M8 g* Q- U; [" h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办法教会智能机器学会贝多芬的创作意图与方法,同时突破AI的创造性所能达到的极限,这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团队的集体参与显然非常重要,他们破解并转录了《第十交响曲》的草稿,试图让AI以贝多芬本人的创作方式去创作,最后还必须根据音乐理论来帮助AI做出整个曲目结构等关键性决策。! ^0 U  i& d: O' n% ^/ Y
  Y4 v1 u) ~$ v; H1 Z4 M7 D+ r
终于,AI不负众望,在2019年11月交出了一段乐谱。团队邀请了一位钢琴家在贝多芬故居博物馆的一个小型音乐厅里演奏了此段曲目。现场的观众包括记者、音乐理论家和研究贝多芬的专家,他们没能分辨出贝多芬创作的段落是在哪里结束的,而AI的续作又是从哪里开始的。
3 t5 g+ g3 v5 R! |: J
, U$ Y3 r8 T% l4 Z# P3 D; o沿着这个方向,他们终于交出《第十交响曲》的完整乐谱。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超过20分钟。
; K" Y% y/ D5 C: _/ L) s4 J: y5 g
+ w  u4 o% c5 T& Z6 m2 l3 A仍然是“大脑与大脑的交流”
; g; ^+ P1 t$ y4 W2 J4 @/ K: O  }# x/ y% ^) _
最近刚在北京落幕的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主任王小勤称,目前音乐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过程仍然是“大脑与大脑的交流”,但他也说:“艺术当然是永存的,但在今天它拥抱了新的技术——人工智能。”他的话似乎说出了很多人的疑惑。其实我们至今也说不清人类大脑关于音乐的创作机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利用AI创作,其实仍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最终呈现的方式也仍然是人类的选择。但5G、VR、AR、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的信息产业链的出现,势必带来人工智能音乐的兴起。4 v+ x7 f( M+ i" M3 _1 f, K

% C( V6 T% \: O$ A' _. `$ j未来的音乐究竟还会怎样发展下去,没有人能知道,但肯定是充满未知而又令人期待的。续写了贝多芬《第十交响曲》的AI音乐制作团队所说的一句话似乎也指明了方向:AI并不是一种替代品,而是一种工具,它可以让艺术家以崭新的方式表达自己。# W! Z+ f  {' F/ D
& j7 x+ |  a; o; w( _: o
抽象的艺术与实体的数值碰撞的确可以创造出无数全新的可能性,给现代音乐概念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目前,人们已经在人工智能与音乐教育、生命科学等各种相关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全新的研发工作。
0 j2 w. X' `4 V8 J$ X* E. q& X; s* P- b9 {
艺术与科技、音乐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经之路,或许它们的确将带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境界,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能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更多可能。
音频应用店铺 音乐发布 中国原创歌词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音频应用|歌词网|投稿|中国原创歌词基地 ( 鄂ICP备13005321号-1 )

GMT+8, 2025-7-25 23:46 , Processed in 0.16281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Audio app

中国原创歌词网微信: 9241771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