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p! Q. E& U) K# `$ P大多数的重放设备都有电平监控的装置,电平监控在广播电视上的意义在于能够在录制或是播出时对设备进行正确的电平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对电平的控制有三个理由:
% G/ `0 a* }. \: k0 Q
3 H) e. N4 u9 [' W, n* Z4 S" x: Oa) 将动态保持在系统的允许范围内。在多数情况下,如录音和播出时,动态的上限止于系统的过载失真,下限止于系统的噪声阈值。
* c* |1 J7 J' f' L' U, c( D6 j+ @9 P3 ^
b) 调节音量的比例以适合于听音的环境和条件。多数的节目素材,从音乐到戏剧,都包含有正常居室条件下难以接受的音响动态。6 }; S$ }( x; o6 T$ q3 v3 a! H3 z) l
: ]5 F; Z7 @9 f% G5 d% ~5 Ic) 保证各个节目能够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区域正常重放,在播出时电平衔接平稳。6 N. V/ r9 I `+ D4 ?; N0 V
0 u, M- s9 W' u$ o& O
由于我们不能依靠耳朵和记忆确定的声音电平,因而我们需要电平表和一套规则来保证各种节目的电平规范在技术的层面上。由于工作和应用的需要,电平表已经成为机房中标准的设备,通过电平表监控机房之间、设备之间电平的变化情况,防止播出过调制,较大限度的挖掘设备的潜力,降低系统噪声。: F2 [2 q; r" j1 A
3 K) z& i) N& Y! @6 J( @4 _通常在我们的设备上可以发现两种形式的电平表:峰值表(peak programme meter)和VU表(volume unit)。
- k& b+ A2 T$ g- b4 c, |8 E+ s
- C5 }9 }1 c0 u01
( T. i2 o8 m+ d- G% O7 V
2 }) I+ S- K: }& e3 U—8 L; \$ i% U' {' K1 h
8 @( _: U# A8 s$ \6 {峰值表(Peak Programme Meter)* X, }' w% H+ z: {( v4 Y
6 Q# ]5 K, P! K+ s2 ~# A( U& y
国际上也叫QPPM ( 准峰值节目表 Quasi-Peak Programme Meter) 。! q; b% T( e) Q8 z
6 p0 z4 V* ?* {8 W* l4 w8 S
峰值表(PPM)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原先DIN(德国工业标准)规定的峰值表在70年代被IEC承认并命名为I型峰值表,它以准对数刻度,从-40dB~+5dB为有效刻度区,在满刻度的90%附近取为0dB基准点,此基准点的灵敏度相当于+6dBu即1.55v均方根值,刻度单位为PPU(峰值音量表单位)。: ?# A, p! M, p2 s, V% w3 a
o( k! h+ M. t8 x# k# l
Z4 c: @4 V& F4 r9 ^0 G8 b
英国BBC广播电台的峰值表量程为-12~+12dB,但其刻度以数字1~7表示,每一数字间隔为4dB电平变化,数字6为基准点,其灵敏度为+8dBu正弦波均方根值,IEC将它命名为II型峰值表。) ` E# y$ T! D6 S9 x! ~
& l1 V5 L, g% v m* m O* H% S$ Z9 E" n! @- k
峰值表的动态特性:以通用性较广的I型峰值表为例,规定到-1dB(90%)刻度的上升时间为10毫秒,从0dB逐渐下降到-20dB(10%)的恢复时间为1.5秒,下降到-40dB(1%)的恢复时间为2.5秒,过冲摆动不超过+0.3dB。II型峰值表以4毫秒的脉冲激发时会产生80%的满度偏转,下降时间为每秒8.7dB。峰值表的恢复时间之所以较长,是故意使然,以便于工作人员读数。
- u6 q0 n) i3 r9 V: u, e, x/ E ^9 W' M
9 s; k: C$ _8 J% H4 L& o
' X6 W; v0 Q# C h& r7 l+ ^7 H, {6 V02' d; \6 ?3 [) l7 Z4 ~# K
9 x9 j7 `3 t/ z" ~/ `+ P—
2 ]$ ?* v5 q v' M5 f0 l: l. Y9 }2 V8 I; l' K! i1 V
VU表(Volume Unit)
* R/ T+ |5 T& H' m1 _& i/ J. H- i& J# h8 u$ l
1942年由美国声学学会规定 (ANSI C16.5-1942),主要用于电话和广播行业。' A9 j/ Q* _3 y
- I; e' t3 D/ P: M; E# m; kVU表的动态特性:VU表的动态特性可以用上升时间、恢复时间和阻尼特性来描述。上升时间的定义是以0dB(即0VU处定义的电平值,我国为+4dBu)、1kHz的正弦波突然加到VU表上时,指针由0上升到刻度上99%处所需的时间,规定为0.3秒。恢复时间的定义是指从100%降到1%所需的时间,也规定为0.3秒。阻尼特性的定义为,当以0dB、1kHz的正弦波突然加到仪表上时指针到达0dB后,过冲的摆动不应超过稳定值的1~1.5%,摆动次数不应超过一次。
3 {6 L6 s6 B2 Z) `2 w- W3 o
0 k# c$ `& _5 y5 @2 S+ e
( r/ M! I5 \, r1 {( Z4 G: Z2 V" d5 R" \
2 t1 {8 M- O- u2 r* s" V4 M3 |& t' x7 U* C o5 V) Y
相比之下,VU表显示的数值与人耳所感受的声音的响度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可以说它是一种响度的指示仪表。使用VU表进行电平的监视可以给操作人员视觉与听觉的和谐感受。但是音频信号既不是对称的波形也不具有恒定的周期,因此VU表难以给予实际信号以可靠的,以电压值或分贝值计量的电平信息。它的刻度虽然对应有效值,但因整流器是平均值式的,所以它对瞬态信号的响应仍是平均值式的,也就是说对于瞬态信号,VU表的表现是迟钝的,它的动态特性决定了它较低的灵敏度,因而容易忽略较短的峰值信号。
, d5 w x G( N) m4 G! D5 v# M3 m H# _8 z8 x! ?. I
峰值表更为科学和精细地显示出信号在给定的区间,如200毫秒内的正负峰值。虽然其极短的上升时间(10毫秒)仍然只能使它称为准峰值显示,但也足以显示大多数的冲击信号。峰值表可以让录音或播出的操作人员获得系统较大限度的信噪比和动态裕量,但是它的缺点在于所显示的信号电平值与信号的响度之间缺少直观的联系。
1 `& Y: J8 D9 i5 `0 O* I+ n( y8 [/ k3 W& y
在国际上,这两种电平表都有各自的支持者,支持峰值表的人认为VU表难以反映信号的实际电平,如同虚设;而支持VU表的人认为峰值表的使用使操作人员过分谨小慎微,束手束脚,而且与实际的听觉有距离,不太直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