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放《卡尔卡西作品60》之25首中高级练习曲全部注释
& @( R, u& E' D) E# U% L1 I% j$ w% C" P9 M$ ~
对于每首的速度和调性,此书基本不提,这些速度术语或对调性的认识,我想大多人都知道,其实一首练习曲,要看你怎么练,比如第一首,如果是初学者,从靠弦练起,可以是1对1,80的速度,然后在控制了以后,渐渐加速,到160都不算快。至于演奏时该在一个什么速度范围内去表现,我想也是跟自己的功力,及对音乐的理解来决定的吧。
- z" n1 [; \% v+ I& o# p8 f2 _第一首: 5 X2 G+ f* t& b: D5 N! J6 `8 ?
此练习曲很多习琴者都练习过,是一首主要练习音阶类的练习曲,那么音阶的线条感就要多加注意了,除了音量上的起伏变化,乐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尤其高音乐句和低音乐句音的对比呼应要表现出来.特别要注意低音的正确时值,到休止的时候一定要用拇指去消音,不然就会干扰到音乐的干净程度.C段的和弦跳把要多留心各个音的完整,不要因为转换和弦丢音或音时值减少.
/ c1 h$ O0 k: q1 H9 _% S第二首:
# N, ^# E/ B0 Z; w$ ]: ^6 H此练习曲的重点就是练习右手的m指和a指的交替,因为生理的原因,人的手指里中指和无名指的独立性较差,这首练习曲就是针对这个缺点设计的,所以在练习这首练习曲时要全面注意右手的m指和a指的节奏均匀、音量平均和音色统一.在做到这个的基础上,表现音乐的起伏,和弦之间的倾向性.在B段到A段的地方有一个下行音阶过门,要注意这个过门的结束音是A段的第一个空弦A音. ) S& B R; ?) g) c) D3 V
第三首:
. q" V W/ u: h6 }) K此练习曲应该是这套二十五首里最为人熟知的了,因乐曲优美动听而广为流传。练习目的在于乐曲的声部处理;一般将这首练习曲划分为三个声部:即上声部旋律声部,中声部伴奏声部,下声部低音声部,这样的形式也是在吉他乐曲中最为基础常见的,旋律声部要凸现一些,但注意发声不要粗暴;中声部伴奏在三个声部中音量最小,但也要清晰可闻;下声部是和弦的基础,发音要饱满而有弹性。 # |1 ] ?2 z$ L$ h
第四首: : r1 K4 T2 U' a/ J$ L4 Q1 b* l
此练习曲是主要训练下行的圆滑音的练习曲,把位上虽然有时候跳动比较大,但只要利用好低音空弦音做过渡,就不会很困难;下行圆滑音主要就是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节奏问题,圆滑音奏法总是容易弹奏成前短后长,要小心不要出现这个问题;再就是音色音量的问题,下行圆滑音的要注意按弦的手指要压在手指的正中,(此处是否是说手指要压在品格的正中?当然按弦的手指肯定要“立正”,老马注)不然容易音色发亮,下行圆滑音音量就是左手指的控制能力问题了,要靠听觉去注意校正合适。 7 z( D u1 Q# w8 k' F! E. _' Z
第五首: ! [" {3 _: Q& v8 |
此练习曲练习的是一种传统西班牙奏法,在吉他上很常见,即上声部音乐交替,但旋律声部在下方,要注意下声部旋律要连接成旋律线,不能因为声部交替出现就干扰旋律的线条。此练习曲的上声部和下声部旋律声部做对位处理,上声部虽然依附于下声部,但也有自己的进行,注意使两声部都清晰可闻,而又主次分明。B段和C段都有一些分解和弦为主体的乐句,注意要把和弦的倾向性弹奏出来。 7 p2 N' q5 ]& a5 m7 \$ Q3 [
第六首:
8 z$ \# V5 _4 M, _8 |7 W7 _此练习曲可以说是一首简单的复调练习曲,二声部对位构成了乐曲主体,而且是二声部对位习作中常见的一音对多音结构。练习时应该遵循复调的练习法:即先分开声部弹奏,熟悉各声部进行以后再合起来练习,这样就会对两个声部的横向进行心中都比较有数。全曲的连续的八分音符旋律线一定要有起伏线条变化,而同时另一声部的长音旋律则是稳定而坚决地进行,这样才符合复调独自个性的处理。
- a+ v, B' n+ i% m0 O5 b; W& V第七首: % \- S9 }7 ?2 c3 C' U, |
此练习曲是针对右手指的快速组合的练习曲,旋律常在下声部,练习这样类型的练习曲时,节奏均匀是注意的要点,底下的旋律声部当然要连接自然突出,上面的声部也常常有和弦进行与隐含的副旋律进行,都要注意表现出来。B段后面的连接句要注意旋律音的突出和横向关系,不要被伴奏的高音e音干扰。全曲中有变化音的地方,要考虑演奏的略突出一些,但同时也要考虑前后的连接自然。
$ b: d+ J7 i& k% K第八首:
1 z9 L- J8 ^2 p( o; F4 s第八首练习曲体裁比较小一些,也是分解和弦与下行圆滑音的结合练习,曲式是常见的ABA结构,但后A采用了动力再现的方式,即再现A段是有一些变化的。整曲难度不大,但对平滑连接上的要求比较高,要注意保持各音型间不要有音的时值损失,也就是左手不要提前离开所按的音。这首练习曲的临时变化音比较多,识谱要多加小心一些。
# L, t' l* L9 T. v- u* i第九首:
/ s* R/ B; D0 P; _9 S# f5 K第九首练习曲是圆滑音与音阶的结合练习,这种组合形式在吉他演奏中很常用,这种圆滑音和音阶的组合,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圆滑音奏法在音阶里不要突出来或者塌下去,也就是说音量上要和整体音阶结合好;而且节奏上圆滑音也容易不平均,从而造成音阶整体不流畅。练习曲的乐句断句很清楚,但是也要注意乐句之间的呼应关系。 * k: G5 [/ W) {
第十首:
) ^$ e" G, @1 X; A" B3 g此练习曲是三连音与三度六度的结合练习,三连音由于是由圆滑音组成,很多练习者容易练习时不均匀,常见的错误是弹奏成前短后长。练习均匀后,也要注意圆滑音的发音质量;三度音和六度音要注意发音坚实饱满,两个音不要发音有先后,要求整齐划一,同时上方的旋律音还要略强一些,对右手的控制力还是有相当的要求的。
( W |) t- `$ t+ u. n. v第十一首: - P- t: j; ]" T8 Q& K! M
此练习曲的练习内容很有意思,是一首关于对答乐句的练习曲,上声部多是音阶类的乐句,而下声部则多是分解和弦类的乐句,两个声部交错,互为呼应。注意下声部的每句的尾音一定要按时值休止,不然会比较浑浊,而上声部的每句的尾音则要做到不短于该有的时值。上下声部的每一句都要有从第一音进行到尾音的意味。
' r) M+ g# V0 l1 f: w; [ O第十二首: 1 \" \( y5 Q0 N5 L8 R4 }1 E7 a
此首练习曲是一首练习和弦转换的练习曲,右手P指从头至尾弹奏一个下声部的附点进行,从6弦到3弦都有使用,所以也就要注意P指声音的一贯和稳定。全曲应该在分析过和弦进行的情况后,依据和弦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乐曲的起伏变化,注意也有乐句是音阶类的进行,如A段和B段结尾前的乐句,这时候就要表现出音阶的走向进行。
3 e, T, ]" a0 Q3 W# R# z; ]8 r第十三首: " W+ M- M3 K" I0 B6 I+ h8 U
此练习曲可以说是一首分解钟音式的练习曲,钟音奏法在吉他上就是上声部高音的空弦音伴奏,下声部旋律或副旋律进行,有时下声部音域会穿越上声部的空弦伴奏音。下声部的旋律音要连接自然,要注意空弦伴奏音的音量不要超过旋律音,因为空弦音的控制在弦乐里是比较困难一些。B段回A段的最后经过乐句,注意上下声部是一个反向进行,但旋律音是在下方,主次要分清。 % j" }/ ]8 A( \! ?+ a0 [6 j
第十四首:
% Y4 l! i @( [' v5 {此练习曲是一首很好的音阶练习曲,乐谱上有乐句的划分,要以此做为依据,来处理音阶线条的变化。在B段和C段都有些上下声部的对答乐句,一定要把其中的呼应关系表现出来,其中乐句的句尾音在强拍上,但是遵循乐句处理的原则,句尾音一般不宜做强处理。低音可饱满,不要带来过分的强拍,影响音阶的线条进行。
. d: K5 V" x' q1 z; Q K第十五首: : E% F% T& _7 _( I
此练习曲以分解和弦及有规律的和弦外音构成,和弦外音的形成主要就是在主音的上方或者下方填加辅助音,注意辅助音的音量不要强于主音。每组音在注意主音与辅助音之间合适的主次关系上,再处理和弦之间的关系,如练习曲开头的两小节,都是基于C大调和弦的,所以就安排了中强开始渐强进行,犹如语言中的排比句式。 0 U8 @% w0 d1 P1 n3 s Q1 V8 c2 K3 Y) c
第十六首:
, l. @/ y6 N. Q M; p第十六首练习曲是关于抒情旋律和柱式和弦结合的练习曲,本曲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两个小节为一乐句,乐句结尾总是强拍和弦外音,然后到次强拍回归和弦内音结束住,而这种进行也决定了其乐句结尾都是由强至弱的固定处理,虽然每句的句尾强弱处理是固定的,但是每句的强弱处理的等级要以不同,还是为各种处理留下很大的空间。还要注意柱式和弦的音量一定要控制住,不要压过了主旋律的进行。 . ~! j( C) c( k+ @5 G; i
第十七首:
6 |" y4 w. Q( N5 v; g, p第十七首练习曲是一首各个度数的综合练习曲,大部分由八度、三度、六度组成,这三个度数也是吉他中最常用的。主题旋律依然是在下方,应该全由P指来承担,在吉他指法中,如果是双声部的话,常常是P指单独承担下声部,i,m,a三指承担上声部,这样声部的声音区别比较明显,独立性就得到了加强。本曲中下声部有时出现在2弦上,这时候要特别注意P指的发音质量,尽量做到和其他下声部声音的统一。 ' f8 A6 s6 g4 m
第十八首:
1 _; y' Z2 Y4 f0 G7 z此练习曲也是一首被大家所熟知的练习曲,曲调舒展而优美,旋律线式的乐句处理是其练习的重点,以第一段为例:前四小节为一乐句,处理上每组音要有从第一音倾向到第三音的感觉;下面四小节的乐句里是由两个相同乐节构成,演奏上要略有不同;接下来的四小节乐句是前四小节乐句的对答乐句,要把这个表现出来;最后的四小节结束句,前两小节构成一个乐节是问句,要加强期待感,后两小节组成结束句,要完满的收束住整个乐段。 , _7 Q5 A" G" I) Z6 ]( N
第十九首:
( q" n. \5 K6 e; V* @" _此练习曲是带旋律的快速分解和弦练习曲,层次划分好以后,要注意清晰的发音和保持每个音的完整,时常会有练习者一旦快速就声音模糊而且丢音。此曲乐句清楚,句尾音都是长音,但是要注意在长音处的分解和弦应该是有些音量变化的,这样才能避免机械的感受。每次当出现有变化音的和弦的时候,处理上的紧张性和倾向性都有所加强。 5 d* z4 d2 t& y3 u/ }# o6 z# H
第二十首: : b$ f% \% I+ I
此练习曲的练习目的在于有跳把和圆滑音的分解和弦连接,因为速度比较快,所以希望练习者一定要从较慢的速度开始练习,这首练习曲在一些音型上和第二十五首练习曲相近,建议不要一起练习,避免混淆。跳把一般都给了空弦音做过渡,利用好的话,跳把的难度会降低很多,和弦的最高音处理的可以略微突出一些,以加强其和弦张力。 + j' l9 }2 A s
第二十一首: & I0 H- D8 |/ a$ H' j
此练习曲是一首波音练习曲,波音是吉他弹奏中一个很重要而常见的装饰音手法,同弦的波音要弹奏的好,对圆滑音的基础还是要求很高的,因为这种情况下,就是一个快速的上行圆滑音加一下下行圆滑音,因为是装饰音,时值占用主音时值,所以速度也是很快,但不能因此而不清晰。虽然说是一个主要练习波音的练习曲,但是其柱式和弦之间的功能关系,也不要忽略,也要交待清楚。 1 ]5 A: e1 @6 B: F @4 S% K
第二十二首: ( C# A7 N1 L5 I- V' ^$ l3 d* [
此练习曲是一首快速分解和弦练习曲,而且把位跳动比较大,又常常没有可以利用的空弦做过渡音,所以要想换把做的好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虽然有难度,但是特别小心不要因为换把而丢音或者时值损失。B段开始有很多高低音模仿对答乐句,要把它表现出来,乐句开头的音都应该略微加强一些,这样乐句会比较分明。
z+ _# b- p$ g$ Q* [& M第二十三首: ) ^/ q: }* u$ @) w1 g1 G
此练习曲又是一首圆滑音结合旋律的练习曲,要注意很多空弦音是伴奏音,但是记谱上没有和旋律音划分开来,但是这样的情况实际演奏中一定要区分开来,如练习曲A段和B段开头的1弦和2弦空弦音,就都是伴奏音。练习曲是ABA的三段体,A段是A大调,B段转到了同名小调a小调,弹奏的时候要注意这个调性的改变,并有所表现。
5 N2 }: _- h( K* k/ O第二十四首:
; A* n& [0 T; O$ ^此练习曲是一首综合性质的练习曲,虽然速度不快,但是难度却不小,抒情的旋律结合柱式和弦伴奏,把拉的移动比较频繁,加上装饰音的使用和节奏的变化,要注意的方面还是不少的。本曲的乐句结构是每句都开始开弱位置上,但是因为是句头音,还是要有一定的突出的,不然乐句之间就混淆,同样的道理强拍的句尾音也不能太强。此曲临时变化音比较多,视谱是要多注意一些。 * c* I8 ^- n7 k$ F& |0 D2 T
第二十五首:
% e6 b" J& k; [5 S此练习曲是整个这套练习曲集里难度最大也是速度最快的,所以最先用比较慢的速度开始练习,它的组成形态是不复杂,基本上就是加和弦外音的上下行的分解和弦,然后音阶的经过句。上下行的分解和弦一般都做一个音量上的弧线处理,这个也是这种方式的最常见处理,音阶的经过句,要注意音阶的走向,然后通过右手的音量起伏配合,把音阶的走向和倾向性表现出来。很多的重点音也要注意表现出来,例如处于高点的下行圆滑音的前一音,一般都要求突出一些。能够以相当的速度均匀而且有音乐起伏的弹奏此曲,基本上可以认为已经跨越了中级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