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复兴》已经成为很多大型晚会的必唱曲目,并且都作为压轴掀起全场合唱的高潮。
3 {5 n) u& n5 {& q: j6 q7 h; Y8 f 深圳商报记者 祁 琦/文 韩 墨/图 “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我们是优秀的中华儿女,谱写时代的新篇章……”在“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的网络投票平台上,由印青作曲、李维福作词的深圳原创歌曲《走向复兴》得到了网友较高的支持率。许多网友表示,《走向复兴》听后让人激情澎湃,十分振奋人心。印青、李维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走向复兴》是他们反复推敲、修改后的成果,是最难忘的一次创作经历。* \. W8 w) S2 V( E
0 v \, z$ c/ H7 B& R. y3 u
曲谱和歌词经过多次修改- y" n7 t9 O: h$ C
6 T1 m/ U& c+ i0 J- b
《走向复兴》是一首为建国60周年献礼的歌曲,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广电集团共同组织创作。“我跟深圳合作过《走进新时代》、《在灿烂阳光下》、《大江之歌》等不少歌曲,当深圳再次邀请我作曲的时候,我一口就答应了。”回忆《走向复兴》的创作过程时,著名作曲家印青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60年,这首歌曲应该写得有特色一些,到底采用哪一种曲风呢?我想了很多方案,连爵士乐、流行歌都考虑了。我创作了8个版本,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决定用进行曲。”: q, o3 p6 @+ w4 T" }; o; ?" K
& z# n( k) v& P/ g
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作词,深圳词作家李维福坦言,《走向复兴》歌词的诞生过程很艰辛。“新中国60周年华诞,这是多么重要的大事啊。60年来,经历风风雨雨,直到今天国泰民安,昌盛富强。让我为此写词,我压力是很大的。歌词要从哪里切入,要怎么表达,是要直抒胸臆,还是寓情于景,这些问题我酝酿了很久。”李维福笑着说,“到歌词完成之前,我修改了有上百次。我写过《孩子,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江南烟雨》、《告慰》、《祖国赞歌》这些歌词,但《走向复兴》的创作过程让我很难忘。”9 P' n6 N @ p! O
. x$ e# t8 x8 C9 G/ x9 d/ } 进行曲曲风让人激情澎湃' j' ]- |3 I5 J; w: I3 L, n% P- o
4 q6 P: Q! C5 ^! H
多数听过《走向复兴》的听众认为,该作品采用进行曲的曲风,听起来让人热血沸腾。51岁的廖女士是一名社区合唱团的团员,她兴奋地说:“现在的主旋律歌曲多数都比较抒情,虽然很好听,但我总觉得激情不够。我年轻的时候,听过不少进行曲,很有号召力。我很喜欢《走向复兴》这首歌,我很久都没听过让人激情澎湃的歌曲了。这首歌的歌词也很简洁有力,与曲调十分搭配,唱起来琅琅上口。”0 t+ q1 @) u4 a# T9 U' Q4 e( m9 p
& h: i |' {0 p) R1 B* T4 C$ R5 y 说到《走向复兴》的曲风,印青阐述道:“60岁的新中国,国力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经济、文化实力都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定要用一首雄壮有力、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合唱歌曲来表达,所以我就想到了进行曲。而之所以写成合唱歌曲,不仅是因为国家是属于人民的,还希望用合唱的形式焕发起大家对建设美好未来的一种信念。”印青还指出,进行曲在当今中国乐坛确实很少,希望《走向复兴》能填补这个空白。: b; x1 W# l$ j& Y; K5 r/ e# F) L9 b' ] p
) P/ x' m2 R2 W- p" w: W, @ 在《走向复兴》的歌词中,既有“我们迎着风雨向前方,万众一心挽起臂膀”这样的写实片段,也有“我们迎着胜利向前方,振兴中华是我们的理想”这样的抒情段落。作品副歌部分的歌词“前进,前进,向前进”既简洁有力,又昂扬奋发,展示了国家和人民走向复兴的豪情壮志。“虚实结合的方式使得歌曲的角度更广阔,更有助于情感的表达。”李维福说。7 \. i- ? ]( i
, h$ F7 k4 F6 H$ h% N+ T
因为是深圳人才敢放手创作; ^' N2 v- T- ]9 b2 S6 n
" G0 Y) l, T$ D% B3 h* R; [3 @
2009年,《走向复兴》被选入新中国第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成为将演出推向高潮的压轴曲目;在举世瞩目的庆祝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走向复兴》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并且由北京各大中院校学生2500人组成的群众合唱方阵对其进行了完整演唱。2010年,《走向复兴》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由戴玉强、殷秀梅在零点倒计时前演唱;在广州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走向复兴》在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时奏响。; P6 P6 `+ A: @4 C" `6 N; F/ s
+ O, |# g2 T6 X: Y+ w* {, a
“深圳是个属于年轻人的城市,充满激情。作为一个深圳人,正因为这个城市有着能够宽容失败的博大胸怀,我当初才敢放手去写《走向复兴》这样的歌词。”李维福感慨地说,“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唱出了《春天的故事》;世纪之交,深圳又奏响了《走进新时代》;21世纪,深圳能创作出《走向复兴》,我觉得非常荣幸。《走向复兴》能写出来,真的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非常感谢很多领导和朋友的帮助与支持,还有印青的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