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误区1:寄希望于后期补录、) g2 k: n$ l; i# b
: k' M* O; Y, q. b我经常听见有人说“我们可以后期录制声音”。运用ADR,即Automated Dialogue Replacement(自动对白替换),步骤是演员先听录制好的对白,然后在录音室通过高质量的麦克风将对白录进相应片段,对声音进行压缩,均衡。但整个过程需要投入不计其数的时间和金钱,还没有算上背景音的录制。
* z' y2 Z3 w/ i9 J( ~& }
2 R# _8 S$ j* s4 x5 C5 h误区2:低估录音师的重要性$ B. ~# ~6 i( y
4 l7 Z! C' T) S9 M3 }: {$ T如果在现场我只听一个人的,那必然是录音师。我作为制片助理在现场时发现,当录音师大喊“这个镜头中有架飞机”时,每个人都无动于衷,导演自信地认为这个镜头非常出色,不用重拍。其实录音师的经验更丰富,知道应该注意听什么,他的工作就是“听”(听本质上就是一个工作),他知道后期制作需要些什么。所以如果一个录音师说有一架飞机,意味着后期制作音效时会遇到困难(因为录音已被飞机声干扰)。我会非常信任我的录音师。& s; u5 R( H6 q5 \8 U5 {
^# M& P# O+ U, G! |8 b
误区3:所有的工作交给一个录音师
6 x8 o. g* i5 x4 S7 A* {
@. r3 G7 e* I+ B正如饭店里一个人可以同时烹饪,上菜,洗碗一样,出于预算考虑,一位录音师也能进行声音录制、混录和配音等多项工作。但是,每项工作所需的技能是不一样的。拿混录来说,要完成这项工作,较好请一个拥有录播室的专业人员,至少要有一间音响室。你不想你电影的对白听不清吧!! q0 R6 O) [' ~' [, N- y7 ~, ^
: ~. U& z; A3 v
误区4:使用不专业的麦克风/ l5 F: L& d- ]
% c$ Z' M. o& D s2 ]/ d如果这样为什么不干脆使用手机摄像头拍摄录制电影呢?只是如果每个麦克风都可以的话,为什么有些麦克风要几千英镑而有些却只要十英镑呢?一个录播室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麦克风实在是不足为奇。想要录制高质量的现场录音,必须选用正确类型的麦克风。强指向麦克风适用于外景,指性麦克风适用于内景,对于范围较小的内景,可使用无指向性麦克风。麦克风的指向性越强,它选择性地从前方接收声音的能力就越强,信噪比也就越高。再者,专业的麦克风都是使用卡侬头接口的。
. b6 r4 Z7 C, Q5 B! X% Q) D% d' A' Z7 ^, _! f: [ k5 A)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