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翻唱中使用麦克风的一些通病% T2 P1 { u( g0 K! H2 `
: T" w. v1 J4 R0 Q( ~
1.降噪过度,致使录音音质极差,严重的影响着录制成品的可欣赏性,不利于别人收藏、链接、传听。笔者就有许多这样的经验,有些网友的翻唱感觉比原唱更有意味,很想收藏,但碍于音质太差,只好作罢。
/ p' ~' ^9 {3 W2 H m
: t. ~$ N% [5 g4 a 解:因为录音时已经有很多噪音所以不得不降噪,降噪是必要的,但因为噪音太大所以降噪过头得到的声音就很难听了。* p# o' b" @& u9 l0 R9 d
! S6 P. i: W5 K' J _; _1 l3 U3 [
答:所以应该将噪音控制在录音前期,尽量少用降噪。
( H2 n6 S- _' h$ S0 q; k" A% T3 q% ~ }6 S2 H# |+ _) D
2.容易出现失真,也就是声音听起来不纯净圆润,表现出轻微或严重破音。
( G Y9 _, }$ I2 w% k: \( [. d5 L; N
8 h) Q/ r: D, J! d4 b 解:通常是由于嘴离话筒太近引起的过载,很多人还不知道这个原因。什么是过载,专业叫削顶失真,就是输入的声音过大导致的波形不完整(波形的顶部被削掉)。好比有一个人将嘴贴着你的耳朵说话,但却用了很大的音量,你虽然听到了声音,但却由于声音太震耳,反而听不清他说了什么,这就相当于过载失真。所以应该离话筒稍微远点,但是远了的话周围的噪音进入话筒的量相对又变大了。# k% B4 |1 V% c! [4 j# p
/ v+ ^ n* ]' \9 z
答:所以应该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比较娴熟的演唱者会根据演唱音量的大小实时自动调节嘴与麦的距离。
5 F" H" j' q6 j: t) I, a$ X" L* j" V* {$ s9 M: ]: O5 s& R
3.或喷麦或室内回声太重。2 l; }4 i3 b# D n% m. i
7 E1 |. p% j* W4 M. M2 Z
解:喷麦大家都知道原因,可以调节一下气流与话筒之间的角度,参考:话筒咪头应从脸颊一侧成45度角斜对着嘴巴,但又不能让气流直接喷到话筒咪头上。而回声太重又是因为嘴离麦过远,室内回声摄入过多造成。
1 ~, y3 ?0 g* Y# C1 u E9 }2 ~4 c% T; r& ~2 W6 V' d
4.声音发闷,唇齿音不够细腻。唇齿音和喉音是流行歌曲最富于表现力的声音,缺少的话将使声音显得干而闷。
) z) L& D* ] ~0 N8 ]1 C
M3 r* o( {' J8 t 解:(1)很多是由于制作后期因为消噪音和消咝咝声过重造成的。(2)话筒本身就高音不足! s+ k0 p1 P0 C; W. a/ q% g( W
: h& A" x: @$ l9 _& q9 h8 m
答:(1)少用点降噪和咝咝声消除(2)可以录音后用均衡提升些10kHz以上高音,不过这种情况还是换麦的好,因为只依靠均衡提升高音会带来很多咝咝声,又回到上一个问题的麻烦。' }6 R2 W7 V& N6 O
1 B1 P: M' Z, i- U% W6 ] 5.混响用的不合适,& W/ V0 m: d, @: C* x
5 L+ l) K; K+ G% [# K ] 解:如果你的歌曲做出来后,能明显听得到混响声,那你的制作就不算成功。过多的混响使得你的人声录音不真实。仿佛煮菜时加了很多味精。听歌星的CD你会发现,他们所用的混响是很少的,有些大牌明星甚至根本不用混响。不过声音听起来会很干,你还是不要学大牌吧。0 i1 j( i9 v- x/ ^# J
) N+ y2 G8 y7 n* z5 `
答:进行混响处理时多对照原版,如果你的嗓子或唱工不够好,就把混响做的比原版稍大些,但不能太明显,这样可以掩盖你的一些缺陷。还想指出的是:有些人还在用只能模仿两堵墙壁和回声的混响,类似唱卡拉OK的那种混响,CE里面叫做“简易混响”;应该用可以模拟一定空间的混响,如CE里面的“完美混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