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木吉他与弦乐:对于不同的混音作品,木吉他的均衡处理会有极大的不同。
: h& x3 P& R m" t 一个与鼓、贝斯、钢琴、电吉他、打击乐以及大量人声一起演奏的木吉他均衡处理。我过滤掉了90Hz以下的所有频率,在360Hz作了少许提升。在中频、高频作了相当大的提升:在2kHz提升了10dB,在7.1kHz提升了9dB,这样处理后木吉他听起来的确比其他乐器都要明亮了。
! Z- j, s" J6 ~8 Z 为了使木吉他听起来更饱满,我把低频过滤点降低到了43Hz,在166Hz提升了3.4dB。中频提升点放到了3.1kHz,只提升了7dB,用更平滑的均衡曲线在高频区(7.1以上)提升了9dB。
$ r- `* A& j) ?2 b 弦乐的均衡处理与木吉他非常类似,在乐器很多的音乐里,我通常会过滤掉大部分低频,然后在中高频(7kHz)提升大约4dB,最后也许会在高频区(10kHz)用坡形曲线做提升来增加一些空气感。; s$ X/ p, w/ c; Z7 K
9.铜管和木管乐器:通常中频比较突出,处理好中频非常重要。对于象小号这样的乐器,低频过滤点可以设在200Hz甚至更高,在对中频进行处理时要注意避免混浊。. s. e7 L* S( ^4 v7 W
对于那些低音突出的铜管乐器来说,情况正好相反,需要过滤掉高频部分,比如过滤掉9kHz以上,通常要提升中低频,比如1.5kHz附近。对于大号,记住一定要过滤掉40Hz以下的频段,以免引起某些音箱发出低频噪音。
1 s" J4 z; r: b: { 大多数木管乐器需要突出气流声,通常可以通过提升9kHz以上的频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巴颂管可以演奏非常低的音符,所以不要过滤掉它的低频。但对大多数木管乐器来说,过滤掉低频是有益的。& w, {+ F" K, y) i
10.主唱:往往需要在音乐里处于显著、靠前的位置,通常可以通过提升中频来实现。主唱是音乐最关键的部分,要求能听清每一个字又不让人感到烦扰。对于不同特点的人声,处理方法各不相同,需要通过多听来判断。8 X' g' m& D' y6 v# m& |
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男声和女声的处理方法有很大的不同,我前一阵刚完成一首男女声二重唱歌曲,男歌手和女歌手在同一个录音棚录音,用的都是U67话筒,但声音的差别让我大吃一惊。. t/ @$ R6 h1 p! H
我对他们分别进行了均衡处理,男声我用坡形均衡曲线在高频区提升了1dB,女声我在8.8kHz衰减了3dB。由于男歌手那天感冒了,鼻音较重,所以我在5.1kHz衰减了5dB,在7.5kHz提升了2dB。女声的低频区我分别在733Hz和283Hz提升了4dB,目的是用女声低频来补充男声。有趣的是我对男声和女声都在2.5kHz作了提升,可见提升中频对于人声来说有多重要。: d4 ]4 J0 q( m/ f4 }
11.背景人声:有两种类型的背景人声,一种是标准的高八度合唱,我通常使用与主唱相同的均衡设置;另一种是有3-4个不同声部的背景和声,声像范围跨越整个声场,这时我会使用不同的均衡设置,要让他们听起来富有空间感并且超凡脱俗:对于高声部和声,我通常过滤掉400Hz以下的频率,对于低声部和声,过滤掉100Hz以下的频率,在不丧失合唱清晰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中频(1-4kHz)。在中高频和高频我做了较大提升,直到听前来犹如天使发出的声音。
; H$ f3 e0 j9 S 12.念白:对于那种不许要与音乐相融合的念白,可以让声音尽量厚重,尽可能保留更多的低频。如果想让宣讲者的声音听起来犹如上帝般宏亮,可以根据情况提升60Hz及120Hz。然后提升7kHz附近的高频。有时需要降低一点中频,但要注意不要丧失声音的清晰度。) T- M& [2 X, _& V) T$ P1 N% T6 ~
正确的均衡处理可以成就作品,而错误的均衡处理会毁掉作品。这主要取决于操作者的听力、经验、知识,经验不能在课堂上传授,只有多实践、多体会、多创新。总之,在混音时千万不要忘记多转动均衡按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