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乐《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 m+ L' f' K# N4 o/ H+ C
, Q. O% z6 m: Y! z6 J& h( w 舞.乐《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充分彰显优秀民族文化符号的时代意涵
; {- ^8 T6 o- D+ V+ S
+ w) _$ a' K. l3 t6 X Z 晨钟暮鼓庄严敲响,生肖图腾熠熠生辉。9月6日,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东方歌舞团最新力作——舞.乐《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在北京天桥剧场首轮亮相。精彩的故事、细腻的舞蹈、雄壮的打击乐以及炫目的舞台呈现,让观众耳目一新、惊喜不断。2 ], |' r; z, J; T7 y# N
, E" q- H, u2 t: A5 k 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上名为《万马奔腾》的节目让不少观众记忆犹新。30多名演员在50秒时间里,以310个手部动作呈现出万马奔腾的宏大气象。“当年排完《万马奔腾》,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把这个节目发展开来,后来就有了《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的创意。”导演沈晨说,十二生肖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符号,“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剧目,唤起年轻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
4 m( e! }/ `; M" ?1 d0 ~1 U
" V' x9 X. m* M2 Z' A% w+ B 十二生肖的题材曾以各种形式被搬上舞台,如何创新而不落俗套?“‘金鸡报晓’‘金蛇狂舞’已经用得太多了,我们坚决不用这样的名字。”沈晨说。为此,主创团队为每个舞蹈片段起了新颖而又充满诗意的名字,“寅虎啸林”“卯兔邀月”“巳蛇汇川”“酉鸡出尘”……
( {8 v- g, S. V" o7 o1 m. E/ A
+ D( T% g( h- m7 D8 K& N# T 全新的名字意味着全新的创作:“卯兔邀月”一改传统玉兔与月亮的双人舞,而是独辟蹊径,由两位女演员饰演醒和睡两种状态的卯兔,另有3名男演员和她们搭档呈现出李白诗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子鼠闹天”中,5名演员不仅是舞者,还得用手锣鼓自己伴奏,而舞蹈动作和锣鼓点均借鉴了京剧《三岔口》;“酉鸡出尘”是演出中唯一的女独舞,青年舞蹈演员孟庆旸站在高台上,两分钟内只靠一只脚来支撑身体,完成了极为复杂的舞蹈动作。8 I6 J& z; ~6 H; Z) O8 J
8 y ?" H! ^4 B# F 除了充满创意的舞蹈,打击乐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剧中不仅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锣鼓镲,主创团队还从世界各地寻找到各种能够模拟自然声响的乐器,来自非洲和拉美的“果壳”,用手轻轻一拨,就能发出仿佛泉流石上的清脆声;南美的海洋鼓一摇动,滂沱大雨如在耳畔……
A+ _' r9 A: X) Q, ]2 j3 j) K1 P! e1 o
舞台上,青铜鎏金质感的晨钟、暮鼓分列两侧,燃烧的地平线尽头,一群雄健的耕牛一步步拓荒而来……从序幕“丑牛牧野”到尾声“辰龙归元”,全剧打破生肖顺序,以四季为四幕,以十二生肖化为12个节目,向观众讲述生肖文化。7 _3 k/ O5 }9 V6 }
+ R0 C7 p3 c4 S9 S
鼓声擂动,寅虎跳跃,尽展威武智勇;空谷幽兰,未羊孑然,以示谦和明礼;灵蛇出水,丽影蜿蜒,仿佛一幅挥洒流畅的中国水墨画;申猴抗争,傲然奋起,蜕变为真正的“盖世英雄”;5只子鼠以京剧武丑的表演形态,诙谐幽默地演绎“闹天”情境……U型蜡尺、雷音板、安格隆、雪橇铃、卡巴萨、巫毒鼓等来自世界各地琳琅满目的打击乐器,奏出春夏秋冬四季风貌。随着时光流逝,历经四时变幻,十二生肖周而复始,寓意人一生中需要修炼的12种品行。
5 h4 J T0 b2 N7 C) B2 ]4 f0 H" j+ C
首演结束后,舞蹈老师刘容辰感慨道:“这次演出用实力说话,主创的趣味、观念不流俗套,整台晚会处处有妙思。牛之勤勉、虎之骁勇、兔之温婉、羊之谦礼、猴之广智……这些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形象与中华传统美德形成了巧妙暗喻。”
: R' D. y0 `8 i' L0 S) F% `7 n+ A; @& T' m
演出成功让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宋官林激动不已。“用生肖记录年轮,用生肖表达生命的意义,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发展史的重大贡献。创作排演《中国故事 十二生肖》是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国故事,自信在心;十二生肖,东方欲晓。”宋官林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