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首先,我们收到了一个压缩包,一轨干音,一轨伴奏,一轨和声。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宿主软件,建立一个多轨工程,把他们通通丢进去。
- {) r& f+ N- |$ g6 _; a4 B
/ C. _. Q7 }/ l# H( l E9 Y, v二,然后我们应该开始把每一轨的电平推得差不多大小,并认真的听一遍,对这首歌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知道每一个轨道是什么,它在哪里发挥作用,它的质量怎么样。然后弄明白这首歌的风格。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发现了伴奏是单声道了,伴奏是消音的了,发现人声缺频了吗,麦太渣了,噪音太大了,发现念白爆了,发现音效音质太差了等等等等,先解决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建议不要去做。因为我们接一个作品,不管是免费还是收费,不管是人情还是兴趣,我们和歌手一样,希望做出好的东西。希望做完后能很自豪的发给朋友听。如果一开始就要面对有严重问题的东西,我们做的时候难免不会抱着敷衍了事的心态,既然会敷衍了事的东西,那么我们又何必做呢?
1 M1 Y. p+ Q1 a) D; | M/ O$ l6 y& h) d
三,独奏每一轨,也就是一轨一轨的单独听一遍。这时候我们需要看几个仪表——频谱仪、相位仪、示波器、以及波形。一个实时的扫描模式的频谱,能够让你的眼睛看到在你耳朵里不一定能听清楚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出噪音有多大,它的频段分布怎么样,齿音是否严重,等等,我们可以用AA的单轨模式,可以用SAM的可视化功能或者波形下方显示频谱功能,也可以打开SONAR/NUENDO/PROTOOLS等等加载一个臭氧5。相位仪能够让你看清楚伴奏的声场宽度,示波器能让你知道准确的音量值,波形就更不用说了...% I; Z5 W c0 y# E& B
) a$ C8 Y; g- c. D! ]四,独奏的时候我们需要听什么?我们需要在混音前对每一个音轨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能帮助你更好的去做好混音。这么说可能有些抽象,举个例子,我们拿到音轨,就全部打开,并开始混音。这时候我们发现听着人声很闷,于是开始用均衡器去削弱它的低频、这时候又发现高频刺了,于是我们又去扫频并找到刺耳的频段拖一个窄带宽的节点下去,然后我们会发现,人声好像不对了。当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是又不严重的时候,我们会想着在最后加一个漂亮的混响去掩盖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开始继续制作直到加上混响——这时候问题来了,混响声一加上去,人声更闷了!无论你怎么去调都无济于事或者得不偿失。
: O2 r7 v- g/ G5 Z5 k, V2 y这时候我们去掉所有效果器,独奏人声,发现人声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接着我们去听伴奏,发现伴奏听着很好听,完全没问题,钢琴声那个美啊!然后纳闷了?于是接着看看频谱,发现伴奏的中高频段亮得刺眼!再仔细一听,钢琴从一响起到结束,整个中高频段简直就成了SOLO,连军鼓都听不到!这种情况人声的高频当然出不来,和伴奏放到一起当然是怎么调都没用。于是之前的所有功夫,都白花了。
1 b% }5 r0 V3 O: M2 i L这还是贴唱后期,如果是做多轨的乐器混音,不把每个乐器都听一遍就开始混,那简直就是种灾难!这个灾难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让PO主超不自信......$ o- }" h, ^ g4 G5 |6 D
4 z$ @! V* s$ K3 ~; t' X* t& C9 @7 U" t
五,独奏完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先处理一下人声,降噪、去齿音喷麦,去掉混在其他声音里以及没有混在其他声音里的各种杂音。再次强调一下,请打开你的频谱仪。频谱上看起来,这些你要去掉的声音非常的明显——噪音是背景色,电流音和正弦噪音是直线,矩形噪音是渐弱的平行线,喷麦是频谱最下方的半圆亮斑,齿音是3000-8000HZ左右的梭子状亮斑。其他不规则的条状点状杆状物体,就是你听出或者没听出的杂音。在这里PO主强烈推荐用AA(Adobe Audition)来进行人声的初步处理,因为它的画笔、矩形选框工具能够帮你快速的选定频谱上这些脏东西而不影响到其他。& c0 {& X' ]0 f. @8 C, l* R
/ e. Q( w$ Z( i4 d1 u6 v六,接着,我们把所有轨道的静音关掉,开始后期制作的第一步:制定歌曲的动态范围。. D6 P3 N- h( A4 Q) H7 m" `* `
混音之前一定要清楚你想要给歌曲留多大的动态范围,如果是很抒情的歌,歌手和伴奏都十分跌宕起伏,如《被遗忘的时光》《夜夜夜夜》这样的歌曲,这个时候PO会选择留12DB的动态,也就是说,在总线的示波器上,我们看到平均值在-12DB左右,最高峰值能达到-3甚至0DB。如果我们是制作摇滚乐和一些很热血的流行乐,PO主会把这些轨道的推子都推到-9左右,让整首歌的平均值接近-6甚至-3DB之间。这样做出来的声音,才更有表现力,更能体现歌手的感情和调动听众的感情。
8 P/ z# M0 e3 K# @4 [. `再强调一遍,混音之前一定要给你的混音留下充裕的动态范围,不要等到所有轨道在加了效果之后过载灯都在闪然后你再去用压缩器去把它做成一根棍子。如果你这样去混音,作品丢给母带师之后,一定会被背后问候祖宗十八代.....这是真的!
: X" S# P+ P$ r2 [ Z+ \ ] }+ H0 C
七:然后我们开始调节每一个推子,确定每一轨我们需要多大的音量。首先建议调节的,是伴奏的音量,一般来说,现在的成品伴奏,都是在混音师做好多轨混音后甚至是母带师做好母带后,静音掉人声导出的东西,他们不会去为了导出一个伴奏而去掉总线的压缩器或者重新调节一下音量。这样的伴奏,尤其是节奏感强、比较热血的歌曲的伴奏,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给你的人声留下任何的表现空间。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空间要回来,首先就是要把音量的空间要回来。所以我们需要根据之前所确定的动态范围,把伴奏推子推下去,然后再1DB 1DB的调,一直到你觉得合适为止。然后是调节干音的推子,一般来说,PO主喜欢参照伴奏里军鼓的声音——什么?你问我什么是军鼓?你看到伴奏里锯齿状的波形,那个东西一般都是军鼓。然后把人声调得比军鼓混上其他乐器的峰值低一些,一直往下推到人声分辨不清歌词,之后再缓慢往上推到每句歌词都清晰可见。为什么以军鼓为标准呢?因为现在大部分的混音师,都喜欢把军鼓做得在歌曲里最具统治力。因为军鼓能够给你带来最最直观的节奏感。不信你看有几个伴奏不是锯齿的?——那个说古风歌的小明同学,你出去!——接着我们调节和声部,由于录音的原因,一般来说和声推子不往下调的话都会有些干扰主声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把它往下调到完全听不清楚,然后往上调到有些干扰主声部,再往下调到恰好能够听清楚。
4 h' I( i) R* V( @4 _1 W# ?+ G
2 I2 ^8 n8 i" a9 S八,好吧,PO主遗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监听设备的测试和监听音量的调节。在我们安装好自己的设备之后,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测试自己的设备,并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声音音量。一般来说PO主由于之前在电视台工作,习惯于用千周声,也就是生成一个频率为1000赫兹的左右声道相同的正弦波形,然后听,首先是相位仪要显示声场在中间,你听着要声场在中间。音量一般调到-12分贝为正常音量,-3以上会有些吵,当然,因人而异。这样去调节的代价就是你需要记住你的音量旋钮在混音的时候处于哪个位置,否则如果你用这套设备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而不调节音量的话,会觉得略吵..., p' c' C% E4 ]+ J# w/ p( D. N%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