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音学子频获国际赛事大奖
6 d- b$ i3 l, ?) ~% y- W4 B" ?) i6 d& G; i$ ]
上海音乐学院最近不断有获奖喜讯传来:2月底,上音附中18岁的高二学生程嘉睿获得第19届意大利斯克里亚宾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3月初,诞生于上音的“新魄力四重奏”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海顿国际室内乐大赛获得弦乐四重奏组冠军,并一举拿下委约作品奖和海顿作品奖;3月11日,在德国小镇巴德恩多尔夫,22岁的上音声乐歌剧系学生陈知远摘得2017德国Gut Immling国际声乐比赛桂冠;3月22日,上音音乐戏剧系学子在2017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横扫多个奖项。是什么让这些年轻的学子在国际比赛中脱颖而出呢?0 {/ s$ X' y% _% }3 s
% _) s, X; M8 l, | H
释放个性,找到自己的风格
7 m8 [" ]* r1 c6 y& F, q$ Z9 o& H* k/ `; S. g3 A
基本功的重要性自不必说。程嘉睿3岁开始学琴,勤勉上进;“新魄力四重奏”目前的第一小提琴申丹枫、中提琴吕翔,从上音附中起就跟随蓝汉成教授学习室内乐,一直未曾间断;而陈知远在2013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踏实好学。+ s+ J$ j3 {5 z/ O9 I6 k$ ?
4 @, x( N% c9 y4 z& m3 I
程嘉睿过去5年师从上音附中唐瑾老师。曾旅欧8年的唐瑾,喜欢“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她说:“我从来不会告诉学生你必须这样去做,而是通过不断提问,启发他们自己去思考。因为艺术没有统一的标准,我希望学生能充分释放个性,形成他们自己的风格。”5 i; @ d6 |. A: P) g: u) h
4 P: M, t) g" u- ]6 F; L& e 即使是讲究相互配合、统一和谐的室内乐教学,也注重因材施教、发挥个体的长处。上海音乐学院早在1960年就组建了上音女子四重奏,不仅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重奏组,也是最早在国际赛事中获奖的。随后,上音的重奏组屡次走出国门。蓝汉成说:世界上最好的重奏组都有自己的音色,而每一个重奏组的乐手也都要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会演绎出最好的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