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实践,在舞台上不断验证% g, K2 Y0 L3 R
5 p7 _6 V1 R8 g& ]* L
不少获奖学子都在采访中提及舞台实践经验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2017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三等奖获得者刁旋目前正在紧张地进行毕业大戏 《发胶》的排演。她在戏中担纲女主角,她的决赛曲目《早安巴尔的摩》正是《发胶》的主题曲。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学习4年,刁旋除了上好文化课、寒暑假赴英美进修之外,每年至少参与一部剧目的排练和演出,在排练厅里、在舞台上不断磨练,脱胎换骨。6 |2 |3 x/ U: E+ Z7 y: c0 N
1 S- N. |1 W0 C d7 i 陈知远的体会是“有机会一定要大量上台”。他的老师,男中音歌唱家施恒深知内向的性格是亚洲歌唱家普遍的劣势,因此学会在舞台上快速进入表演状态,大胆展现角色的内心,尤为重要。上海音乐学院为学生提供了许多艺术实践的平台,2014年在法国创办的阿尔日莱斯国际歌剧节,每年都会给有潜力的学生参演的机会。" R! P7 k0 K: H* f0 l* g b4 q4 U9 n
& g. E9 J1 E5 {" T/ X- w 大学4年来,陈知远曾参演了《唐璜》《美丽的海伦》《费加罗的婚礼》等多部歌剧,他细腻的音乐诠释、极富戏剧张力的表演,全都得益于在舞台上的反复磨练。除了演出,他还有大量比赛经验。施恒的策略是“以赛代练”,从去年到现在,陈知远已经参加了7项比赛。陈知远说:“比赛给我压力,每次上台都要逼迫自己做到滴水不漏,赛后吸纳意见迅速改进,再比下一个,进步神速。”, Q/ G. \- F0 _5 i; q1 F7 { v
8 F g/ {; [8 R) F. O 持续积累,全面提升艺术素养; R3 z, ]; R1 ~$ T) |" t* n# k
, u: \- t. H0 R% Q
当然,在国际比赛中崭露头角,对这些年轻人来说并不是终点,而是意味着一个新的起点。 y/ i' } B/ S0 } 6 v. \' k9 A1 G6 | 在美国古典声乐家国际声乐比赛中国赛区获得二等奖的胡超政,因为这场比赛获得美国纽约大学和美国天普大学颁发的专业录取通知书,但他打算继续留在上海音乐学院读研。虽然目前国内音乐剧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但这次比赛让他对自己有了更多信心,也越来越看好音乐剧在国内发展的前景和机遇。 - L' Z; q* g4 ~8 a% c1 v" | 4 `& O' I/ {; R 获奖后的陈知远已得到欧洲著名歌剧经纪公司抛出的橄榄枝。他计划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去德国读研究生,未来成为职业歌剧演员。在上海音乐学院4年的学习和实践,让他在国际比赛中展露头角,也帮助他提前拿到了一张入场券,了解了一个职业歌剧演员应该如何做准备、如何与指挥家沟通、如何面对观众、如何向其他演员学习。施恒说,要成为歌剧世界的未来之星,陈知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必须持续积累,一边苦练技术、一边全方位提升艺术素养,在舞台上塑造真正打动人心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