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歌唱课,我们如何让学生感受歌唱的乐趣,感受音律之美?0 W, n$ P- Q5 n. U; y" z# ]
[转载]音乐课歌唱教学感悟录
/ K0 W4 B! x& Z& v8 ] 中小学校里的音乐教学,不是一对一的教授课,而是几十人的课堂,一位音乐老师,要把这帮人教出个美的歌声来,的确很难!8 j2 g8 I, j! w2 X5 y& V
, Q R4 |: H- E. X, c9 R( \/ f9 t
关键就是:总有一部分人仿佛五音不全,总有一部分人快或慢半拍,也总是有一部分人把音乐课当了娱乐天地而总在吵吵闹闹,这样歌声如何美起来呢
G! C' o/ c8 X8 U; C5 X8 J4 U / _% ?7 O" `9 a1 M4 n/ f
本人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歌声直接作为衡量本人进行歌唱教学的成败的依据。
7 h9 v- }/ L% O$ q, {; X! J0 k , h* t" S, v7 w" P- e; K) _
学生的歌声传入我的耳朵,我听出自己播种的韵美,甚或,学生就是我的歌喉再生,听学生歌唱,仿佛在享受自己在欢歌---这也许是我赖以坚持而乐此不疲的源泉。
3 K: i- u2 m4 O / D+ q* t5 _2 W6 Y8 i$ c% L
天籁之音,我要在学生的课堂里把你找寻!何为解决之道?
4 H0 E3 p# a3 L! ? ~. z a
) |% f% k& B5 e 第一个问题也是关键的问题:如何静下来? ---君何尝见过哪里的音乐课不吵闹?君何尝见过学生音乐课里安静听?老师在喧闹声中把歌放,老师在喧闹声中把琴弹,学生在喧闹声中把歌唱。。。这抑或是过去乃至现在的许多音乐课的写照。(除非公开课)9 H+ e0 c1 V+ `+ e% e- p4 \# A, d
) t8 `# W2 v3 `1 O7 x/ | T
这样课堂,怎么会有天籁之音?6 W/ O! s, K. Y' C4 i g
% j+ ^! Y; q; c1 v; R; t
天籁之音,总让人想起宁静两字,对!是得先宁静!去巡巡别的课,学生都挺宁静呀,起码没有那么吵闹,这是为何? J) O; d' u! K+ o3 T
' M+ M. z' C: {$ A3 U; x
我想,是音乐课给学生的印象造成的!学生就像一盆水,无孔不入啊!当你的音乐课存在着非同一般课的管理漏洞时,学生就会放纵起来,把其他课的宁静忘得一干二静,像一盆本来平静的水,向你这边倾倒过来,哗哗的闹响个不停!1 @6 ~4 ]# k! u5 j
4 |( C9 F0 \; i/ K 解决之道是:联系班主任,了解班规班纪以及落实的有效方法,做到像主科那样违必究,犯必改,言必行,加强课堂行为规范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9 ?, M. S0 O! z# r' k" u Z
5 i6 H( R8 ]8 \( ~" R0 @* ]/ D 但这只是成功必经的一小步,学生安静下来后,赖以维持下去和深层发展的是老师的授课智慧!
# [1 P4 W& o" Y8 B5 \. M- y7 v D
$ i6 _1 L. N V5 ^' s% l, N& n二、7 O: X% e1 U* Y4 C( X
我想,所谓的授课智慧,应该是一种合乎音乐教学原理并合乎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师赖以听辨和引导的专业条件。! C% e2 K/ S) v5 q0 a( u
% u3 z( |. |1 i' ]8 \: W 我把对学生进行“听”的锻炼放在首位---列队入音乐室,我会把不听口令的学生拉出队伍另作操练,哪怕这好像是体育课的事儿;课中,范唱到一半时,我会突然停下来,问:老师唱到哪啦?或者我会指定说:请同学们唱一遍第一句,听清!就唱第一句!。。。: n: @+ w; `% B f* c0 j, Z+ W
+ {' j X8 J6 Z" ]7 } 大多数时候,我会让学生用手指点着谱子慢速唱谱,中间挺下后去巡视每位学生的手指位置,手指位置错误的或者乱指一通的大多是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的人,对于这些答非所问,或者对听唱内容糊里糊涂的学生,我必令其起立,告他洗耳恭听,直到下次听清为止。; _& T8 f1 V) A7 T
4 A. ^0 N/ z {1 P& Q! l 在课堂管理的过程中,俺发现了一个规律:三、四年级的学生,当他们吵闹时,适当的拍桌子或吼叫可以令他们鸦雀无声,但到了五年级就不太管用了。稍大一点的学生,开始有很强的个性,你得把他们当“哥们”,不管他们多胡闹,都要把他们看好一点,慢慢的他们会不那么吵闹了!
2 x! S/ W+ L5 l$ D
& N; F7 t! d) [ Z7 T( w( A6 U三、
- c/ D; a. ^( c# @2 m& b 打造有效音乐课堂,让美妙的歌声充填在平平凡凡的每天音乐课堂,让学生在音乐课享受歌唱的乐趣,这是音乐课的最根本。为此,我们音乐老师应该干些什么?
/ i! L$ g6 a* }/ d* q* a* S
) @& R* f. b+ j. ~ 课堂管住了、课堂不吵乱了,这是前提。接下来是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聆听习惯,而不仅仅是要学生养成聆听习惯。所以,在“听”这个课题上,音乐老师是大有文章可做。。。* S, m7 l, |0 R3 I. K: E5 j
3 ~$ `6 `7 M) w4 i% d/ M1 Z% x 把所有的音乐元素---包括音高、节奏、拍子、速度、音色等等,变着法儿给他们听,并检测他们是否在听,听的效果如何,还要把这些课堂的表现与科学的教学评价相联系,记录在课堂记录里,而不仅仅是听听节奏、听听旋律、听听范唱。[转载]音乐课歌唱教学感悟录5 W7 ]! q* z3 g, U- c
$ ~! ~7 X) u1 G" m, }' F( H8 A 一定的程度上,学生是一部部的录音机,在他们会创作和自主歌唱之前,他们必须先学会录制。而他们赖以聆听的听觉器官,就是录音机的录音话筒!
) c F. h4 @. O* b. O B
; E5 [0 T: X+ i1 {9 x8 Q' x 话筒是录制音乐不可或缺的设备,听觉是学习音乐的不可或缺的器官!假如有条件,我们可以作一个这样的实验: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部录音机、一个录音话筒,让他们录制你的音乐,然后进行回放,我们会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 r+ G G( T% t: S3 O+ Y% r0 M
% n: ?7 w5 Z$ X6 q8 t9 r; w 录音回放,可能有的录音机能播出完好的歌声,有的可能是断断续续的有不足的声响,有的可能是咔嚓咔嚓的噪音,有的可能声音全无。。。孩子们不是忘了插话筒,就是没有打开话筒开关,或者对接触不良的线路束手无策!& {- m( e* t$ u/ G9 @
! ]* p2 n& n- } P, @
音乐课堂也不外如此!老师要有效地检测所有的设备是否完好,并保证每位孩子都已开启话筒。当老师掌控了孩子们的听觉神经,美妙的音符方会源源不断的输入他们的心灵。3 j* A6 _2 z6 o; v5 `
四、& V( u! O! @9 ~! E3 u; p3 ~3 {
# \$ D9 }7 w. s' P# h: q1 B) t 心好比是录音机存放音乐的中心部件,耳朵就像话筒是把音乐传入心里的第一道关口,而耳朵与心之间还有一段话筒线般的线!这是至关重要的!
) N4 [- ?( s( }我的音乐教学,就是不断的检测这条线的连接情况,并且想方设法把它连接起来---建立在我心里的“用心聆听”的教学理念,就是建立在这个简单的道理上的。& r. q/ x9 z i
" i% r% E# u" c, \ 今天上四年级的音乐课,视唱《我和提琴》的谱,唱完第一行,停下,我走到一位开小差的学生前问:唱到哪里?---他果然糊涂乱指!我调侃说:这位同学耳朵与心之间的那条线可能断了,(同学笑),那可不得了呀!请他出来在认真听听,是否真是这样? [转载]音乐课歌唱教学感悟录2 I' t, H9 [0 ]" E
! P( ?; P$ R/ V4 `% x$ v' K
全班再次从头唱谱,唱到第三行停下,问:唱到哪里?他非常肯定地指了出来!我再次调侃:看来这位老兄的耳朵与心的线没断,只是他刚才没有打开开关而已!学生大笑,我凶起来:谁来上课不懂的把开关打开,我下课再给他修理修理!---遂整课没人再敢在下暗地胡搞!
7 G) o4 X0 E2 H( @( } n8 K
7 \# G j6 W) c8 l 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能将学生的心管住!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为了桃李满天下的诱惑,俺还要不懈的努力!
( L8 o( U$ N5 s; ~# o5 f# a& D / d% G$ x5 C! Y9 w& p+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