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文版《茶花女》公演六十周年。1956年12月24日,中央实验歌剧院(中央歌剧院的前身)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了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3 a' i3 Q: M5 j+ Y2 \
7 M/ b5 L( J8 O' v" F+ @3 P 中央实验歌剧院是新中国成立的表演艺术团体,1955年,杰出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瓦-阿-捷敏启也娃作为苏联专家到剧院教学。经过一年的学习后,剧院决定排一部外国歌剧作为学员的结业汇报演出。于是,在捷敏启也娃的指导下,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成为了中国人制作、演出的第一部西洋歌剧。+ o# y9 L% w. e- R
' _3 C1 s2 q7 d$ ^0 @' f 首演由古风导演、黎国荃指挥。饰演女主人公薇奥列塔的女高音歌唱家有管林、张权、方晓天、邓韶琪,饰演男主人公阿尔弗莱德的男高音歌唱家有李光曦、吴道岭、杨光江。为使中国的观众能方便地理解歌剧内容,俄语专家苗林和音乐家刘诗嵘将剧本和歌词翻译为中文,成为流传至今的中文版《茶花女》。演出轰动京城,一票难求,成为中国艺术界的一件大事,中国人能演西洋大歌剧了。2 P! I0 U3 W, T
( V. B" K5 k' @% E6 a0 y
歌剧《茶花女》是以小仲马的小说和戏剧为蓝本创作的,原作名“La Dame aux Damelias”,直译是“山茶花夫人”,因为她总是在衣服上别一朵山茶花。歌剧中也有这个细节,她送给阿尔弗莱德一朵从衣服上摘下的山茶花传情。而歌剧剧名“La Traviata”直译是“堕落的女人”,较为触目,但比小仲马的原作名更具现实主义色彩。感谢歌剧中译者将原作的剧名“茶花女”移植到了歌剧,更艺术化也更符合国情,否则歌剧《茶花女》在中国或许难以如此深入人心。 8 p0 ~: z/ h; S" L* n 1 W3 r3 ]1 a2 r! _ 提起歌剧《茶花女》,可以说我也与之有着一丝因缘际会。“文革”期间,我在家里书架上“搜”书,发现了一本1956年中央实验歌剧院演出《茶花女》的节目册,虽然那个年代的纸质比较粗糙,但印刷精美、内容详实。估计是父母去看过但没有带我去,当时我的年龄尚不足以欣赏歌剧。当我成为中央歌剧院提琴演奏员后演奏的第一部西洋歌剧,也正是1979年剧院复排的《茶花女》。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剧院在是否复排《茶花女》的问题上还有一些阻力,展开过辩论,有人提出到首钢工人当中去演,工人群众认可了再到城里剧场演。在首钢大礼堂,当大幕一拉开出现“饮酒歌”场景时,原本喧闹的剧场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进而,随着剧情的展开,人们或感叹或唏嘘。就这样,《茶花女》在工人中通过了,进入到天桥剧场公演了,成为“文革”结束后恢复上演的第一部西洋歌剧。这轮演出,李光曦再次披挂上阵。1980年,在郑小瑛的指挥下,我随剧院到天津第一工人文化宫演出《茶花女》,亲历了连演40天且场场爆满的盛况。在我演奏的几十部中外歌剧中,演奏最多的也是《茶花女》,达上百场,可以背着拉了。